饲料5连涨!十多家饲企集体涨价,王祖力:未来一年猪价难大涨!
最新一轮饲料涨价来袭!近日,禾丰股份、傲农生物、新希望、海大、大北农等十多家饲料企业再度宣布饲料涨价!而这是下半年以来的第5轮涨价,对养殖户而言,成本压力面临进一步扩大,并且农业农村部生猪产业监测预警首席专家王祖力最新预警,未来一年猪价难有明显上涨!在成本和猪价的“两面夹击”之下,养猪人面临亏损扩大的艰巨挑战......
饲料价格5连涨
8月中旬,饲料行业再度掀起涨价潮,新希望、海大、大北农、禾丰股份、傲农生物等十多家头部企业集体宣布调价。其中,全价料、母猪料每吨上涨50元,乳猪料、浓缩料等每吨涨幅达100元,且多家企业明确表示,涨价后订单均按新价格执行,不接受缓冲或预付款。
值得注意的是,这是8月以来的第二轮饲料涨价,更是6月至今的第五轮,密集的涨价节奏让本就承压的养猪业雪上加霜。
饲料价格持续走高,背后是原料供需关系的紧张。
从海关数据来看,玉米和小麦等能量饲料进口量大幅下滑,7月中国进口玉米及玉米粉仅6万吨,同比下降94.9%,今年1-7月累计进口84万吨,同比降幅高达93%;同期小麦及小麦粉进口量也不容乐观,7月进口41万吨,同比下降48.3%,1-7月累计进口237万吨,同比下降76.4%。能量饲料进口锐减,直接导致国内原料供应偏紧,推高了饲料生产的基础成本。
唯一好消息是,今年以来大豆的进口量有所增长——7月中国进口大豆1167万吨,同比增长18.5%,创下历史同期最高纪录,1-7月累计进口6104万吨,同比增长4.6%。
但即便大豆进口稳增,市场对第四季度供应的担忧却并未消散。受中美贸易摩擦潜在风险影响,国内饲料厂纷纷加大采购力度,8月6日单日订购190万吨豆粕,创下2025年以来最大单日采购量,主要用于储备10月至次年1月的需求,这种集中采购行为进一步加剧了短期原料市场的紧张氛围,带动豆粕价格上行,进而传导至饲料终端价格。
最新市场信息显示,本周国内豆粕现货价格大幅上涨,市场看涨情绪较强,贸易商大幅上调豆粕价格,周均价达到了3029元/吨,较上周上涨了57元!
对养猪人而言,饲料成本的持续攀升,与猪价的跌跌不休形成了残酷的夹击效应,导致养猪利润逐步陷入亏损!
养猪亏损加剧
据猪好多数据监测,8月18日全国外三元生猪均价为13.85元/公斤,较前一日继续下跌,从8月初开始,猪价就从14元/公斤附近的低位持续滑落,最近一周更是在13.8元/公斤左右徘徊,创下年内最低点。国家统计局数据也显示,8月上旬外三元生猪价格降至13.9元/千克,环比下跌1.4%,市场看空情绪浓厚。
在这样的行情下,养殖利润大幅缩水,甚至走向亏损。卓创资讯监测数据显示,截至8月14日,全国生猪自繁自养盈利为67.97元/头,较2024年同期暴跌92.54%,8月份盈利均值环比降幅超五成,同比降幅高达90.68%。外购仔猪育肥户的处境更为艰难,受前期购入高价仔猪影响,育肥户8月上旬盈利均值降至-43元/头,较7月骤减212.9元/头,同比减少867.53元/头。
而更值得警惕的是,养猪业面临的亏损挑战,或许还在持续扩大......
8月17日,农业农村部生猪产业监测预警首席专家王祖力在行业会议中指出,监测显示前期有15%的出栏生猪流向二次育肥,而2024年12月至2025年5月,全国新生仔猪数量比上年同期增长9.9%,这意味着后续市场供应压力依然较大。
王祖力认为,当前行业面临的形势并不乐观,未来一年很难有明显上涨的行情,即便出现反弹也可能是昙花一现。他表示,农业农村部加大对养猪业调控力度,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猪价下行,但行业产能去化困难。
面对这样的局面,王祖力建议,行业必须破除过去惯性增长的思维,从量的增长转向质的提升,未来的竞争必然是成本的竞争。
总的来说,在饲料价格持续上涨、猪价低迷的双重压力下,养猪人仍面临激烈的竞争和艰巨的生存挑战。虽然对于整个行业而言,这一轮饲料涨价与猪价下跌的叠加冲击,或将加速产能去化,但短期内,养猪户的煎熬还将持续。
来源:猪好多网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