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猪侠 发表于 2025-8-10 09:30:00

2025上半年生猪产能榜:3省出栏超3000万头!广东能繁母猪增 7.8%,云南却减产能!

近期,各省市陆续公布2025年上半年生猪产能数据。从数据来看,区域分化特征显著,政策调控与市场规律的博弈仍在持续。

河南、湖南、四川三大生猪主产区上半年出栏量均突破3000万头,合计占全国出栏总量的26.2%。其中,河南出栏3294.07万头,同比增长3.4%,稳居全国首位;湖南、四川分别以3145.10万头、3080.40万头紧随其后。


值得注意的是,河南生猪存栏量同比下降0.6%至3968.35万头,呈现“存栏降、出栏增”的逆向走势。这一现象与当地头部企业的技术突破密切相关——将PSY快速提升,规模化养殖企业通过优化猪群结构实现“隐性去产能”,在调减存栏的同时维持出栏量增长。

广东、江苏等东部省份则呈现“存栏出栏双增长”特征。广东上半年生猪存栏2288.79万头,同比增长13.7%;能繁母猪存栏208.09万头,同比增幅达7.8%,成为全国能繁母猪增长最快的省份。

这一扩张得益于地方政府对现代化猪场的政策扶持,如土地审批绿色通道、环保补贴等,推动温氏、东瑞等企业加速释放产能。尽管广东能繁母猪存栏已达正常保有量的109.5%,但企业通过布局屠宰加工环节(如温氏年屠宰产能超2000万头),构建全产业链抗风险能力,支撑其逆势扩张。


分区域看,在26个公布数据的省份中,17省生猪存栏同比增长,6省下降,其中北京、青海增速超18%,陕西、云南降幅超6%。

这种分化折射出不同区域的产业策略差异:

规模化扩张区:广东、江苏等省份通过“政府+龙头企业”模式,将生猪养殖纳入乡村振兴重点项目,例如广东2025年新增年出栏50万头以上猪场3个,推动存栏量快速增长。

生态约束区:陕西、云南等省份因环保压力收紧,主动调减产能。云南上半年生猪存栏同比下降6.4%,能繁母猪存栏降幅达6.1%,部分山区猪场因水源保护区划定退出养殖。

市场导向区:湖北、山东等第二梯队省份通过“公司+农户”模式灵活调整产能,在猪价下行周期减少仔猪补栏、侧重商品猪销售,上半年出栏量分别增长4.2%、3.8%。

整体而言,从当前数据看,生猪行业正处于“量增价跌”的阵痛期。能繁母猪存栏超标的现实与政策调控的迫切需求形成鲜明对比,而区域分化、成本差异等结构性矛盾进一步加剧了行业转型的复杂性。未来半年,随着新增产能集中释放,猪价可能下探至13.5元/公斤的低位,这将倒逼行业加速出清。只有通过技术创新、政策优化与模式重构,才能实现从“规模扩张”向“质量提升”的根本性转变,真正迎来供需平衡的产业新周期。

来源:各省官方数据、互联网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2025上半年生猪产能榜:3省出栏超3000万头!广东能繁母猪增 7.8%,云南却减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