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养鹅需重点预防哪些疾病?
当下养鹅需重点预防以下疾病,结合科学管理和疫苗接种可有效降低风险:一、病毒性传染病
1. 小鹅瘟
- 特点:主要危害3-20日龄雏鹅,死亡率高达90%,表现为腹泻、神经症状。
- 预防:
- 母鹅产蛋前1个月接种小鹅瘟疫苗,使雏鹅获得母源抗体。
- 雏鹅出壳后24小时内注射小鹅瘟高免血清或卵黄抗体。
2. 鹅禽流感(H5、H7亚型)
- 特点:高传染性,症状包括高热、呼吸困难、产蛋下降。
- 预防:
- 定期接种禽流感灭活疫苗。
- 避免接触野禽,加强养殖场封闭管理。
3. 副黏病毒病(鹅新城疫)
- 特点:拉黄绿色稀便,后期出现扭颈等神经症状。
- 预防:
- 10-15日龄雏鹅接种副黏病毒灭活疫苗。
二、细菌性传染病
1. 大肠杆菌病
- 特点:引发败血症、腹膜炎,与环境卫生差密切相关。
- 预防:
- 保持圈舍干燥,定期消毒(如用次氯酸钠)。
- 敏感抗生素(如恩诺沙星)预防,但需注意耐药性。
2. 巴氏杆菌病(禽霍乱
- 特点:急性死亡,慢性病例关节肿胀、腹泻。
- 预防:
- 接种禽霍乱疫苗,加强环境消毒。
三、寄生虫病
1. 绦虫病
- 特点:通过水生中间宿主传播,导致消瘦、腹泻。
- 预防:
- 定期驱虫(吡喹酮、阿苯达唑),避免在死水区域放牧。
2. 球虫病
- 特点:血便、贫血,多见于幼鹅。
- 预防:
- 饲料中添加抗球虫药(如磺胺类),及时清理粪便。
四、其他重点疾病
1. 鸭瘟(鹅可感染)
- 特点:与鸭混养时易感,流泪、头颈肿胀。
- 预防:
- 避免鸭鹅混养,接种鸭瘟疫苗。
2. 曲霉菌病
- 特点:饲料或垫料霉变引发,呼吸困难。
- 预防:
- 禁用霉变饲料,保持垫料干燥,用制霉菌素防治。
3.痛风综合征
-特点:粗蛋白过高所致,由于鹅属于草食家禽,长期的历史选育下,它的肾脏仅能适应草类低蛋白的负荷,对精料过高,尤其粗蛋白过高的日粮,它们的代谢产物肾脏无法完全排泄物,于是就会出现大量尿酸盐类物质在皮下、器官浆膜和软组织处蓄积而引起痛风症!
-预防:严格控制日粮中粗蛋白的比倒,尽量保证有足够的青绿色饲草,充足的饮水,日粮中补加0.5%的小苏打。
五、综合管理措施
1. 生物安全
- 严格消毒(场地、用具、人员),新进鹅群隔离观察。
- 控制鼠类、蚊蝇,防止传播病原。
2. 营养调控
- 提供全价饲料,补充维生素(如A、D、E)和矿物质。
- 雏鹅阶段注意保温(28-30℃),避免应激。
3. 监测与应急
- 发现病鹅立即隔离,病死鹅无害化处理。
- 定期与兽医沟通,针对性调整免疫程序。
提示:不同地区流行病原可能存在差异,建议根据当地疫病监测结果制定个性化防控方案,并咨询专业兽医。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