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猪侠 发表于 2025-7-26 14:30:00

顶层出手整治!养猪巨头带头去产能,猪业这波 “稳价战” 必须赢

官方又约养猪企业开会谈话了!

7月23日,农业农村部召开推动生猪产业高质量发展座谈会,牧原食品、正大投资、四川德康农牧食品、北京大北农、广西扬翔、山东锦成浩达公司、温氏食品、双胞胎集团、河南双汇相关负责人都悉数到会。

开会内容针对的其实还是老生常谈的几个问题:1、生猪产业面临产能阶段性偏高2、生产和价格波动风险大3、重大动物疫病防控、畜禽粪污处理、屠宰检疫监管等任务艰巨等。

会上,农业农村部韩俊部长的核心意思其实就强调了6个点:稳猪价、控产能、抓育种、查过程、节约粮食、支持公司+农户。

要知道,这已经是自5月下旬以来短短2个月之内,官方第3次约谈猪企了。韩俊部长在会议上强调要“坚决防止生产大起大落、价格大涨大跌”,这一表态凸显了政策调控的战略定力与决心。

官方想要的局面:既有盈利,又不暴利

当前的猪价行情整体而言相对稳定,为什么还会有这么密集的约谈?

要知道,按照之前官方公布的种种产能数据(新生仔猪和能繁母猪数量),上半年的生猪产能是过剩的,从6月份开始,猪价应该是向下走的,但是猪价企却逃脱了“预期”,不跌反涨,从去年5月开始已经实现了连续14个月的盈利。

据猪好多数据监测显示,当前的生猪均价为14.4元/公斤左右,而大部分上市猪企的成本已经来到了12元左右,也就是说,现在一头猪的利润大概在200元左右。这个盈利水平是官方希望看到的局面——既有盈利,又不暴利,可以保证链条上各方的利益相对均衡。为了打破此前“猪价涨的快、跌的更快”的周期怪圈,更长期的保持住“盈利稳、预期稳”的局面,所以官方密集约谈,意思就是要进一步强化市场对政策调控的信心,避免后期的猪价大幅回落。

曾几何时,我们判断猪价的核心因素是能繁母猪存栏和周期节律,现在,政策俨然已经成为影响猪价的变量之一。难得的是,针对不同的主体,政策层也构建了差异化调控体系,整体来说是“分类指导、精准发力”原则。

针对占比约40%的大型养殖集团,通过行政指导、定期约谈等方式强化逆周期调节,引导其主动调减能繁母猪存栏、降低肥猪出栏体重;对占比30%左右的中型养殖户,借助金融工具调控融资渠道,约束盲目扩产行为;而针对其余30%的小型和散养户,则通过预警信息、环保核查、生物安全规范等标准强化产能约束。这种分层调控既避免了“一刀切”对市场活力的抑制,又确保了调控措施的全面覆盖。

供需改善与市场信心回升

从调控效果来看,政策引导已在市场供需两端产生积极反馈。

据农业农村部监测,6月份全国5月龄以上中大猪存栏量环比下降0.8%,预示7-8月生猪出栏量将有所减少,供给压力边际缓解。头部企业的执行力度尤为显著,牧原食品在5月底政策引导后,6月商品猪销售均重也开始下降(5月出栏均重131.78公斤,6月出栏均重129.51)同时主动淘汰母猪,为行业树立了降重去产能的标杆。

从供给收缩到中枢抬升

经过一系列调整,政策对猪价的影响正通过“供给收缩—预期改善—价格修复”的路径逐步传导,呈现出“温和回升、波动收窄”的特征。

短期来看,出栏均重下降与中大猪存栏减少直接缓解供给压力。2024年春节后曾快速攀升的出栏均重,在5月底政策发力后持续回落,而能繁母猪的有序淘汰则从源头减少未来生猪供给。历史数据显示,能繁母猪存栏量变动对6-8个月后的商品猪出栏量影响显著,当前的产能调减将为2025年下半年及2026年上半年的供需平衡提供支撑。叠加三季度传统消费旺季临近,供给收缩与需求回暖的共振有望推动猪价温和上涨。

中长期来看,政策调控正在重塑猪价运行周期。与2014-2016年环保政策驱动的产能出清类似,本次调控通过行政与市场手段结合的方式优化产能结构,推动行业从“内卷式扩产”向“质量型发展”转型。随着低效产能逐步退出、头部企业成本优势凸显,猪价运行中枢有望逐步抬升。正如市场分析指出的,未来猪价并非“持续大涨”,而是“波动区间中枢上移”,这种结构性变化将更有利于产业长期稳定盈利。

政策协同下的均衡发展

下一步,生猪价格的稳定运行将依赖于“政策定力+企业协同+市场机制”的三重保障,产业有望进入“调控有效、盈利稳健”的新周期。

从政策层面看,调控力度有望持续加码。当前6月能繁母猪存栏量仍处于合理区间上限,且市场对短期调控效果存在疑虑,若供需平衡未达预期,不排除出台更严格的产能约束措施,如扩大低产母猪淘汰范围、强化二次育肥管控等。而精准的数据监测体系与常态化的企业沟通机制,将进一步提升政策调控的及时性与有效性。

从产业层面看,头部企业的示范效应将加速行业协同。牧原、温氏等龙头企业已率先执行降重去产能要求,这种“政策引导—企业响应—行业跟进”的传导链条,将推动中小场户逐步融入调控体系。随着全产业链数智化改造的推进,养殖效率提升与成本下降将为猪价稳定提供“缓冲垫”,减少极端波动风险。

其实还有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在当前整体经济环境“通缩”的情况下,顶层希望猪价回升对CPI有正向拉动作用从而为宏观经济复苏注入信心。

总而言之,在政策的坚定护航与产业的积极协同下,生猪市场正逐步摆脱“大起大落”的周期困境,迈向“稳定健康、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

来源:猪好多网

1342657694 发表于 2025-7-27 07:30:24

不知蛋鸡,肉鸡啥时候开会?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顶层出手整治!养猪巨头带头去产能,猪业这波 “稳价战” 必须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