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肾脏疾病的综合防治
春暖花开的季节,往往是肾脏疾病流行的时期。各种品种的鸡群均可发病;发病日龄不等,小则育雏两、三日龄,大则直到出栏;发病率高,死亡率达5%--50%,而且鸡群得了该病较难治愈,即使是治愈后,鸡群的长势也较差。该病是目前养禽业中损失很严重的一类疾病。发病情况:
鸡群中有个别打盹,但吃料、饮水、精神都很正常;有时伴随呼吸道症状;仔细观察羽毛干燥、无营养,鸡群有脱水现象。如:鸡脚、鸡腿发干、机体消瘦干瘪。多见拉白色粘稠样的粪便,或水样的粪便,近期发现粪便硬、变细。排粪时有惊叫的现象也是肾肿病的其中一个新症状。发病的前期死亡现象较少,一旦出现死亡说明鸡群发病已经很严重。
剖检病变:
肾脏肿大,呈暗红色,接着肾脏不同程度的坏死呈灰白色,最后出现有尿酸盐沉积(即花斑肾);有时会发现肠道变性发硬,内有肠粘膜脱落,如:"鱼肠子样"的粪便,这要与坏死性肠炎区别。个别的有整个肠道弥漫性的出血;法氏囊不同程度的肿大、充血,时而见有轻微出血或内有粘液;腺胃乳头水肿,个别的有出血现象。气管偶尔见有出血的病变特征。
发病的原因:
①湿度
肾脏疾病在气候干燥多发,所以在饲养管理的过程中要注意舍内的湿度。适宜的湿度不但能减少肾病的发生,而且有利于稳定舍内的温度,可减少呼吸道疾病的发生。
②机体水代谢紊乱
中医讲"肾主水"。意思就是:肾脏能将对机体有益的水液汽化到全身各处,同时将有害的水液排出体外。所以说在养殖过程中如:断水、水桶不够、饮水不足、用药过多(特别是毒副作用大的肠炎药)等都会引起机体的水代谢紊乱。
③肾过渡不良、肾脏保护不好
如:雏鸡的前三天是靠卵黄供给营养的,卵黄的营养主要是高能、低蛋白;而雏鸡饲料中的营养是高蛋白、低能的。若直接饲喂,肾脏的过渡不良就易出现肾脏疾病。同样机体代谢旺盛的时期也是肾脏疾病多发的时期如:高峰期蛋鸡、生长快速的肉鸡等。所以肾脏疾病多发生在雏鸡和生长较快的阶段及高峰期的蛋鸡。
治疗原则:加强饲养管理、标本兼治,定期用"保肝健肾"的药物如:可利通。
A、先泻后补的原则
肾病的治疗,首先,必须把体内的尿酸盐排出体外,在用些活血化淤的药去治疗。
B、控制继发感染(特别是肉鸡)
肾脏发病后机体的抵抗力差,很容易继发大肠杆菌,出现混合感染,大肠杆菌病加上肾脏的衰竭、药物在体内的吸收不良,机体的整体疾病较难控制,鸡群的死亡率很高。
C、缓解呼吸道症状
肾脏疾病往往会引起呼吸道症状,所以在治疗时要及时用缓解呼吸道症状的药,以免因呼吸困难窒息死亡。
D、病毒药的选择
注意:以上四个治疗原则顺序,治疗过程的重要性是以此而来的。
总结:
1、目前肾脏疾病的病因不明。临床实践证明,它是由多种病因(如:病毒、细菌、营养)混合引起的。凡得了肾肿病后,用单一药物不但不能治愈,反而是越治疗越严重,所以在治疗时要全面对症用药
2、由于肾脏是机体代谢器官之一,任何药物都通过肾脏的代谢排出体外。"是药三分毒",所以说在选药时应尽量选择对机体损伤小,且在肾脏血药浓度高的药物。
3、该病的疗程较长,一般为5-7天。因此在用药的过程中一定要有耐心,不要来回换药,这样不但治不好病,而且乱用药会增加肾脏的负担。
4、该病对养禽业的危害很严重,因此,在平时要加强饲养管理,注意调配营养,特别是维生素A、D钙、磷、蛋白质等。另外,在平时饲养过程中要定期用保肝健肾的药(如可利通等),建议每隔10天用一次为最好,这样能很好地减少该病的发生。 不错的 ! 有效果的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