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控的技巧
温控事关养殖成败,在目前还不能全自动控制的前提下,因为变量太多,总是很难精准拿捏,于是乎,不是冷就是热,鸡舒服的时间不够,生产成绩就不好。这一点也是未来需要下大功夫攻克的难题。一、看天施温:规模化养殖,是个艰苦细致的工作,把控准体感温度、做好通风管理至关重要。施温、调温、控温,首先要“尊重老天爷的意见”,随时看气象预报,参照外界的温度和湿度,抓住几个关键点和转换点,制定预案,精准操控,以不出现大的失误为原则。
二、看表施温:在规模化养殖中,尽管我们经常谈论体感温度和体感舒适度,实际上这种生物学上的概念还是需要数据来表现的,“看表施温”成为必然。成功的、有经验的、养殖一线的技术和管理人员,对于温控器特别敏感,他们会根据“屏显”结合鸡群表现判断温控效果、调整温控方案。
三、看鸡施温:看鸡施温听起来非常靠谱,做好了却十分困难,每个人对鸡舒适度判断标准不好统一,更有甚者,居然以张口比例来判断。既然是张口了,不论是啥比例,总是热了。热了,就影响采食、影响增重、影响饲料转化。多数养殖场生产指标不理想,与温控一贯偏高脱不了干系。
四、看粪施温:同样是规模化鸡场,有些场粪便长年稀薄,还找不出原因。他们总是在鸡苗、饲料、肠道健康上找原因、下功夫,结果呢?做了太多无用功,于事无补、于事无益。实际上很多不明原因的、长期的粪便稀薄,大都是温控高的缘故,吃的少,喝的多,鸡没办法,你没办法,我有办法,那就是不断下调温控参数。
从某种意义上来讲,要是温控不够精准,加强饲养管理就是一句空话。 虽然仪器已经很先进了,不过,这依然是个非常操心的事情。 牧鱼郎 发表于 2024-07-26 08:29
虽然仪器已经很先进了,不过,这依然是个非常操心的事情。
打个比方,仪器反应的是气象数字,鸡感受到的是气象数据。 醍醐灌顶,茅塞顿开,对于肉鸡养殖,此文理论和实践结合,含金量很高,希望多看到赵老师发表这样饲养管理方面的文章。 数据只是反应某个区域众多状况之一,养好鸡就要处理好各种数据之间的关系直至最佳状态。过程决定成败,每个人的认知不同结果必然不同,加强技术场长和饲养人员的培训很有必要。 赵老师总结很到位。技术来源于一线实践,不断总结,不断学习才能不断的提高饲养管理水平。
脱离一线的管理人员,只会纸上谈兵。 鸡祥如意1 发表于 2024-07-26 12:39
醍醐灌顶,茅塞顿开,对于肉鸡养殖,此文理论和实践结合,含金量很高,希望多看到赵老师发表这样饲养管理方面的文章。
http://app.jbzyw.com/public/emotion/face_076.pnghttp://app.jbzyw.com/public/emotion/face_076.pnghttp://app.jbzyw.com/public/emotion/face_076.png 碧血寒冰 发表于 2024-07-26 17:30
赵老师总结很到位。技术来源于一线实践,不断总结,不断学习才能不断的提高饲养管理水平。
脱离一线的管理人员,只会纸上谈兵。
http://app.jbzyw.com/public/emotion/face_076.pnghttp://app.jbzyw.com/public/emotion/face_076.pnghttp://app.jbzyw.com/public/emotion/face_076.png 网养肉鸭场指导 发表于 2024-07-26 15:56
数据只是反应某个区域众多状况之一,养好鸡就要处理好各种数据之间的关系直至最佳状态。过程决定成败,每个人的认知不同结果必然不同,加强技术场长和饲养人员的培训很有必要。
培训,不能间断。 写得非常实用,大家都参考一下吧。 学痴 发表于 2024-07-30 02:31
写得非常实用,大家都参考一下吧。
http://app.jbzyw.com/public/emotion/face_076.pnghttp://app.jbzyw.com/public/emotion/face_076.pnghttp://app.jbzyw.com/public/emotion/face_076.png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