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猪养殖上市公司8月“成绩单”:量增利减背后的价格寒冬(上)
一、行业寒流:价格暴跌下的集体 “缩水”(一)龙头企业收入普降,价格成为 “致命伤”
在8月的生猪市场中,一场由价格主导的下行态势席卷而来,众多养殖企业纷纷面临收入下滑的困境。新希望作为行业内的重要企业之一,8月销售生猪数量达 133.78 万头,环比增长 2.71%,呈现出稳定的产能释放态势。然而,其收入数据表现欠佳,仅为 17.22 亿元,环比下降 4.45%,同比降幅更是高达 30.73%。经深入分析可知,销售价格是导致这一业绩下滑的关键因素。8 月新希望商品猪销售均价为 13.54 元 / 公斤,环比下降 6.23%,同比下降幅度竟达 32.74% ,这一数据直观地反映出市场价格暴跌对企业营收造成的显著冲击。
同样,温氏股份在 8 月的销售数据也呈现出类似特征。其销售生猪 324.57 万头,同比激增 37.88%,销量的大幅增长本应带来收入的显著提升。但实际情况却不尽人意,收入仅微增至 48.25 亿元,环比下降 1.07%。核心原因在于毛猪销售均价降至 13.90 元 / 公斤,同比下降 32.03%。尽管销量大幅上涨,但单价的暴跌致使企业增收不增利,凸显出价格因素在生猪养殖行业盈利中的决定性作用。
(二)中小上市企业分化加剧,抗压能力现差距
除龙头企业外,中小上市企业在这场价格风暴中亦未能幸免,且分化现象愈发显著。东瑞股份在 8 月共销售生猪 9.48 万头,销售收入为 1.60 亿元,环比下降 5.48%。该公司明确指出,生猪市场价格变动的风险是整个行业的系统风险,对任何一家生猪生产者而言都是客观存在且不可控制的外部风险 。这清晰地表明,即使是具有一定规模的上市企业,在面对价格波动时也存在应对难度。
天域生物则是另一种典型情况。8 月其销售生猪 2.60 万头,销量环比暴增 50.83%,展现出强劲的销售增长势头。然而,销售收入却同比暴跌 53.32%,这一鲜明对比凸显出小规模企业对价格波动的高度敏感性。尽管销量大幅提升,但由于价格的大幅下跌,企业盈利不仅没有增加,反而大幅缩水。
正虹科技在这场价格危机中是少数收入同比增长的企业,增长幅度为 21.14%。但深入分析其数据可知,这一增长主要依赖于销量暴增 63.31%,而单价仍呈下行趋势。这表明其盈利根基并不稳固,一旦销量增长乏力,企业很可能陷入亏损困境。
二、价格崩塌:供需失衡引发连锁反应
(一)供应过剩压垮市场,价格连跌八周创新低
8月,生猪市场价格呈现出持续下行态势,令整个行业面临严峻挑战。农业农村部的监测数据清晰地揭示了市场的严峻形势:8月29日,全国农产品批发市场猪肉平均价格为19.94元/公斤 ,相较于上周五(8月22日)的 20.10元/公斤,下降了 0.8%。更为值得关注的是,从生猪周均价来看,国内生猪价格已连续 8 周下跌,这一持续跌势在近年来较为罕见。
国泰君安期货深入剖析了这一现象背后的复杂成因。从供应端来看,8 月集团计划出栏量大幅增加,众多大型养殖集团为抢占市场份额,纷纷加大出栏力度,使得市场上的生猪供应量短期内急剧攀升。与此同时,散户却陷入被动压栏困境。由于对未来价格走势抱有一定期望,或担心低价出售会造成更大损失,许多散户选择将生猪继续饲养,不愿轻易出栏。然而,这种行为不仅未能缓解市场供应压力,反而在后期进一步加剧了供应过剩局面。
需求端的表现则更为疲软。尽管随着学校开学、升学宴等活动的开展,餐饮消费有所回升,但整体需求增幅依然有限。高温天气的持续影响,使得消费者对猪肉的消费热情大幅降低,市场需求难以有效提振。在这种供应大幅增加而需求增长乏力的极端不平衡状态下,头部集团试图通过缩量挺价来稳定市场价格,但最终未能成功。日度成交情况持续不佳,市场难以消化庞大的供应,现货表现多次不及预期,价格在重重压力下不断下跌,市场陷入了 “量增价跌” 的恶性循环。
(二)成本与售价 “剪刀差” 扩大,养殖利润被压缩
在生猪价格暴跌的同时,养殖成本却维持在较高水平,进一步加剧了企业的经营困境。饲料原料作为养殖成本的核心组成部分,其价格的高位运行给企业带来较大压力。豆粕、玉米等主要原料的价格持续攀升,占养殖成本的比例超过 60%。以豆粕为例,其价格在过去一段时间内涨幅达到 18%,使得企业的饲料采购成本大幅增加。
而生猪均价却较 2024 年同期下跌超 30%,这种成本与售价之间的巨大 “剪刀差”,使得企业的养殖利润被严重压缩。许多企业陷入了 “卖一头亏一头” 的不利境地,每一次生猪出栏都意味着更多的亏损。东瑞股份在公告中明确表示,若未来价格持续下滑,公司的业绩将进一步承压,未来发展存在较大不确定性。
温氏股份虽然凭借前期投苗增加和仔猪外卖勉强维持了销量的增长,但肉猪养殖毛利率已逼近盈亏线。公司上半年的财报显示,尽管销售生猪数量大幅增加,但其肉猪养殖毛利率仅为微薄的 1.2%,几乎处于亏损边缘。这表明,即使是行业内的大型企业,在成本与售价的双重挤压下,也面临着巨大的经营压力。
来源:现代畜牧网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