飘逸 发表于 2009-11-23 19:51:34

浅谈治未病与五运六气的关系

作者:任喜洁 孙奎南 作者单位:长春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院 130000
  【摘要】 “治未病”的思想首现于春秋战国时期的《黄帝内经》、《难经》,发展于秦汉时期的《伤寒论》、《金匮要略》,完善于明清尤其以叶天士为代表。有关于“治未病”的思想萌芽,如《周易·象传》说:“水火在上,既济。君子以思患而豫防之。”《管子·牧民》提出:“惟有道者,能避患于未形也,故祸不萌。”老子《道德经》则更明确地指出:“夫唯病病,是以不病。”中医“治未病”最著名的论断是《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提出的“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治未病”有思想出处,具体作法后世医家论述颇详(养生、饮食居处、情志调节等),但这些作法只是医生去说教患者,最终靠患者的自修,这是一种理想的境界,作者身为“治未病”科的医生,时时在考虑难道“治未病”就是靠所谓的养生、调情志等世人皆能为之方法作到的吗?中医讲“天地人三才”为一整体,“治未病”只是一种治疗疾病的思想,故仍在中医的整体观的园囿内,研究“天”“地”对人影响的理论就是五运六气,本文就想谈一下五运六气如何应用于治未病。
  【关键词】 治未病 五运六气
  “未病”包括无疾之身、疾病隐而未发、发而未传三层含义;“治未病”则对应三层含义:概括为未病先防,防微杜渐,既病防变。
  “治未病”是衡量医者水平的重要标志,早在《黄帝内经》中就将能否防患于未然作为检验医生水平的试金石,并将其作为区分医生等级的标志。如《素问·八正神明论》谓:“上工救其萌芽,必先见三部九候之气,尽调不败而救之,故曰上工。下工救其已成,救其已败。”《灵柩·逆顺》也说:“上工,刺其未生者也;其次,刺其未盛者也;其次,刺其已衰者也。”《淮南子》对此做了进一步说明:“良医者,常治无病之病,故无病;圣人者,常治无患之患,故无患也。”到了后世,唐代孙思邈,形象地描述到:“古之善为医者,……上医医未病之病,中医医欲病之病,下医医已病之病。”清代程国彭,在《医学心悟·医中百误歌》中也说:“见微知著,弥患于未萌,是为上工。”而《医宗金鉴》,则明确解释说:“上工,良医也;中工,常医也。”以上说明,自古以来,中医就把“治未病”当作一项高超的医疗保健行为,非高明的医生而不能为。那我们作为医生如何能作到这一点?根据作者目前的临床体会,认为五运六气是其捷径。
  五运六气是中国古代研究天时气候变化,以及天时气候变化对生物影响的一门学说。它是以自然气候变化以及生物体(包括人体)对这些变化所产生的相应反应为基础,把自然气候变化与人体生命现象、发病乃至预防、治疗、用药规律统一起来,从天体运动角度来探讨自然气候变化与人体的密切关系。这种自然与人相统一,气候变化与疾病相统一的理论,充分反映了中医学理论体系中“天人相应”的整体观思想。
  六淫是发病的重要因素之一,疾病的发生和流行与四时气候的变化密切相关。五运六气是用五行与三阴三阳来标记的,而五脏六腑亦用五行与三阴三阳来标记的,因此,运用运气理论在测知气候变化的同时,亦可以推测疾病的发生与流行,甚至精确到某一经某一腑的病变均可预知。从五运六气与“治未病”三层含义的关系分别看。
  1 五运六气与未病先防
  该点主要指健康人如何来依靠五运六气来预防疾病。此乃“治未病”的第一要义。从该方面讲就应该是防病之道,养生为要。养生首推《素问-上古天真论》其中有“夫上古圣人之教下也,皆谓之虚邪贼风,避之有时,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何来?”,“虚邪贼风”即六淫之邪。面对六淫之邪贵在“避”,而六淫之邪的消长规律常人怎知,这需要医生给通过五运六气的推到,指导人们预防疾病的发生。古人经过长时间的观察及其运气的推导,发现气候及疾病的变化规律为六十年为一个周期(恰一个甲子),在这各周期内每年的气候情况均可五运六气来推导,若当年是剧烈的气候变化,则可以提前指导人们“虚邪贼风,避之有时”。这是从避邪气的角度来谈的;而养生的另一面的是自修,即“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在这一方面应遵从道家思想,道家主张“道法自然”,“法自然”就是顺应自然之义。而自然又为何义?五运六气早已明了:每年从大寒节前后开始主运是:木运-火运-土运-金运-水运;主气是:厥阴风木-少阴君火-少阳相火-太阴湿土-阳明燥金-太阳寒水。故在初之运时应该调养肝气,二运时应注意调养心气,三运时注意调养脾气,四运时注意调养肺气,五运时注意调养肾气,具体方法可以按《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春三月,此谓发陈……逆之则伤肝,夏为寒变;夏三月,此谓蕃秀……逆之则伤心,秋为骇虐,奉收者少;秋三月,此谓容平……逆之则伤肺,冬为飧泄,奉藏者少;冬三月,此谓闭藏。……逆之则伤肾,春为痿厥,奉生者少。”;主运、主气的分布规律不仅配合五运生克规律,而且按照阴阳二气的从无到有到盛的规律分布,“道法自然”就是要我们顺从自然界阴阳二气这种变化来养生,从防病角度讲,可以按(《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这是调治的基本原则。对于正常体质的无病之人,应当在春夏,尤其夏天,注意防暑,食寒凉食物,达到全阴而阳不极;秋冬,尤其是严冬,注意防寒保暖,饮食注意多食温热之品,达到全阳而阴不穷,使阴阳协调和平,生化无穷。
  2 五运六气与防微杜渐
  “防微杜渐”即“欲病救萌”之意指疾病处于疾病隐而未发的阶段,此层含义需要界定一下:它是在西医的理化检查上无任何异常或者说未达到西医的诊断标准,然而患者有症状或不适感,可以通过中医的辩证方法可以诊治的疾病阶段。故可以将任何微小的症状及不适归结为五脏系,进而进行诊治。在古代,这主要针对疾病欲发之先兆而言,即《黄帝内经》所谓“上工救其萌芽”。在《内经》中,表述最详的是《素问·刺热篇》:“肝热病者,左颊先赤;心热病者,颜先赤;脾热病者,鼻先赤;肺热病者,右颊先赤;肾热病者,颐先赤。病虽未发,见赤色者刺之,名曰治未病。”而清代医家张志聪又指出:“故治未病者,见阴精有亏,乃阳脱之渐,预培养其阴焉。”而此时通过中医的辩证获得病情,结合当时的运气时令作到防微杜渐,例如某患眼部白睛发红,白睛在“五轮学说”中属肺(大肠),发红说明肺或大肠伏火,而患者只是眼部不适,此时西医是无法界定属于何种疾病,若此时恰是阳明燥金当令,则肺和大肠即发生病变出现咳嗽或大便失常的疾患。在古代医案中也不乏这样的案例,例如《续名医类案-卷十七-目》记载这样的一个案例“李民范目常赤,戊子年火运,君火司天,其年病目者,往往暴盲,火运灾烈故也。李是年目大发,张以瓜蒂散涌之,赤立消。不数日又大发,其病之来也,先以左目内眦赤发牵睛,状如铺麻,左之右次锐眦毗发赤左之右赤贯瞳子,再涌之,又退。凡五次,亦五次皆涌之。又刺其手中出血,及头上鼻中皆出血,上下中外皆夺,方能战退。然不敢观书及见日。张云:当侯秋凉再攻则愈。火方旺而在皮肤,虽攻其里无益也。秋凉则热渐入里,方可擒也。惟宜暗处闭目,以养其神水,暗与静属水,明与动属火。所以不宜见日也。盖李因初愈后,曾冒暑出门,故痛连发不愈如此。涌泄之后,不可常攻。使服鼠粘子以退翳。”该医案的患者开始只是常有目赤,而此时恰逢戊子年火运,君火司天,故病情加重,终至“左目内眦赤发牵睛,状如铺麻,左之右次锐眦毗发赤左之右赤贯瞳子”的结果,夏季患者的阳气弛张于外,故此时一味的攻内不仅不会痊愈疾病,反而寒中导致病情加重,相反到了秋凉时节阳气内敛,邪气遂入里,此时攻伐才为治病之机。故要知五运六气,就会在目赤之时不攻里,及时的表邪于外,即可以防止疾病加重。
  3 五运六气与既病防变
  所谓“既病防变”即“已病防传”,此乃“治未病”第三层意思,主要体现如叶天士所说“先安未受邪之地”的作用。早在《难经》中就有“所谓治未病者,见肝之病,则知肝当传之于脾,故先实其脾气无令得受肝之邪,故曰治未病焉”的说法,而最为人所熟知的是张仲景名言:“夫治未病者,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四季脾旺不受邪,即勿补之。”后世如徐大椿说:“善医者,知病势之盛而必传也,豫为之防,无使结聚,无使泛滥,无使并合,此上工治未病之说也。”诸家所论,皆殊途同。病欲“变”则必有“变”的因由,归结一下无非外邪和正气不足。而这种“变”是有规律可寻的--五行相生相克、邪之所凑其气必虚,医生的失治误治等。外邪,即六淫,则与五运六气之变直接相关。见肝之病,若遇太阴湿土当令之时,自然会使得肝病传脾更为容易,或者说肝病初,脾气并未受累,正常情况下并不会传变,但时令所致则增加传变的可能性,故此时医生若知运气学说,自然就可料在机先,阻截传变。此种类型的案例较多,故不赘述。作为医生若因为不懂五运六气,而失治误治,造成疾病的传变,这才是错中之大错。举例如《名医类案-卷四-痞满》“江汝浩治程秋山,夏末,因腹内有滞气,医用硝黄之类下之,遂成胀满之症。江诊其脉,右关举按弦缓而无力,余脉弦缓,按之大而无力:经曰:诸弦为饮,为劳,为怒。又曰:缓而无力为气虚,。又曰:大而无力为血虚。又曰:胀满者,浮大则吉。据脉论证,则知弦为木,缓为土,木来侵土,热胀无疑也。且此时太阴湿土主令,少阳相火加临,湿热太盛,疾渐加剧,急宜戒怒,却厚味,断妄想待至五气阳明燥金主令,客气燥金加临,疾渐减,可治。须大补脾土,兼滋肺金,更宜补中行湿。以薏苡仁三钱,白术、莲肉各二钱,人参、茯苓、山药各一钱,赤小豆一钱半。是夜能转动,次遭即视见脐。二服胀消大半。”从此医案可以看出,医生不谙熟五运六气,医人犹杀人。
  运气学说是古人给我们留下的珍贵的理论,掌握了运气学说才真正的中医的精髓,但时医多因其繁琐不易掌握而荒废之多,今人更是如此,在治疗疾病时只采用眼前的辩证为主,认为辩证是万能的,殊不知那只是冰山一角。通过本篇文章与同道之士共勉。
  【参考文献】
   苏颖 中医运气学
­.吉林:吉林科学出版社 2004: 98~99.

一颗尘埃 发表于 2009-11-23 20:02:30

有点太深奥,来点浅显易懂的

程彬1973 发表于 2009-11-23 20:13:21

引用第1楼yqlhz885于2009-11-23 20:02发表的:
有点太深奥,来点浅显易懂的

飘逸 发表于 2009-11-23 20:46:34

这篇文章是转专家的未作修改,其实主要说了三个意思,其一预防中的治未病,不同季节的六淫对机体的危害对预防,比如春季风多对机体能造成啥危害,而就应该放哪个方面的疾病发生;其二,在早期对疾病进行治疗,济钢有临床症状而用西医诊断不出来时的治疗工作,第三,已发病后估计会影响到那个脏器对其进行堵截,比如慢呼容易激发大肠杆菌病在治疗呼吸道病时必须搞好大肠杆菌病的预防工作。
其实该文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涛哥11 发表于 2009-11-23 21:07:29

收藏。 :victory::victory:

yangtse 发表于 2009-11-24 02:15:36

收藏了也还是看不懂啊,只能看懂楼主解释的三点要点啊

bian123 发表于 2009-11-24 07:36:43

比如慢呼容易激发大肠杆菌病在治疗呼吸道病时必须搞好大肠杆菌病的预防工作。

这样的解释一看就懂。

太阳系 发表于 2009-12-7 06:55:06

希望楼主多发这样的好贴。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浅谈治未病与五运六气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