生猪市场冰火两重天:猪价跌跌不休,股东减持却套现7.8亿 资本市场在博弈什么?(上)
一、市场异象:猪价 “跌穿地板”,资本 “逆流而上”(一)生猪价格持续探底,养殖端 “越卖越亏”
近期,生猪市场呈现出极为低迷的态势。9 月 14 日,全国生猪均价大幅下跌至 13.32 元 / 公斤,创下本年度最低纪录,与 2024 年同期相比,跌幅达 31%。众多上市猪企的完全成本处于 15 - 16 元 / 公斤区间,这意味着每出栏一头猪,企业将面临 200 多元的亏损,经营状况极为严峻。
养殖户面临着两难困境,养殖规模越大,亏损幅度越高。但由于生猪饲养需持续投入饲料成本,为避免亏损进一步扩大,出售生猪成为止损的无奈之举。以资深养殖户老李为例,其在生猪养殖行业深耕多年,今年所面临的市场行情使其经营目标受挫,原本期望通过养殖盈利为子女筹备学费,却因市场价格下跌而亏损严重。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A 股生猪养殖板块走势与现货市场背道而驰。9 月以来,板块指数涨幅达 5.89%,牧原股份、温氏股份等龙头企业股价表现强劲,创下 2021 年以来的新高。这种 “现货跌、股价涨” 的背离现象,在市场中引发广泛关注与讨论。
(二)重要股东密集减持,套现金额创季度新高
在生猪市场呈现复杂局面的背景下,9 月 9 日 - 11 日,大北农与京基智农相继发布减持计划,对市场产生较大影响。
大北农实际控制人邵根伙计划减持 1.99% 的股份,按近期股价 4.31 元估算,预计套现金额高达 3.69 亿元,减持原因为 “降低融资杠杆” 。京基智农控股股东京基集团通过协议转让方式,将 5% 的股权转让给中恒通私募,套现 4.25 亿元,转让理由为 “基于自身资金需求” 。
这两起减持事件累计套现 7.8 亿元,达到 2025 年单月套现金额的最高水平,引发市场对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分歧的关注。实控人在此时减持,引发市场对公司未来发展前景的质疑,减持背后的动机和影响成为投资者关注的焦点。
二、两大减持事件深析:一个 “降杠杆”,一个 “调结构”
(一)大北农:实控人 “抽丝剥茧” 式减持,五年套现超 63 亿
1. 减持动机:高负债倒逼下的被动选择
根据大北农 2025 年中报数据,公司财务状况面临较大压力。总负债达到 194.96 亿元,资产负债率为 63.98%,流动比率仅为 0.78 ,表明公司短期偿债压力显著,流动资产对流动负债的保障程度较低。在此情况下,邵根伙多次减持大北农股份以 “降低融资杠杆”,具有一定的合理性。
自 2019 年 5 月 27 日首次减持以来,邵根伙累计减持公司股票 7.73 亿股,累计套现约 59.78 亿元。若加上本次拟减持的 3.69 亿元,累计套现金额将超过 63 亿元,年均套现超 12 亿。如此频繁且大规模的减持行为,引发投资者对公司未来发展信心的担忧,市场对实控人减持动机和公司前景的猜测不断。
2.业绩与估值背离:盈利增长难掩转型阵痛
2025 年上半年,大北农归母净利润为 2.35 亿元,同比增长 250.93%,但营收仅增长 3.5%,盈利增长主要得益于饲料业务的成本控制。在生猪养殖板块,大北农仍处于微亏状态,行业竞争激烈和成本居高不下限制了公司在该业务领域的盈利能力。
在资本市场,大北农当前市盈率(TTM)为 13.4 倍,低于行业均值,反映出市场对公司 “农业科技转型” 的预期尚未完全实现,对其未来增长潜力存在疑虑。此次邵根伙的减持计划,可能进一步加剧股价下行压力,对市场情绪产生负面影响。
(二)京基智农:控股股东 “主动瘦身”,私募接盘释放什么信号?
1. 股权转让背后的战略调整
京基集团以协议转让方式将 5% 股权售予中恒通私募,交易金额达 4.25 亿元,转让价格较市场价格折让 5%。转让完成后,京基集团及其一致行动人持股比例从 57.15% 降至 52.15%,仍保持控股股东地位。
此次股权转让具有战略意义。京基集团作为多元化企业,近年来在房地产、文旅等领域加大投入,面临资金需求压力。房地产市场竞争激烈,城市更新项目和文旅项目的开发运营需要大量资金。通过转让京基智农部分股权,京基集团可回笼资金,优化资源配置,集中资源发展具有增长潜力和战略意义的业务板块。
中恒通私募接盘并非偶然。中恒通在农业养殖领域投资经验丰富,曾参与牧原股份、温氏股份的定增,擅长逆向布局周期底部。京基智农在养殖业务上的出色表现吸引了中恒通,2025 年上半年,京基智农养殖业务营业收入达 19.25 亿元,同比增长 11.13% ,营收贡献占比 80.67%,毛利率为 19.35%,同比增长 3.27% 。生猪养殖业务在粤港澳大湾区成效显著,销售生猪 106.21 万头,生猪销售收入 18.95 亿元,同比增长 11.65%,毛利率 19.84%,同比增长 3.72% ,展现出良好的发展潜力。
2. 与大北农的本质区别:“被动减持” vs “主动优化”
与大北农实控人因高负债被动减持不同,京基智农的减持是集团层面的资产配置调整,属于主动优化行为。京基集团在农业板块布局已久,根据市场环境变化适时调整资产结构,向优势业务倾斜资源,是一种常见的战略决策。
从市场影响来看,由于接盘方中恒通私募为长期投资者,看好京基智农的发展前景,此次股权转让对股价的短期冲击较小。相反,引入专业投资机构有助于提升公司治理透明度,为公司发展带来资源和经验,推动京基智农在现代农业领域的发展。
来源:现代畜牧网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