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加通风:先加小窗开口大小还是数量?
关于在笼养肉鸡的通风管理中,增加风口时(如纵向通风或过渡通风阶段),先加小窗数量还是增加小窗开口大小,虽然见仁见智,个人认为还是应优先考虑增加小窗的开口大小,然后再考虑增加小窗个数1、优先增加小窗开口大小的原因:维持风速与负压。小窗的核心作用是通过负压引导新鲜空气沿鸡舍屋顶形成“气流射流”,充分混合后再缓慢下落。若开口过小,会导致风速过高、气流直冲鸡群(冷应激);若开口过大,负压不足,气流无法到达舍内中部。调整开口大小能更精准控制风速和负压。均匀性:同一鸡舍的小窗应保持开口一致,以确保气流分布均匀。若随意增加个别小窗数量,可能破坏气流平衡,导致局部温差或通风死角。最小通风阶段:尤其在寒冷季节,需通过小窗开口控制换气量(每5000只鸡约需0.1㎡的进风面积)。此时小幅调整开口,比增加小窗更易精准匹配通风需求。
2、何时需要增加小窗个数?
当小窗总面积无法满足最低通风量(如冬季)或最大通风量(如夏季)时,需同步增加小窗数量并确保对称分布。另外,如鸡舍过长或存在通风死角,也可考虑增设小窗,但需配合风速仪和烟雾测试验证气流均匀性。
3、操作建议:分阶段调整, 初始阶段:根据日龄和体重计算通风量,通过调整小窗开口满足需求(如冬季开口3 cm);过渡阶段:随温度升高,逐步扩大开口至5-8 cm,再考虑对称开启更多小窗;纵向通风:夏季需最大化通风量时,可全部小窗开启并配合湿帘。建议用烟雾测试观察气流是否到达舍内中部,避免短路。
4、注意事项:避免冷应激,冬季调整开口时,每次变化不超过0.5 cm,并在升温1-2℃后操作。注意确保小窗无遮挡,导流板角度正确(通常向下45°)
总结:日常管理中优先通过调整小窗开口大小优化通风,仅在通风面积不足时对称增加小窗数量,并严格保持均匀性。实际操作需结合舍内温湿度、氨气浓度及鸡群行为(如是否扎堆或张口呼吸)综合判断。
简单来说,就是根据烟雾实验初步确定的鸡舍负压,初始小窗数量应与基础风机相匹配。当随着鸡群日龄增大而增加风机数量时,应适当增大小窗开口。当现有小窗进风不足以匹配风机排风量时,应适当减少现有小窗开口,同时增加小窗数量。增加小窗的开口应与原有小窗减小的开口一致。具体开口多少,以匹配负压为标准而调整。
来源:白羽肉鸡通风技术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