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精神 发表于 2024-11-25 09:12:19

【分享】依据代谢机理解析蛋鸡脂肪肝的发生和防控要点(下)

接上篇:依据代谢机理解析蛋鸡脂肪肝的发生和防控要点(上)

4、饲料内缺乏合成磷脂的原料,造成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不能正常合成,引起脂肪肝的发生:

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构成较为复杂,其中磷脂是其主要的组成部分。饲料内缺乏合成磷脂的甘油、脂肪酸、胆碱、乙酰胺、丝氨酸、肌醇等营养物质,就不能及时有效合成磷脂,也就影响了载脂蛋白VLDL的合成,造成脂肪等在肝脏内的堆积。



处理此类问题简单粗暴的方法就是使用富含磷脂的脂肪粉,部分或全部取代添加的其他油脂。

5、饲料钙的供应不足,导致的脂肪过度沉积乃至脂肪肝的发生:

如果饲料中的钙供应不足(55周后的年老母鸡饲料中钙低于4%——荷兰皮特·西蒙斯《鸡蛋信号》),母鸡就会增加采食量来弥补钙的不足,额外的采食就会导致它们过于肥胖,多余的脂肪沉积在生殖器官,在造成产蛋率下降的同时,也容易引起脂肪肝的发生。石诚(2013)也发现,蛋鸡脂肪肝综合征除受日粮能量影响外,日粮钙的水平对肝细胞内粗脂肪含量的变化也有显著影响(P<0.05),过低的钙水平会引起机体脂肪堆积,增加脂肪肝的发生率。


注:来自《鸡蛋信号》,饲料钙供应不足,导致过多的脂肪沉积在生殖器官。

对于此类脂肪肝问题的处理,除按照品种阶段营养标准结合具体采食量合理设计钙满足鸡钙的需要外,还可以凭经验来判定产蛋鸡钙的添加量是否满足实际需要——在晚上熄灯前,观察鸡料槽内是否有钙颗粒的剩余,如果没有就需要再增加钙的添加比例,至到有稍微钙颗粒剩余为止。



6、饲料不同的原料组成,对脂肪肝的发生有一定的影响:

试验表明,按照等能原则饲喂玉米-大豆日粮的鸡相比饲喂小麦-大豆日粮的鸡患脂肪肝综合征的比率大得多。同时研究表明,肝脏变性的程度受不同谷物类型的影响,且从碳水化合物获得能量比从脂肪中获得能量危害更大(以上见呙于明《家禽营养》第3版)。推测,可能与使用脂肪相比谷物不需要更复杂的代谢转化,肝脏压力相对较低有关。

二、各种损伤导致的脂肪肝问题:

脂肪肝的发生除与能量摄入过量及其他营养因素有关外,还与鸡的品系、笼养、环境温度高、密度过大的应激因素等有关。除此,研究发现与饲料中真菌毒素(黄曲霉毒素、红青霉毒素)和抗生素滥用有关。

1、饲料中真菌毒素造成的脂肪肝问题:

霉菌毒素引起脂肪肝问题的机理,大多是抑制肝内蛋白的合成(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或降低肝内脂肪酸的氧化率,使肝内蛋白合成减少,脂肪无法运出肝脏有关。例如,日粮中的黄曲霉毒素可引起肝变黄、变大和发脆,肝脂肪含量增加,即使是低水平的黄曲霉毒素,如长期存在也会引起脂肪肝综合征。另外,油菜籽制品中的芥子酸也能引起肝脏的变性。

关于此问题的解决,要从饲料到动物全过程关键环节控制好。饲料端:有效防止饲料(油脂)氧化,稳定饲料品质,保证其中功能性氨基酸、维生素、酶制剂的生物学活性,并实时监控霉菌毒素风险。动物端:关注动物生产性能,提高机体抗氧化能力(添加VE、VC、硒蛋素),为良好的生产系统运转保驾护航。

2、抗生素滥用导致近时期蛋鸡脂肪肝问题严重:

由于控制滑液囊支原体等的实际需要,养殖场从雏鸡开始频繁使用药物,特别是频繁大剂量或长时间使用四环素类药物(土霉素、金霉素、四环素、盐酸多西环素、米诺环素、强力霉素和美他环素)时,在抑制细菌蛋白合成的同时,也干扰了机体载脂蛋白(VLDL)的合成,影响了肝内脂肪的运输,造成大量的脂肪堆积在肝脏内形成脂肪肝。

上述问题的处理,一是减少此类药物的使用;二是注意用药后的保肝。如添加使用葡萄糖等。

来源:鸡场配方师,作者:赵君和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分享】依据代谢机理解析蛋鸡脂肪肝的发生和防控要点(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