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价旺季难涨?存栏12.92亿只背后的供需博弈与中秋转机(上)
一、蛋市现状:旺季“涨不动”的矛盾困局(一)价格走势:小幅反弹遇阻,3.07元/斤背后的观望情绪
近期,鸡蛋市场价格走势呈现出较大的波动性与不确定性。据Mysteel统计数据显示,当前全国主产区平均蛋价为3.07元/斤。近几日虽有小幅上扬态势,但涨幅极为有限,各鸡蛋市场基本处于平稳且观望的市场态势。从地域维度分析,山东、河北等传统主产区,作为鸡蛋重要输出地,规模化养殖程度较高,市场供应相对稳定,目前鸡蛋均价维持在5.9-6.0元/公斤;然而,当下市场需求表现为不温不火,致使价格难以实现突破。广东、北京等地,因人口密度大、消费能力强,蛋价相对略高,处于6.5-6.6元/公斤左右,但同样面临着供应相对过剩、需求相对疲软的困境。
相较于2024年同期,今年蛋价下跌幅度达12%-15%,这种“旺季不旺”的市场现象,令众多行业从业者深感困惑。按照市场常规规律,随着季节的更替,市场需求应逐步回升,蛋价亦应顺势上涨,但现实市场情况却并非如此。其中,冷库蛋库存消化缓慢成为关键制约因素。前几年,部分商家基于市场预期进行大量囤货,以期在旺季高价销售获利,然而市场需求未达预期,导致冷库蛋严重积压,如同高悬于市场上方的“达摩克利斯之剑”,持续对蛋价形成打压态势。贸易商出于风险考量,均持谨慎观望态度,不敢轻易进行囤货操作,唯恐库存积压造成经济损失。
(二)存栏高位:12.92亿只在产蛋鸡的供应压力
从存栏数据来看,7月全国在产蛋鸡存栏量约为12.92亿只,该数据已连续12个月高于近五年均值,表明鸡蛋市场供应处于高位状态。再看8月新开产蛋鸡,多为4月份前后补栏的鸡苗。4月正值春节后补栏旺季,当时蛋价表现相对稳定,养殖端补栏积极性高涨。据Mysteel鸡苗数据统计,鸡苗补栏量显著增加,同比增长15%。基于此,预计8月存栏量将突破13亿只,市场供应压力进一步增大。
以山东临沂、德州等主产区为例,单场存栏超50万只的规模化养殖场占比达40%。这些规模化养殖场具备设备先进、管理规范的优势,产能稳定且高效。然而,大量鸡蛋集中涌入市场,而消费却处于淡季,产能释放周期与消费淡季的错配,使得市场供需失衡状况愈发严重,进而导致鸡蛋价格被牢牢压制,难以出现上涨趋势。
二、供需角力:供应“三高”vs需求“两弱”的深层矛盾
(一)供应端“三高”压制市场
当前鸡蛋市场供应端面临巨大压力,呈现出“三高”特征,对蛋价上涨空间形成了显著制约。
首先,新开产高峰与老鸡延淘现象并存。今年4月补栏的鸡苗数量高达2.8亿羽,近期这些鸡苗集中开产,使得市场上鸡蛋供应量急剧增加。据测算,每日新增鸡蛋供应量约达300吨,如此大规模的新增供应,市场短期内难以有效消化。与此同时,春节后换羽鸡数量超1.2亿只,换羽后的蛋鸡产蛋周期延长了20-30天。老鸡淘汰日龄也大幅推迟,从以往正常的500天左右,推迟至550天以上,每只老鸡比正常周期多产蛋15枚左右。这一系列因素致使市场上老鸡产蛋量居高不下,进一步加剧了市场供应过剩的局面。
其次,冷库蛋库存显性化问题较为突出。据Mysteel调研数据显示,目前全国冷库蛋库存已达80万吨,该库存数量占到月度鸡蛋产量的25%,占比较高。在河南、江苏等鸡蛋贸易活跃地区,贸易商手中的冷库蛋库存周转天数超45天,远远高于正常的20-30天水平。大量冷库蛋积压在库,随着时间的推移,冷库蛋的品质逐渐下降,贸易商为避免损失,急于出货,不断向市场低价抛售,对新鲜鸡蛋价格形成了严重的打压。
最后,产区流通受阻成为供应端的一大难题。近期南方地区持续降雨,对鸡蛋生产和流通环节造成了极大影响。约20%的鸡蛋因受潮出现“水印蛋”“散黄蛋”等质量问题,在湖北、江西等地,质量问题蛋占比更是升至10%。这些存在质量问题的鸡蛋无法正常进入市场销售,只能进行被动淘汰。但由于整体鸡蛋产量过高,这种被动淘汰并未有效缓解供应压力,产区鸡蛋依旧供过于求,价格难有明显回升。
(二)需求端“旺季不旺”的双重制约
在供应端压力重重的同时,需求端表现亦不尽人意,呈现出“旺季不旺”的态势,主要受到团餐复苏不及预期和家庭消费分流明显这两方面因素的制约。
从团餐需求来看,学校开学和企业食堂本应是鸡蛋消费的重要支撑力量,但实际情况却与预期存在差距。学校开学备货量较2019年同期下降了18%,许多学校由于预算限制或学生消费习惯的改变,减少了鸡蛋采购量。企业食堂采购频次也减少了25%,不少企业为降低运营成本,选择减少鸡蛋菜品供应。受上述因素影响,终端市场鸡蛋日均消化量维持在120万吨,仅为端午前峰值的70%,市场需求明显不足。
在家庭消费方面,鸡蛋面临着激烈的市场竞争。当前猪肉价格处于低位运行状态,全国均价在14-15元/公斤,价格相对亲民,吸引了大量消费者。牛羊肉市场也在积极开展促销活动,价格优惠力度较大。在此市场环境下,鸡蛋在居民蛋白消费中的占比降至32%,较2024年同期下降了5个百分点。消费者在购买蛋白食品时,拥有了更多的选择空间,鸡蛋不再是居民蛋白消费的唯一首选,这无疑对鸡蛋的家庭消费市场造成了较大冲击。
来源:现代畜牧网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