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痘
鸡痘是由禽痘病毒引起的慢性传染病,鸡痘流行时常爆发葡萄球菌病。
鸡痘分皮肤型和粘膜型两种:
皮肤型易继发大肠肝菌和葡萄球菌病。
粘膜型易造成气管和食管粘膜病变,影响呼吸和采食,有的窒息而死。				
			
		鸡痘:鸡痘的防治
鸡痘的防治
在10—20日龄第一次刺种免疫,第二次在开产前进行。
有时可根据各地疫情不同进行免疫接种,特别是在病高发季节以前要注意免疫。				
			
		传染性脑脊髓炎
•主要是垂直传播,鸡蛋带毒以后,孵出的小鸡一般20日龄内发病。 
•本病另名为流行性震颤,成年鸡感染后只是在短期内产蛋下降,没有其它症状,雏鸡死亡率极高。 
•本病的唯一防治方法是在10—14周龄种鸡用油浮剂灭活苗免疫。				
			
		病毒性关节炎
本病主要侵害肉鸡,(4—7周龄,蛋鸡偶得)本病感染率高,死亡率低。2周龄鸡最易感染,
本病可垂直传播和水平传播,故种鸡免疫可避免雏鸡感染。
本病是由呼肠孤病毒引起。
				
			
		包涵体肝炎
包涵体肝炎是腺病毒引起的一种主要侵害肝脏的传染病。特征是肌肉出血,肝脏肿大出血及有黄色坏死灶,病毒抵抗力强。
本病可横向和垂直传染,主要发生在5-7周龄的肉鸡。
本病目前尚未有良好的疫苗,主要靠加强卫生和消毒,病鸡舍可用易克林消毒液带鸡消毒。并补充维生素和微量元素。				
			
		包涵体肝炎:在肝细胞核内包涵体呈颗粒状				
			
		产蛋下降综合症
•另名减蛋综合症,是由腺病毒引起的病毒性传染病。 
•鸭、鹅是天然宿主,但不致病,幼鸡感染后不发病,直到26—32周龄发病。 
•红羽褐壳蛋鸡比白羽鸡易发病,白羽鸡一般不发此病。 
•本病可垂直传播和水平传播,故不能从有病鸡场进雏和种蛋,并对100—110日龄产蛋鸡免疫接种油苗。 
产蛋下降综合症
•发病后没特效药,只能淘汰HI阳性鸡。 
•本病无明显临床症状,产蛋下降30%—50%,产软壳、薄壳、无壳、沙壳、小型蛋。蛋壳颜色变浅。蛋清稀如水,蛋黄淡而混浊,有时蛋中带血。				
			
		网状内皮症				
			
		病毒性肾炎:
•本病是由鸡肾炎病毒(ANV)引起,主要侵害一日龄雏。各种年龄的鸡皆可感染,但以一日齿最为敏感。二周龄以上的鸡一般不产生眼观病变。火鸡也可发病。 
•雏鸡发病后,潜伏期为4-5天,病程一周左右,20%的轻度腹泻。发育减慢,形成矮小鸡。 
•病鸡肾脏退色,肾功能下降,故易引起尿酸盐沉积,跟痛风有相似之处,但又不同。				
			
		目录
•禽流感————3--16 
•霉形体————17--37 
•鸡霍乱————38--46 
•鸡白痢————47--68 
•鸡副伤寒———69--73 
•大肠杆菌病——74--94 
•葡萄球菌病——95--107 
•传染性鼻炎——108--118 
•球虫—————119--126 
•痛风—————127--136 
•维生素E缺乏— 137--143 
•渗出性素质症—144--145 
•肉鸡腹水症——146--149 
•输卵管囊肿——150--152 
•曲霉菌病———153--160 
•绿脓杆菌病——161--163 
•住白细胞原虫病164--170 
•组织滴虫病——171--175 
•结核病————176--179 
•传染性贫血——180--185 
•鸡弧菌性肝炎—186--190 
•鸡蛔虫————191--192 
•维生素A缺乏— 193--196				
			
		禽流感
禽流感又称欧洲鸡瘟、真性鸡瘟,由A型流感病毒引起。
急性没明显症状,典型症状是面部,肉垂等肿胀,呈暗紫色,鼻有带血性分沁物,呼吸困难。亚急性常见翅下垂、瘫痪、共济失调、气喘。
蛋鸡发病后,有的产蛋率很快下降50-60%,由于呼吸系统被病毒侵袭,发出怪叫声。				
			
		禽流感:				
			
		鸡霉形体病:
•原称支原体,分鸡毒霉形体和滑液囊霉形体二种,前者又叫败血霉形体(有人也称慢性呼吸道病) 
•慢性呼吸道病主要表现呼吸道症状,而滑液囊霉形体主要表现在腿跛行、关节肿胀等。 
•霉形体多与大肠肝菌并发感染。				
			
		鸡霉形体病				
			
		鸡霍乱
鸡霍乱又叫巴氏杆菌病,取肝、脾、血等涂片,瑞氏染色,可见两极着色的巴氏杆菌。
急性:心包积多量浆液,心外膜、胸腔浆膜出血明显,肝有散在黄白色点状坏死,叫“玉米粉肝”,肠道,特别是十二指肠出血严重,类似小肠球虫,浆膜血管明显,肠腔扩张,内容物粥状,并有出血。有的甚至没有明显症状,死亡很快,只是肉垂和冠呈暗紫色。
慢性多是流行的晚期引起的各种炎症和其它症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