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你分享 发表于 2025-7-26 12:53:28

[分享]《鸡的行为生物学》——鸡的感官生物学(2)

《鸡的行为生物学》——鸡的感官生物学(1)



第二部分 感官生物学

闪烁敏感性
Flicker sensitivity

在人工光源下饲养的鸡只可能面临的一个潜在问题是,

它们可能将这些光源感知为闪烁而非连续,这已被提出为一个潜在的福利问题(Widowski 和 Duncan,1996)。

传统和紧凑型荧光光源的闪烁频率为 100 或 120 Hz,传统电视和电脑屏幕的闪烁频率在 50 到 85 Hz 之间。

对大多数人类而言,这种闪烁是不可察觉的,因为其频率高于人类的临界闪烁融合(CFF)阈值。

CFF 阈值是指将闪烁光源视为连续光源的最低频率,据报道人类的 CFF 阈值在 50 到 60 Hz 之间,但对鸡来说可能显著更高。



与光谱敏感性类似,CFF 阈值也可以通过生理和行为方法进行研究,包括视网膜电图(100–118 Hz;Lisney 等,2012)、辨别任务(71.5 Hz;Jarvis 等,2002;87–100 Hz;Lisney 等,2011)、条件奖励反应(70–105 Hz;Nuboer 等,1992)以及同时和条件呈现法(68–95 Hz;Railton 等,2009)。

使用行为方法测得的 CFF 阈值通常低于单独使用生理方法测得的值,这表明中枢大脑处理调节了眼睛所产生的信号。

由于闪烁检测依赖于所使用光源的光谱和亮度,以及不同个体鸡的特征,因此 鸡的 CFF阈值并无绝对数值。

然而,在大多数情况下,大多数鸡不会感知高于 95 Hz 的闪烁。

这表明,与早期的担忧相反,鸡可能并未意识到商业饲养环境中人工照明的闪烁。

尽管如此,Lisney 等(2012)仍警告称,对“不可见闪烁”的潜意识生理反应仍可能产生不良影响。



空间分辨率
Spatial acuity

尽管鸡可以感知比人类更宽广的光谱,也对闪烁更敏感,但在图像细节的感知能力方面,它们远不及人类。

感知图像细节的能力称为空间分辨率,严格来说是空间解析度的度量。

空间分辨率测试通过在指定视角内呈现重复的模糊黑白条纹(正弦波光栅)进行。

解析度极限被定义为可从相同照度下的均匀灰色刺激中刚好区分出的最小光栅细度,其测量单位为每度视角内的“周期数”(黑白线对)。

使用多种行为测试方法测得鸡的视力在每度 1.5 到 8.6 个周期之间,具体取决于鸡只的年龄及测试时的照度条件(Demello 等,1992;Prescott 等,2003;Gover 等,2009)。



如果鸡只需要付出更高努力,其分辨率似乎会提高,说明它们(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调整其在视觉分辨力上的投入程度(Demello 等,1993)。

采用更广泛的目标大小及同时辨别技术,Jarvis 等(2009)报道鸡在明亮光照下的分辨力约为每度七个周期。

在较暗光照下,其分辨力下降至五(Jarvis 等,2009)甚至每度三个周期(Gover 等,2009)。

相比之下,人类可以识别高达每度 50 或 60 个黑白线对,从而能感知更多图像细节。

此外,随着亮度的下降,鸡的空间分辨率下降速度快于人类。

来源: poultry times , 作者: ChristineJ.Nicol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分享]《鸡的行为生物学》——鸡的感官生物学(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