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鸡蠕虫病(寄生虫病)
蠕虫病
Helminthiasis
蠕虫,通常被称为寄生虫,是一类主要寄生于家禽胃肠道的体内寄生虫。
虽然在笼养系统中饲养育成鸡和产蛋鸡可降低蠕虫病的流行,但在地面饲养的家禽、庭院饲养鸡群,尤其是散养系统中,蠕虫感染仍然常见,在无笼饲养的替代系统中甚至可被视为一种新发疾病。
蠕虫寄生造成的影响取决于感染的严重程度,但通常会导致健康和福利下降,并对生长与生产性能产生负面影响。
多种不同种类的蠕虫可感染商品化家禽,其中最常见的属于两个纲别:
一、线虫(Nematodes/Round worms)
某些物种的生活史为直接型,而另一些则需无脊椎动物作为中间宿主(蚯蚓、蜗牛、昆虫等)。
该类中最重要的种类包括:
鸡蛔虫(Ascaridia galli):通常体长5–10 cm,寄生于小肠
毛细线虫(Capillaria spp.):体长约1 cm,寄生于小肠
异刺线虫/盲肠虫(Heterakis gallinarum):体长1–1.5 cm,寄生于盲肠
气管比翼线虫(Syngamus trachea):寄生于气管
二、绦虫(Cestodes/Tapeworms)
这类寄生虫由许多小而扁平的节段构成,生活史中需要中间宿主才能完成发育过程。该类中最重要的种类包括:
节片戴文绦虫/小绦虫(Davainea proglottina):体长可达2 cm,寄生于十二指肠
瑞列绦虫/大绦虫(Raillietina spp.):体长不定,可达25 cm以上,寄生于小肠
成虫产下的虫卵随粪便排出,在适宜的环境条件(湿度、温度)下发育为感染性阶段。
禽类通过摄入虫卵、幼虫或中间宿主而被感染。
昆虫(暗甲虫、苍蝇等)也可作为机械传播媒介。
— 1 —
临床症状
蠕虫感染的症状取决于寄生虫负荷,但通常包括生长缓慢(甚至体重下降)、群体发育不整齐、腹泻、贫血(冠苍白)及产蛋量下降。
蛋品质亦会受影响,通常可见次品蛋数量增加、蛋壳颜色变淡及蛋黄苍白;
虽然较为罕见,但在部分情况下,若成虫自泄殖腔迁移至输卵管,甚至可在蛋内发现蠕虫。
在种禽群中,常见受精率及孵化率下降。
在极端情况下,严重蠕虫感染可导致死亡。
被气管虫感染的禽只表现为呼吸道症状:
张口喘气、甩头、伸颈试图呼吸。
蠕虫还会造成间接损害,如感染禽群表现出更多啄癖行为,且更易感染其他疾病。
尽管盲肠虫通常不会引起严重损伤,异刺线虫可携带引起组织滴虫病(黑头病)的原虫火鸡组织滴虫。
鸡若摄入被感染虫卵或含有该虫卵的蚯蚓,亦可能感染该病。
— 2 —
诊 断
蠕虫感染的诊断可通过剖检时发现寄生虫来完成:
体型较大的物种可肉眼识别,而体型较小的虫体及虫卵则需借助显微镜观察。
建议每隔数周屠检部分禽只进行定期虫体检查。
虫卵亦可通过粪便浮选法并结合显微镜观察在粪便中检测到。
— 3 —
治疗与控制
目前全球商业化家禽中最常用于治疗的驱虫药包括哌嗪、左旋咪唑,以及苯并咪唑类药物中的氟苯达唑与芬苯达唑,常通过饲料或饮水投药。
大多数对线虫有效的药物对绦虫无效。
在使用任何药物前,应确认该产品是否已在所在国家注册并获准用于家禽治疗,生产性禽群还应注意是否需遵守停药期。
常见的做法是在育雏场转入产蛋舍前进行一次预防性驱虫处理。
蠕虫感染的控制不仅包括对禽只的驱虫治疗,还包括彻底清洁与消毒、合理的饲养管理及对球虫病的有效控制。
控制绦虫感染需打破其繁殖周期,清除中间宿主。
在散养系统中,为预防蠕虫问题,应轮换使用草地围栏,并可施用能杀灭虫卵的药剂(如氰酰胺钙、硫酸亚铁)。
注:本文引自Hendrix Genetics汉德柯斯,原文作者兽医Rafael Lera
来源:poultry times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