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见系列七十一 “真做药” 之规矩
规矩之脉,重在敬。规矩之敬,内敬于心。
制药之道
规矩,对于制药人来说,时间长了一定会根植于心,根植于几代人。做药,最终会转化为做人的高度。
百年药训
自古以来,很多药店大师,传下来的家规店规都有对做人要求的名言警句。同仁堂的几幅对联,皆表达了做人的追求。“修和无人见,存心有天知”。
对做人自觉性自我约束,达到了 “天知” 的高度。又比如 “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强调两个不敢,即 “必不敢省人工,必不敢减物力”。还是将药品,纳入做人的高度。
中西药之别
中医药的产生与进步,与西药完全不同。西药是商业化及工业化的产物,靠市场需求和知识产权加持,以 “大投入大回报” 得以立身。中医药则完全不同,没有 “大回报” 的市场环境。而是千百年来的 “济世救人,生生相济”,与中华人口繁衍生息同步过来。她的第一要务,始终是治病救人。但凡从事中医药药行,都受到 “杏林春暖” 等思想的熏陶。
大医精诚
孙思邈在 “大医精诚” 里,将做药就是做人循循善诱,反复劝诫。“夫为医之法,不得道说是非,议论人物,訾毁诸医。” 告诫后学,要尊重他人。又比如,“所以医人不得恃己所长,专心经略财物,但作救苦之心。于冥运道中,自感多福者耳。” 孙思邈先生强调尊重病人,尊重自己。尊重病人,不得 “专心经略财物”。尊重自己,“于冥运道中,自感多福者耳”。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