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改善钙磷吸收,提升蛋品质:蛋鸡日粮中粗石粉与植酸酶的协同效应
谷物中约60–70%的磷以植酸形式存在,其生物利用率较低,家禽日粮通常需要额外添加无机磷源。植酸酶能释放植酸中的磷,提高其生物利用度,并减少磷排放。该酶在肉鸡中的应用效果已有广泛研究,但在蛋鸡中的相关数据相对较少。蛋鸡的另一营养重点在于钙的供应。蛋壳形成阶段(主要在夜间)对钙需求较高,约60%来自日粮,但由于采食时间与钙需求时段不同步,不足部分需从髓骨中动员。为弥补该缺口,养殖中通常添加粗粒石粉。其在肌胃中滞留时间比细粒石粉更长,在酸性环境中溶解较慢,使钙在夜间持续释放,减轻骨钙动员压力,同时有助于改善蛋壳质量。
钙的颗粒大小与溶解度的关系(嘉吉数据库,2018年)
植酸易与钙等二价阳离子结合形成不溶性复合物,该过程受pH值和钙/植酸比例影响。在肉鸡中的研究表明,细粒石粉更易与植酸形成复合物,从而抑制磷的消化、生长性能和骨骼矿化。然而蛋鸡中相关机制尚不明确。P Sci 杂志发表一项研究,系统地探讨了植酸酶和石粉粒度对31至35周龄Lohmann Tradition蛋鸡的多方面影响(分别设置两种植酸酶水平(0 FTU/kg + 0.30%有效磷;300 FTU/kg + 0.15%有效磷)和两种石粉粒度(细颗粒FL:<0.5 mm;混合组MIX:75%粗颗粒CL(2–4 mm) + 25% FL)。
主要结果如下
生产性能方面,试验期间鸡群无死亡。各组在平均日采食量、体重和产蛋率方面均无差异。值得注意的是,粗颗粒组的料蛋比混合组提高3.2%。此外,添加植酸酶在粗颗粒组中,蛋重提高了3.7%,在混合组则无此效果。
在无植酸酶日粮中,混合组处理显著提升蛋壳比例、重量和厚度(增幅分别为6.5%、6.9%与4.5%),而添加植酸酶后该优势消失。植酸酶也使粗颗粒组蛋壳破壳强度提升6.5%,混合组仅提高3.2%。表明粗粒石粉可缓解细粒石粉对植酸酶的抑制作用,提高磷与钙的消化率。
此外,添加植酸酶显著降低总磷摄入25%,但不影响钙摄入。混合组在植酸酶日粮中使钙的APCD提高9.5%,无植酸酶时仅提高7.0%。特别值得注意的是,粗颗粒组添加植酸酶反而使磷的APCD降低28%,混合组仅降9%。同时,植酸酶使混合组植酸磷消失率大幅提高30个百分点,粗颗粒组仅提高10个百分点。
研究结果表明,粗粒石粉缓解细粒石粉对植酸酶的抑制,提高磷钙消化率。细粒溶快,高钙与植酸结阻碍植酸酶;粗粒溶慢缓释钙,减复合物利其作用。蛋鸡在凌晨蛋壳形成期对钙需求较高,粗粒石粉能有效缓解骨骼钙的动员,改善蛋壳质量。
结论与建议
[*]在蛋鸡日粮中使用粗粒石粉(2–4 mm),相比细粒石粉,更有助于提升植酸酶的效果,改善磷、钙消化率。
[*]植酸酶与粗粒石粉配合使用,可显著提高植酸降解率与钙吸收,同时减少对无机磷的依赖,建议添加量:植酸酶:300 FTU/kg,石粉:75%粗石粉(2–4 mm) + 25%细石粉(<0.5 mm)。
[*]建议蛋鸡饲料中优先选择混合或粗粒石粉,尤其是低磷日粮配方中,以最大化植酸酶的潜力。
注:文中数据源于参考资料或根据资料中数据整理。
参考资料:https://doi.org/10.1016/j.psj.2023.102613.
来源:蛋鸡营养荟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