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当前季节养殖不成功的几个原因
1、育雏前期降温慢,过热喘息伤肺:育雏前一周降温慢,7日龄目标超过29.5℃或以上的,分笼、免疫提高的温度未稳步下调,导致鸡群处于偏热环境中导致增重慢、持续喘息导致气囊受损伤、呼吸道问题频发。
2、中前期最小通风系数设置过小,不利于通风过渡:
前期使用最小通风系数过小,如冬季使用0.5-0.6当前仍使用过小的通风系数,导致基础通风量小,鸡舍容易超温闷热,且当前季节高温高湿后期需要迅速加大通风量,风机数量增加幅度大,前期过小的通风量不利于后期通风的过渡。
3、当前季节过度使用时控:
进入夏季外界高温高湿,通风原则应以增加开启时间,减少停止时间为主,防止鸡舍因风机停止时间过长而闷热,而基础风机无限制增加,只走时控、不进入温控,长转温差设置过大,如高于3℃或以上再加通风启动温控,可能鸡群已受热应激,在炎热夏季不同于其他季节,不能等上午鸡热再加通风,应该在外界温度未完全升起来,提前增加通风控制鸡舍温度、湿度、鸡群张口率、表现等在合理范围内,如果等外界温度上升鸡舍温度上来再去加通风或开湿帘降温就很困难了,且鸡群容易先热后凉闪到鸡而导致受凉感冒!
4、不关注外界温度,过度使用湿帘:
在外界气温28℃以下,阴雨天高湿环境使用水帘,不以风机为主,水帘为辅助,导致鸡舍湿度大,风机启动数量少,鸡舍潮湿闷热或湿冷,前后温差大等导致鸡群采食缓慢严重甚至因整体或局部冷热应激导致发病。
5、小窗未开到最大就先开湿帘板:
使用较少的风机2或3台,小窗开较小或没有与风机匹配,就提前开侧板和前山墙湿帘板,不遵循通风规律,先过渡再混合再纵向的原则,把日龄较小的鸡舍环境就走到了接近纵向通风,而前期鸡群怕风怕凉且不耐受风速,导致鸡群体感温度低受到应激发病。
6、湿帘大板开启不合理导致的通风短路问题:
纵向通风模式下,正面导风板开的小,两侧板开的大,导致通风截流,前端没风、后端风速过大,导致前端鸡热后端鸡凉。
7、中后期风机级差设置过大
30日龄后鸡群,风机级差设置0.8-0.9℃每台,导致通风小,风机加不上去,造成鸡群持续表现热,结果必然导致采食缓慢或下降,严重影响生产效益。
总结:肉鸡养殖成功通风是关键,虽然夏季养殖难度相比秋冬要小,容错率也更高,但不搞清楚鸡舍通风的基本逻辑原则,结果也会导致养殖失败,效益上当然大打折扣。
来源:白羽肉鸡通风技术
对于养殖户朋友来说,养殖的第一要素就是管理,管理得当、科学、合理,养殖成功率会大幅提升!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