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人担心的事,终于要来了(转载)
AI机器人正走进现代化养殖场“6排2层137笼,有一只弱鸡,失去产蛋能力,8排4层22笼和10排4层20笼分别有一只死鸡,请尽快排查确认。”5月9日上午9点,韩良均上班第一件事,就是向鸡舍管理人员报出出现异常的具体鸡笼位置。不到两个小时,养殖园43间2000平方米鸡舍新出现的弱鸡、死鸡全部处置完毕。
位于海安滨海新区的江苏天成科技集团,是华东地区规模最大的蛋鸡全产业链集团,1000亩养殖区内43栋鸡舍依次排布,共饲养海兰褐、京粉六号等蛋鸡300万羽,平均每天有270万只鸡蛋从这里运往全国。
300万羽蛋鸡,如何做到准确报出弱鸡、死鸡的位置?韩良均指向鸡舍一角,一个底盘装有四个轮子,高度两米左右,从上到下排布着若干摄像头的“铁皮箱子”正在充电座上充电。
“这是我的机器人‘同事’,它是我能不进鸡舍就得知蛋鸡情况的帮手。”韩良均解释,这个“铁皮箱子”,是他们企业自主研发的AI巡舍机器人,每天凌晨2点到4点,机器人通过程序设定开始鸡舍内的巡测,摄像头和内置红外探测仪收集数据后,由AI通过体温、瞳孔、鸡冠、羽毛状况判断鸡的生存情况,并标注死鸡和绝产弱鸡。
韩良均拿出手机打开天成科技集团禽蛋养殖数字平台应用程序,点击进入编号S#07的鸡舍,一张如同围棋盘的“鸡舍地图”展现眼前。每一个格子就代表一间养殖笼,其中几个鲜艳的红色格子就是机器人探测到异常蛋鸡的具体位置。韩良均点击一格红色格子,立马弹出一张蛋鸡的大头照,一旁标注“绝产鸡”字样。“鸡冠无色泽,羽毛杂乱,符合绝产鸡外形特征。”韩良均通过大头照,对蛋鸡身体状况进行二次判断,与AI得出相同结论。
已有近30年蛋鸡养殖经验,南通天成现代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常务副总李卫民告诉记者,养鸡巡舍,是养殖蛋鸡过程中最重要的环节。只有每日挑拣出老、弱、死鸡和绝产鸡,鸡舍整体养殖效率才有保障。他回忆,十年前巡舍一间蛋鸡养殖间,就能让两三个人从凌晨三四点一直忙到中午,稍大规模的养殖场,光是巡舍员就要将近50人。
“一间鸡舍12万羽蛋鸡,‘一个人’就能管!”如今养鸡巡舍,早已从劳动力密集的“苦差事”成为点击手机应用就能完成的“科技活”。
李卫民介绍,AI巡舍机器人除了帮助判断鸡的健康状况,还能同步收集鸡舍内温度、湿度、氨气量等数据,配合近年来陆续引入的环境监控调节、精准饲喂、疫病诊断预警等自动养殖功能,做到不进鸡舍门也能了解情况。目前,该养殖基地鸡舍内已全面使用AI巡舍机器人,对弱鸡、病鸡的判断正确率超95%。自数字养殖平台上线后,该企业蛋鸡产蛋率提升1.5%,存活率提升2%到3%,鸡蛋中沙门氏菌与大肠杆菌等多项检测达……
这应该不是令人担心的事吧http://app.jbzyw.com/public/emotion/face_wulian.png AI的出现,是要服务人类的,而人类接受服务需要花钱的。AI的出现又会减少人的工作岗位,导致大家没钱,降低消费能力。这是个螺旋下行的循环。就像直播带货,都要带一句我卖的东西全网最低。好产品会死掉,都去生产差产品,然后再降价,继续循环 张智慧 发表于 2024-05-13 10:44
AI的出现,是要服务人类的,而人类接受服务需要花钱的。AI的出现又会减少人的工作岗位,导致大家没钱,降低消费能力。这是个螺旋下行的循环。就像直播带货,都要带一句我卖的东西全网最低。好产品会死掉,都去生产差产品,然后再降价,继续循环
凡事有害就有利,要站在高处去看到底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就像中兽药一样,国家限抗到底对不对。中兽药真的能在同等代价下给出好的效果吗。一切都是辩证唯物的。AI也是如此,首先这是个趋势,但是离真正普及还需要很长的路需要走,在这期间有可能被淘汰的人就要努力求变或者提升自我。不改变的,等时候到了只能等死。这就是上学的意义。不是说高学历一定能有出息,只是多了一种选择而已,仅此http://app.jbzyw.com/public/emotion/face_chigua.png 中国的AⅠ还是比较实用的,
虽然美帝的元宇宙,平行很理想,高大尚,
但中国也一步步的追,且比较现实http://app.jbzyw.com/public/emotion/face_wulian.png 比如华为的智驾与特斯拉应该是可以抗一抗的。 一苇以航 发表于 2024-05-13 11:12
凡事有害就有力,要站在高处去看到底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就像中兽药一样,国家限抗到底对不对。中兽药真的能在同等代价下给出好的效果吗。一切都是辩证唯物的。AI也是如此,首先这是个趋势,但是离真正普及还需要很长的路需要走,在这期间有可能被淘汰的人就要努力求变或者提升自我。不改变的,等时候到了只能等死。这就是上学的意义。不是说高学历一定能有出息,只是多了一种选择而已,仅此
有道理 科技发展的一个结果是越来越节省人力 这是个好玩意,能节省大量的精力和人力。 注射油苗的自动化技术始终难以突破,谁能把这个问题解决了才是真的颠覆性的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