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技术 | 当前肉鸡肠道病难治的原因剖析之饮水指标
现在科技发达了,制造业也很牛,养殖生产的设备也越来越先进了。所以,现在各个规模化养殖场的条件,比起五年前、十年前、二十年前,那真是不知道要好多少倍!这种养殖条件的提高,也使得过去每到夏天“一直困扰养殖业的消化道病”,也越来越少和越来越轻了。比如说,原来地养、网养和笼养等闹得很凶的球虫病、绦虫病、白冠病、肠毒综合征等病要么都基本上没有了,要么就是已经很少发生了。然而,尽管如此,现在在有些养殖场,还是有些肠道病比较难治。不过这个肠道病,已经不是过去的那个球虫、梭菌、沙门和大肠杆菌等混感的疾病。
现在的鸡肠道病,主要表现为饲料消化不好、拉黄粪、拉糊糊、拉饲料颗粒等这种消化和吸收不好,这在过去的那个落后养殖条件下,因为不死鸡根本就不算病。但是,如今的有病是饲料消化和吸收不好,造成的饲料利用率低,即料肉比高、料蛋比高,这些背后的问题——它们也是病!
这些个问题,大多和鸡吃的、喝的有关,以及和鸡生活的环境“应激”有关。
比如说鸡子的饮水,水的质量就很关键。如果研究水质量的,你会发现“水质量是分级”的。
表:水质量标准基本项目标准限值(单位:mg/L)
但是除了上述项目,大家还更关注的是微生物的含量,对水中总有机物的含量,基本上少有人关注。通常情况下,我们正常饮水的含量通常较低,以总有机碳(TOC)为例,一般要求<2mg/L,化学需氧量(COD)一般<20mg/L。
在很多肠道病难治的病例中,其实大家都不注意这个问题。夏天,气温高的环境里,这种水体里有机质含量偏高,会导致水质变坏很快。再加上这个季节,鸡因气温高喝水多摄入的总量就高。如果此时,你检测的是刚流出的水或刚抽上来的井水,取样时机和位置是不对的。
这个时候,应该取水线里的“隔夜水”,即这种超标水在水线里“睡了一夜的水”。而不是刚地下抽上来的井水,或者水管里刚流出来的水。在很多养殖场里,大家取水检测“取样点和取样时机”都是有问题的,所以你怎么检测都是不切实际的。当然,检测真没问题,那是最好了。但是实际上,有些肠道病难治的确实水有问题。
来源:兽药药理与处方技术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