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孩儿 发表于 2007-7-18 13:45:24

蛋白原料

养殖业一般常用的蛋白原料:豆 粕 棉 粕 菜 粕 鱼 粉 花生粕 大 豆等六种。
一。豆粕
1.豆粕概述
饼粕是我国畜牧生产中主要的植物性蛋质饲料。通常将大豆用压榨法取油后的副产品称为豆饼饼,而将用浸提法或预榨浸提法取油后的副产品称为豆粕。豆饼(粕)是所有饼(粕)中最优良的蛋白质饲料。豆饼粗蛋白质含量为 39%-43% ,浸提或去皮的豆粕的粗蛋白含量大于 45% 。
2.豆饼(粕)的营养特点

1). 豆饼的代谢能较高,对于反刍动物为 12.3 兆焦 / 千克。

2). 粗蛋白含量高,必需氨基酸的组成比例相当好,尤其是赖氨酸含量高达 2.5%-2.8% ,是饼粕类饲料中含量最高者,是棉籽饼、菜籽饼等的 1 倍。豆饼(粕)的赖氨酸与精氨酸之间的比例也较为恰当, 约为 100 : 130 。大饼(粕)中异亮氨酸含量高达 2.39% , 也是饼(粕)饲料中最多者。而且色氨酸 1.85% )和苏氨酸( 1.81% )的含量也特别高。豆饼(粕)的缺点是蛋氨酸含量不足,低于菜籽饼(粕)和葵花仁饼,略高于棉籽饼(粕)和花生饼(粕)。

3). 豆饼(粕)中存在有抗胰蛋白酶、尿素酶、血球凝集素、皂角甙、甲状腺肿诱发因子、抗凝固因子等,对反刍动物影响较大的是抗胰蛋白酶和尿素酶。但这些有害物质大都不耐热,在适宜水分下经加热即可分解,有害作用即可消除。加热过度,会降低赖氨酸和精氨酸的活性,同时也会使胱氨酸遭到破坏。如果加热不足,就要影响营养作用。 4. 大豆饼(粕)中胡萝卜素和维生素 D 含量较低。
3.不同加热条件下豆粕的营养价值与化学性质

不同加热条件下豆粕的营养价值与化学性质见下表:

豆粕 蛋白质相对效率( % ) 抗胰蛋白酶活性(阻害)( % ) 尿素酶活性( PH 增值) 可溶性蛋白质( % ) 维生素 B1 (毫克 / 克) 正确加热 100 33 0.2 14.2 2.02 加热过度 91 15 0.05 5.1 0.29 加热不足 78 57 1.70 41.6 5.45 末加热 40 57 1.90 76.2 9.13 生黄豆 33 57 1.75 76.4 9.67
4.

豆粕的属性

  1?物理性质
  颜色:浅黄色至浅褐色,颜色过深表示加热过度,太浅则表示加热不足。整批豆粕色泽应基本一致。
  味道:具有烤大豆香味,没有酸败、霉败、焦化等异味,也没有生豆腥味。
  质地:均匀流动性好,呈不规则碎片状、粉状或粒状,不含过量杂质。
  比重:0.515—0.65Kg/l
  2?化学成分
  豆粕中含蛋白质43%左右,赖氨酸2.5%~3.0%,色氨酸0.6%~0.7%,蛋氨酸0.5%~0.7%,胱氨酸0.5%~0.8%;胡萝卜素较少,仅0.2~0.4mg/Kg,流胺素、核黄素各3~6mg/Kg,烟酸15~30mg/Kg,胆碱2200~2800mg/Kg。豆粕中较缺乏蛋氨酸,粗纤维主要来自豆皮,无氮浸出物主要是二糖、三糖、四糖,淀粉含量低,矿物质含量低,钙少磷多,维生素A、B、B2较少。表2反映的是豆粕与其他各种油粕的组成比较。
  下面就各指标做详细说明:
  1?蛋白质指标:该指标是饲料业中最为看重的指标,业内人士普遍认为,蛋白质越高,饲料质量就越好。从上表中可以看到,带皮及去皮豆粕在该指标中排名第3、1位,去皮豆粕更以48.5%的高蛋白含量使饲料中其它添加剂的投入大为减少,提高了牲畜的出肉率。  2?纤维指标:该指标对牛这类反刍动物的营养合成能够起到一定作用,但对其他非反刍动物类动物的营养合成几乎没有任何价值。带皮及去皮豆粕的以太纤维及粗纤维含量分居倒数第1、4位,4、1位。
  3?能量指标:该指标反映了单位饲料能提供给牲畜的能量,换句话说,就是如何以尽可能少的饲料达到相同的喂养效果。从上表中可以得到,带皮及去皮豆粕分居第3、1位。
  在这里,根据每项指标对饲养牲畜产生的不同作用确定得分(表1扩弧内数据),进行汇总后得到如下结果:带皮豆粕:33,去皮豆粕:37分,加拿大菜籽粕:16分,棉籽粕:20分,亚麻籽粕:18分,花生粕:29分,菜籽粕11分, 红花籽粕:20分,芝麻籽粕26分,葵花籽粕:14分。
  综合以上数项指标,去皮豆粕和带皮豆粕的总得分居于十种粕类的第1、2位。
  4?氨基酸:豆粕中还富含多种氨基酸,能够充分满足不同牲畜和家禽对不同营养的需要。从氨基酸组成和消化率角度来看,豆粕是最优秀的植物性蛋白原料。表3是不同粕类品种的氨基酸实验比较数据:
  经过算术平均法得到的总价值结果表明,带皮豆粕和去皮豆粕分别为2.4和2.7,在诸多品种中居于第一、二位。
  5?豆粕中还含有一组碳水化合物——低聚糖,尽管由于缺乏分裂成可吸收糖的必备物质——α-半乳糖苷,使低聚糖不能直接为牲畜吸收,但是它的存在却可以加速牲畜新陈代谢水平。此外,豆粕还可提供牲畜必须的维生素。
  6?尽管豆粕中也含有血细胞凝集素、皂不素等不利于营养吸收的成份,但是这些不利因素会因为高温、高湿的生产过程而被限制在有限的范围内。

5.豆粕的鉴别方法

(1)水浸法:取需检验的豆粕(饼)25g,放入盛有250ml水的玻璃杯中浸泡2~3h,然后用木棒轻轻搅动可看出豆粕(碎饼)与泥沙分层,上层为饼粕,下层为泥沙。(2)碘酒鉴别法:取少许豆粕(饼)放在干净的瓷盘中,铺薄铺平,在其上面滴几滴碘酒,过1min,其中若有物质变为蓝黑色,说明掺有玉米、麸皮、稻壳等。(3)生熟豆粕检查法:常用熟豆粕做原料,因生豆粕含有抗胰蛋白酶、皂角素等物质,影响畜禽适口性及消化率。方法是取尿素0.1g置于250ml三角瓶中,加入被测豆粕粉0.1g,加蒸馏水至100ml,加塞于45度水中温热1h,取红色石蕊试纸一条浸入此溶液中,如石蕊试纸变蓝色,表示豆粕是生的,如试纸不变色,则豆粕是熟的。

冷孩儿 发表于 2007-7-18 13:47:34

二。棉粕
棉粕系棉籽去油后的一种加工副产品,约占我国年产各种饼粕总量的 30% 左右。

    棉粕中的有毒物质种类、含量及中毒机制

    1. 棉酚与游离棉酚。 棉酚属于一处多酚色素,含量约占棉粕干物质量的 0.03%-2.0% ,并以结合、游离两种状态存在。通常将棉酚和氨基酸或其他物质的结合称结合棉酚,把具有活性羟基和活性醛基的棉酚称做游离棉粉。结合棉酚无毒,游离棉酚对动物可产生毒害作用。猪游离棉酚中毒表现为贫血、不育或流产、呼吸困难,应限量使用。乳猪、断奶仔猪及种猪不宜使用。当肥育猪用量在 10% 以下时,虽然没有明显的临床表现,但宰后能见病理损害,肉质下降,肝肾等内脏无商品价值,所以即使肥育猪饲粮中棉粕量也不能超过 5% 。

    2. 环丙烯脂肪酸( CPFA )。存在于棉籽油中。当棉粕含残油 4%-7% 时,环丙烯类脂肪酸约为 250-500mg/kg ;而含残油 1% 的棉籽粕中,环丙烯类脂肪酸含量仅在 70mg/kg 以下。该脂肪酸除可改变鸡蛋卵黄膜的通透性,使蛋黄 PH 值不断升高,蛋白 PH 下降,导致因蛋黄铁向蛋白转移,蛋白变红,质变现象更加明显外,还可以降低母鸡的繁殖力和产蛋性能。

    3. 植酸和单宁。我国棉粕的植酸含量平均为 1.66% ,单宁含量为 0.3% 。植酸有碍于动物对饲料中钙、磷、铁、锰、锌等矿物元素的利用;单宁则主要降低蛋白质的消化率和利用率。
三。菜粕
1. 菜粕的概述

    ( 1 )硫葡萄糖甙( GS ): GS 是介子甙、芥子酸和葡萄糖甙的总称,一般以钾盐的形式存在于菜粕中。 GS 本身无毒,但因榨油时,可在自身所含的内源酶-芥子酶的作用下,水解成甙朊和葡萄糖。甙朊极不稳定,可迅速降解,产生 噁 唑烷硫酮( OZT )、硫氰酸盐( SCN )、异硫氰酸盐( ITC )和氢氰腈( RCN )等有毒物质。研究表明: OZT 能阻碍动物甲状腺素合成,导致单胃动物甲状腺肿大,抑制幼猪生长,甚至损害仔猪肝脏、肾脏而致死。 SCN 能抑制碘的转换,影响细胞内腆的有机组合,除造成动物甲状腺肿大外,还可使动物对细菌和其他抗原的免疫应答受到严重损害。 ITC 具辛辣味,除严重影响粕适口性外,高浓度的 ITC 还对动物皮肤及消化器官粘膜起破坏作用。 RCN 属一种毒性比 OZT 大 8 倍的、反应活泼的毒物,可使动物肝肾肿大,禽肝出血或坏死。

    ( 2 )芥子碱( Sinapine ):芥子碱是芥子酸与胆碱作用生成的一种化合物,粕中含量约 1% 左右,味苦。除可降低饲料适口性外,尚可分解成胆碱,并在肠道细菌酶系统作用下生成三甲胺,使褐壳鸡蛋具鱼腥味,从而降低鸡蛋品质。

    ( 3 )植酸( phytic acid ):经过 103 个菜粕进行样品分析,植酸平均含量约 1.98% ,其危害主要是影响钙、磷、镁、锌等矿物质元素的吸收利用。

    ( 4 )单宁( tannins ):单宁系指酚类化合物与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及其他聚合物构成的一种复合物,菜粕中含量约 0.5% 。单宁除可与消化酶结合降低酶的活性和饲料养分消化率外,尚可损伤小肠黏膜,干扰矿物质元素的生物有效性,使矿物元素的利用率下降。

2. 菜籽粕在畜禽日粮中的适宜用量

    加拿大双低菜粕推荐使用量:鸡:15%;产蛋鸡:2.5-7.5%;育肥猪:10%;断乳猪及种猪:3%-5%;牛: 10% 。

    我国推荐的安全使用量:种猪:3%-5%,不超过8%;仔猪:5%-8%,不超过10%,否则降低采食量; 60公斤以前育肥猪:10%-12%; 60-90公斤育肥猪:10%-15%;雏鸡:4%-5%;育成鸡:7%-8%;产蛋鸡:5%-8%,有人建议 2.5%-5% 或 4% 以下,以防蛋重减轻、产蛋率及孵化率下降;肉仔鸡后期: 5% 。

3. 利用菜粕时应注意的问题

    ( 1 )菜粕利用时应注意芥子酸的影响;

    ( 2 )菜粕可利用能值不固定;

    ( 3 )长期过量饲喂(用量达 12% )饲喂菜粕的家禽易发生甲状腺肿大、蛋变小、破壳增多,种蛋孵化率下降,雏鸡死亡率提高和肝出血等症状;

    ( 4 )洛岛红系杂种蛋鸡日粮中菜粕用量应小于 3% ,否则所产鸡蛋具鱼腥味;

    ( 5 )菜粕对牛适口性差并可引发牛患轻微甲状腺肿大症。

冷孩儿 发表于 2007-7-18 17:13:32

四。鱼粉
1.鱼粉的概况

 鱼粉的营养成分受鱼种、加工方法和贮藏条件等多种因素影响,差异较大。如以鳕鱼等白体鱼为原料制得的白鱼粉,蛋白含量高,脂肪含量低,易贮藏;而以沙丁鱼等有色鱼为原料制得的红鱼粉,脂肪含量高,品质不稳定,易发生质变。正常温度下加工的鱼粉蛋白质消化率可达 93%-95% ,而加热过度的鱼粉蛋白质消化率仅 60% 左右。
2.订购鱼粉应注意的问题

    据国家饲料监测所 1992 年的抽查报告,国产鱼粉 100% 有掺假现象,甚至进口鱼粉,也有 70% 掺假现象。销售时多以“价格优惠”、“送货上门”、“看样订货”及回扣等手段迎合人们心理,而大宗发货时,却以假充真,面目全非。鱼粉中一般常掺入肉粉、动物内脏粉、膨化生羽毛粉、水解羽毛粉、水解皮革粉、蛋白精、铵盐、尿素、双缩脲、氯化物、钙质等。

3.利用鱼粉应注意的问题

    无论进口或国产鱼粉,基本上随着贮藏期的延长,胃蛋白酶消化率呈现下降趋势。加工温度过高、加热时间过长或运输、贮藏过程中发生发热、自燃,都会使鱼粉中的组胺与赖氨酸结合,产生肌胃糜烂素。用这种鱼粉喂鸡,常因胃酸分泌过度而使鸡嗉囊肿大,鸡胃糜烂、溃疡、穿孔,最后吐血而死。

4.鱼粉的营养特性

 1).鱼粉是一种设计全价配合饲料时的高档蛋白质补充料,但其营养成分因原料质量不同,变异较大,规格也很多。在美国一般按粗蛋白质含量分别为55%-60%、60%-65%、65%以上3个档次。一般含赖氨酸4%-6%、含硫氨基酸2%-3%、色氨酸06%-038%;含铁、钙、锌、磷、硒较高,但锰、铜较低,钠、氯含量过高者系掺盐鱼粉。

 2.)鱼浸膏鱼浸膏中含水分约为50%,粗蛋白质30%,赖氨酸1.5%,含硫氨酸、色氨酸含量等均低于鱼粉,含铁、硒较高。真空干燥法或蒸汽干澡法制成的鱼粉,其蛋白质效率比用烘烤法制成的鱼粉约高10%。鱼粉中一般含有6%-12%的脂类,其中不饲和脂肪酸含量较高,极易被氧化产生异臭,用于喂鸡,用量过高会影响鸡蛋品质。

 有些国产鱼粉由于原料品种、加工工艺不规范,各地所产鱼粉产品质量参差不齐。20世纪80年代中期,在中国主要产区7省市50个合格产品的调研分析,88%干物质中含粗蛋白质48.5%±5.3%、粗脂肪9.7%±4.8%,粗灰分23.3%±6.9%,与国外同类产品相比,粗蛋白质含量相近,但粗脂肪与粗灰分含量偏高。

 进口鱼粉因生产国的工艺及原料而异,质量较好的是秘鲁鱼粉及白鱼鱼粉,粗蛋白质含量可达60%以上。含硫氨基酸约比国产鱼粉高1倍,赖氨酸也明显高于国产鱼粉。

 在鲱鱼、西鲱鱼及鲤科鱼类中,含有破坏硫胺素的酶,特别是鱼粉开始腐烂时,会释放出硫胺素酶,大量摄人生鱼会引塌硫胺素缺乏症。因此,在利用劣质鱼粉或加热不充分的鱼粉时应考虑硫胺素的添加量,在加工鱼粉时直接添加二丁羟甲苯或乙氧喹等抗氧化剂,对提高其能量利用率有明显效果。此外,鱼粉中还含有约0.3mg/kg的活性极高的肌胃糜烂素,可引起肌胃出血,使鸡发生“黑色呕吐病”。有些假鱼粉,原料欠规范,引起这种疾病的可能性较大,慎用。

    总起说来,鱼粉的营养特性:(1)蛋白质含量高,氨基酸组成全而平衡,其中尤其是各主要氨基酸含量在组成上与猪、鸡体组织氨基酸组成基本一致。 (2)钙、磷含量高,比例平衡,利用率高。 (3)富含植物蛋白不含的维生素 B12 和末知生长因子。 (4)微量元素碘、硒含量高,尚含少量有助长作用的砷。

5.检测鱼粉品质的物理方法

    (1)感官检查法,即用眼看、鼻嗅、手触、嘴尝。根据鱼粉成分的形状、结构、颜色、质地、光泽度、透明度、颗粒度等特征来检查。优质鱼粉一般为颗粒大小均匀一致、稍显油腻的粉状物,可见到大量疏松呈粉末的鱼肌纤维及少量的骨刺、鱼鳞、鱼眼等物;颜色均匀,呈浅黄、黄棕或黄褐色;手握有疏松感,不结块,不发粘,不成团;有浓郁的烤鱼味,嗅之有腥味,嘴尝新鲜且具备鱼香味或干鱼片味,味淡无砂。掺假或劣质鱼粉色泽暗淡且可见大小、形状、颜色不一致的杂质,易结成小团块,手捏即成团,发粘,常散发出异味,嘴尝特别咸苦,砂分高的鱼粉打牙。鱼粉色泽随鱼种而异,墨罕敦鱼粉呈淡黄色或浅黄色,沙丁鱼粉呈红褐色,白鱼粉为淡黄色或灰白色。加热过度或脂肪高者,颜色加深。如果鱼粉色深偏黑红,外观失去光泽,闻之有焦糊味,为储藏不当引起自燃的烧焦鱼粉。如果鱼粉表面深褐色,有油臭味,是脂肪氧化的结果。如果鱼粉有氨臭味,可能是储藏中脂肪的变性。如果颜色灰白或灰黄,腥味较浓,光泽不强,纤维状物较多,粗看似灰渣,易结块,粉状颗粒较细且多呈小团,触摸易粉碎,不见或少见鱼肌纤维,则为产假鱼粉,需要进一步检验。(2)水浸法。取少量鱼粉放入洁净的玻璃杯中,假加入10倍体积的水,充分摇均后静置。观察水面漂浮物和水底沉淀物,杯底有沙粒或其他杂质,或有棉饼、羽毛粉、麸皮等浮到水面即为掺假鱼粉。(3)气味测试法。根据样品燃烧时产生的气味判别是否掺入植物性物质。真品燃烧时是毛发燃烧的气味,如果出现谷物干炒的芳香味,说明掺入植物性物质。另外还可以根据气味辨别是否掺入尿素。只需取样品20g放入小烧杯中,加10g生大豆粉和适量水,加塞后加热15~20分钟,去掉塞子后如果能闻到氨气味,说明掺入尿素。(4)气泡鉴别法。取少量样品放入烧杯中,加入适量的稀盐酸或白醋,如果出现大量气泡并发出吱吱响声,说明掺有石粉、贝壳粉、蟹壳粉等物。

冷孩儿 发表于 2007-7-18 17:54:37



概况


    花生仁饼是以脱壳后的花生仁为原料,经取油后的副产品。花生(peanuts ground-nuts)豆科蝶形花亚科,花生(Arachis hypogaea L.)属一年生草本植物,又称落花生,长生果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将未脱壳的花生称为花生果(peanuts in shell),而将脱壳后的花生称为花生仁(peanut kernel),均按纯仁率分为5级,前者为71%~63%,后者为96%~88%。
http://www.goodhj.com.cn/qiu/in1/int1_5_3.gif


花生仁饼(粕)的营养特性

    花生仁饼和花生仁粕中的粗蛋白质含量分别约含45%和48%,高于豆饼中的含量约3~5个百分点。但从蛋白质的质量分析,则不如豆饼。如赖氨酸含量仅为豆饼的一半。除精氨酸的含量较高外,其他必需氨基酸的含量均低于豆饼。不带壳的花生饼中粗纤维的含量一般在4%~6%,但目前许多花生原料中均或多或少带壳。花生壳中含有将近60%的粗纤维,居粗饲料之首。已知饲料中的粗纤维含量与有效能值成强负相关。因此,测定花生饼中的粗纤维含量可作为监测花生壳掺人量的手段。用机榨法或用土法压榨的花生饼中一般含有4%~6%的粗脂肪,高者可达11%~12%。花生饼中的残留脂肪可供作能源,残脂容易被氧化,不利保存。而残脂量少的花生饼一般多经过高温、高压处理,其蛋白质多发生梅拉德反应,引起蛋白质变性,利用率降低。
http://www.goodhj.com.cn/qiu/in1/int1_5_2.gif


花生仁饼(粕)的加工储存


    花生脱壳取油的工艺可分浸提法、机械压榨法、预压浸提法及土法夯榨法四大类。土法夯榨及机械压榨取油后的副产品称为花生饼(peanut meal-expeller);经预压一有机溶剂浸提或直接有机溶剂浸提取油后的副产品称作花生粕(peanut meal-solvent)。一般出油率为35%(27%~43%),出饼率为65%。土法夯榨工艺落后,随着油脂工业技术的改革,这一工艺基本被淘汰。80年代以前花生多供取油,改革开放后,直接食用比重可增到30%以上。


花生仁饼(粕)的饲料质量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行业标准《饲料用花生饼》及《饲料用花生粕》中规定,以粗蛋白质、粗纤维、粗灰分为质量控制指标,按含量分为三级,以88%干物质为基础计算,各项指标必须全部符合相应等级的规定,低于三级者为等外晶。
http://www.goodhj.com.cn/qiu/in1/int1_5_4.gif

花生仁饼(粕)的饲料质量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行业标准《饲料用花生饼》及《饲料用花生粕》中规定,以粗蛋白质、粗纤维、粗灰分为质量控制指标,按含量分为三级,以88%干物质为基础计算,各项指标必须全部符合相应等级的规定,低于三级者为等外晶。
http://www.goodhj.com.cn/qiu/in1/int1_5_4.gif


花生粕营养特点及饲用价值


    1. 除维生素 A ,维生素 C ,维生素 D 外,其他维生素含量丰富。    2. 生花生中约含生大豆 1/5 量的抗胰蛋白酶。故加工不良的粕将严重影响蛋白质的利用率。
    3. 花生粕所含能值在雏鸡和成鸡间存在较大差异。加热不良的粕常会引起雏鸡胰脏肥大,但这种影响随着鸡龄增长而降低,故花生粕以饲喂成鸡为宜。用于育成鸡,一般可占日粮 6% ,产蛋鸡以日粮 9% 较妥。
    4. 花生粕对猪适口性好,但赖氨酸、蛋氨酸含量低利用价值远低于大豆饼(粕)
    5. 花生粕对草食动物的饲用价值和效果仅次于大豆饼(粕),但不宜作为惟一蛋白源。
    6. 花生粕 AF 含量应小于或等于 50ug/kg ;肉仔鸡生长鸡的配合料中 AF 应小于或等于 10ug/kg ;产蛋鸡、生长肥育猪配(混)料中 AF 应小于或 20ug/kg 。

冷孩儿 发表于 2007-7-18 17:57:53

大豆来源不同,全脂大豆的成分存在一定的差异,但差异不大。

    1. 大豆营养特点:

    (1)氨基酸组成较好,特别是赖氨酸含量较高,一般可达 2.3%-2.4% ,且赖、精氨酸比例平衡,唯蛋、胱氨酸含量较低,仅 0.5%-0.54% 和 0.36%-0.6% 。

    (2)全脂大豆中脂溶性维生素 E 含量较高, B 族维生素含量丰富。每千克大豆维生素 E 含量达 31-55mg ,该量不仅可满足家禽对维生素 E 的需要量,而且还可以保护全脂大豆脂肪不受酸败影响。水溶性维生素中,尤以叶酸、胆碱、生物素含量丰富。每千克大豆中含量分别高达 2400-3500mg 、 2000-2860mg 和 270-300mg 。

    (3)矿物质中硫的含量较高,为 2200-3000mg/kg 。由于硫可为氨硫基的供体,故可减少日粮蛋氨酸添加量,但钙低( 0.25% )磷高( 0.57%-0.60, 且 60% 属植酸磷)。

    (4)粗脂肪含量较高达 17.5%-18.45% ,品质优。除含 1.5%-2% 卵磷脂复合和胆碱外,尚含 9.5%-10.4% 亚油酸(占大豆油 50% )。该酸具有类似维生素的作用,是豆油优于其他动植油的最大特点。

    (5)能量高。大豆中油脂是产能的主要成分,但这些油脂只有释放出才能被单胃动物利用。 膨化、液压、破碎、压片、制粒等方法可使大豆细胞壁破裂,从而获得较高的能量效果。但动物不同,从热处理全脂大豆中获得的能值不同。

    (6)全脂大豆含多种有机酸、微量草酸钙和挥发性物质,因而具有特殊气味。

    2. 利用全脂大豆应注意的问题

    (1)加工方法影响全脂大豆的营养价值,其影响不仅表现在蛋白质(氨基酸)上,而且还表现在能量、无 N 浸出物等方面。

    (2)全脂大豆用量应视饲粮是否制粒而定,一般是制粒可高些,粉状利用可低些,但最高限量以 20% 为度。

    (3)生全脂大豆虽含丰富蛋白质,但也含若干抗营养因子。抗营养因子的种类与影响的机制主要是:① 蛋白酶抑制剂:蛋白酶抑制剂是大豆蛋白质中最重要的一类抗营养因子,包括抗胰蛋白酶与抗胰凝乳蛋白酶,但以前者更为重要。 ② 血球凝聚素:血球凝聚素是指能凝集红血细胞的植物蛋白。 ③ 皂甙:除胰蛋白酶凝乳白酶和胆碱酶等具抑制作用外,尚可溶解猪、鸡红细胞与固醇类,并与红细胞血浆膜形成复合物从而增强小肠粘膜的通透性。抑制了养分的主动运转,使正常情况下不易通过肠粘膜的有害成分摄入,影响动物健康。家禽对皂甙尤为敏感。 ④ 致甲状腺肿素:经过致甲状腺肿素的主要成分分析表明,致甲状腺肿素是由 2-3 个氨基酸组成的短肽,或由 1-2 年氨基酸与一个糖分子组成的糖肽。由于该肿素可迅速与碘结合,从而导致动物因缺碘而造成甲状腺肿大。加热虽无法使其活性钝化,但服用碘化物可减轻其阻害作用。 ⑤ 低聚糖:由于人和动物均缺乏相应的消化酶,故无法对其水解利用。加之该糖进入大肠后,又会在微生物的发酵作用下产气,引起动物消化不良与腹胀。近年来虽有报导说大豆中的低聚糖对肠道中微生物生存环境具调理作用,但调理作用与机制尚待进一步探讨。浸泡或发酵可降低其阻害作用。 ⑥ 植酸:大豆中 80% 磷以植酸状态存在。植酸除可降低钙、磷、铁、锌、锰、铜等矿物元素的生物利用率以外,还可与蛋白质结合降低蛋白的溶解性与生物功能;与 α- 淀粉酶,胰蛋白酶、胃蛋白酶等结合,降低这些酶的活性。加热或加入 EDTA 等螯合剂可消除其阻害作用。研究表明:日粮中加入植物酶,不仅可消除其阻害作用,而且可使磷从植酸中释放出来,减少无机磷的添加量.⑦ 致过敏因子:大豆中的球蛋白、 β 一伴球蛋白和抗胰蛋白酶均属动物过敏反应因子。与其他抗营养因子不同的是,该营养因子具有特异性,即只影响动物敏感个体或某一敏感时期,挤压膨化可使其钝化变性。不经处理常使早期断奶仔猪出现过敏反应。该反应主要发生在小肠中,并以产生抗体、肠部绒毛变短、隐窝深度增大为主要特征。受此影响的猪发育不良、饲料利用率下降。

dlh 发表于 2007-7-23 22:28:04

是否考虑非常规蛋白饲料原料,像。。。。。。。

phantom_yy 发表于 2007-9-25 19:29:40

蛆或者黄粉虫,蚯蚓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蛋白原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