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鱼儿 发表于 昨天 10:00

2025下半年肉鸭养殖与市场风向几何?(上)

鸭价低迷:上半年的行业困境

2025 年上半年,国内鸭产品市场深陷低迷态势,价格表现远低于预期,对整个行业造成了严重冲击。无论是分割品还是白条产品,价格均持续处于低位区间,行业各环节普遍面临深度亏损,且此困境延续时间较长,给众多从业者带来较大压力。

造成这一局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从供应端分析,过去一段时间养鸭行业呈现出良好发展形势,吸引众多养殖户纷纷参与,使得养殖规模不断扩张。同时,养殖技术的进步促使鸭子出栏率大幅提升,市场上鸭产品供应量急剧增长,远超正常市场需求,供过于求的矛盾日益凸显。以山东为例,作为养殖大省和屠宰大省,全国 75% 的肉鸭屠宰集中于此,大量鸭产品从这里流向全国市场,进一步加大了市场供应压力。

在需求端,消费者需求未能跟上供应增长速度。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健康意识的增强,在肉类消费选择上,越来越倾向于低脂肪、高蛋白的肉类,如牛肉、鱼肉等。相比之下,鸭肉消费需求略显疲软,增长动力不足。此外,市场上各类肉类产品丰富,竞争极为激烈,鸭肉在竞争中未占据明显优势,市场份额受到一定程度挤压。

市场竞争激烈程度超乎想象。众多养殖户和供应商为争夺有限市场份额,纷纷开展价格竞争,不断压低价格以吸引消费者。这种恶性竞争不仅导致鸭产品价格持续下降,也大幅压缩了整个行业的利润空间,陷入恶性循环。

在山东地区,肉鸭价格基本维持在 3.4 - 3.6 元 / 斤之间,部分地区如淄博和滨州价格更低,仅为 3.38 元 / 斤 。据山东种鸭联盟发布的数据,鸭苗价格为 1.2 元 / 羽,种蛋价格 1.0 元 / 枚,淘汰种鸭价格在 5.4 - 5.5 元 / 斤。山东地区厂家肉鸭分割冻品价格日报表显示,半片鸭参考价格在 5.5 - 6.0 元 /kg 之间,鸭腿价格在 5.7 - 6.0 元 /kg。在广东地区,白鸭毛鸭交易价格为 5.2 - 5.4 元 / 斤,麻鸭价格略低,维持在 4.9 元 / 斤 。尽管各地价格存在一定差异,但整体均呈下跌趋势。

这种价格低迷状况对养殖户和整个行业产生了巨大冲击。对于养殖户而言,养殖的鸭子难以卖出理想价格,收入大幅减少,甚至难以收回成本,许多小规模养殖户面临较大生存压力,资金周转困难,部分养殖户不得不忍痛减产,延缓出栏时间,期望市场行情尽快好转;还有部分养殖户尝试多元化经营,引入其他肉类或农产品,降低对单一鸭肉市场的依赖,但其效果尚待时间检验。对于整个行业来说,长期亏损严重制约企业发展,部分企业生产积极性受挫,不得不缩减生产规模,甚至部分企业面临倒闭风险。这不仅影响行业正常发展,也对相关产业链上的其他企业,如饲料供应商、羽绒加工企业等造成不同程度影响,整个产业链发展受阻。

七月反弹:价格 “深 V” 反转探秘

进入 7 月,鸭产品市场出现显著变化,价格强势触底反弹,呈现出 “深 V” 行情。月初时,分割品与白条仍处于价格低位,市场前景看似不容乐观。然而,到了中旬,价格突然启动上涨,在短短十余天内实现近年来少见的快速拉升,给整个行业带来积极影响。

根据卓创资讯统计的主副产品价格波动情况,截至 7 月 22 日,涨幅前六名的单品表现突出。鸭翅根(L)价格达到 5.8 元 / 公斤,较月初上涨了 48.7%;鸭边腿(L)价格为 5.4 元 / 公斤,涨幅 42.1%;小白条价格 5.7 元 / 公斤,涨幅 32.6%;鸭翅尖价格 4.2 元 / 公斤,涨幅 31.3%;鸭锁骨价格更是飙升至 10.8 元 / 公斤,涨幅高达 30.1%;鸭脖(7 个 /kg)价格 5.3 元 / 公斤,涨幅 29.3%。这些数据充分体现了 7 月鸭产品价格反弹的强劲态势 。

尽管这一轮价格反弹短期内爆发力较强,但除鸭锁骨、鸭头外,其余产品价格仍较去年同期低 10% - 20%,表明价格仍有较大修复空间,未来市场走势存在不确定性 。

那么,究竟是何种因素推动了本轮产品价格的强势反弹呢?实际上,真正引发这波行情的并非供应端实际缩量。从产能传递及去产时间来看,祖代、父母代种鸭的集中淘汰要到 8 月起才会在商品代毛鸭出栏端产生明显效果,当前可屠宰毛鸭数量相对充足。也就是说,8 月才是供应端对市场产生关键影响的节点,而 7 月价格反弹另有原因。

真正原因是 “情绪 + 库存” 的共同作用。首先,产品价格自 2024 年下半年起已连续下跌数月,多数规格跌破现金成本,极大地打击了市场参与者的信心。同时,渠道库存降至近年来低位,补库需求强烈。这种长期价格低迷和低库存状态,使得市场积累了强大的反弹力量,只待合适时机爆发。

其次,食品厂、批发商担忧后续产量下滑,提前进行锁价建仓。他们敏锐察觉到市场变化,提前布局,带动成交量放大,成为推动产品价格上涨的关键因素之一。在市场中,当大量买家涌入,需求突然增加时,价格自然会被抬高。

最后,屠宰端在成本与深度亏损的双重压力下,顺势抬价以减少亏损,短期议价能力增强。屠宰企业为降低亏损,抓住市场价格反弹机会提高产品价格,这在一定程度上也推动了价格上涨 。

这波价格反弹对行业各环节产生了深远影响。对于养殖户来说,价格上涨缓解了之前的亏损压力,使其看到希望,生产积极性有所提高。一些原本打算缩减养殖规模的养殖户重新审视市场,部分养殖户甚至考虑扩大养殖规模以获取更多收益。

对于食品厂和批发商而言,提前锁价建仓虽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成本,但为其在未来市场竞争中赢得了先机。他们可凭借提前储备的库存,在价格上涨的市场环境中保持相对稳定的供应,满足市场需求,从而获取更多利润。

对于屠宰企业来说,价格上涨带来了减少亏损的希望,议价能力的增强使其在市场中拥有更多话语权。在与养殖户和下游企业的谈判中,屠宰企业可争取更有利的价格和条件,提高自身经济效益。

然而,市场变化充满不确定性。这波价格反弹虽来势汹汹,但也面临诸多挑战。终端市场需求能否持续跟进,价格上涨是否会导致消费者购买意愿下降,都是需要关注的问题。此外,随着市场发展,未来价格走势还可能受到多种因素影响,如养殖成本变化、市场供需关系调整、政策变动等。行业各环节参与者需密切关注市场动态,灵活调整经营策略,以应对未来挑战。

来源:现代畜牧网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2025下半年肉鸭养殖与市场风向几何?(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