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发表于 2011-5-21 12:03:24
引用第8楼佳琦,宝贝于2009-11-23 08:27发表的:
学习,学习,收藏了 http://bbs.jbzyw.com/images/back.gif
新港
发表于 2011-5-21 12:13:36
谢谢帮助
游客
发表于 2011-5-21 12:26:59
:P:P:P
游客
发表于 2011-5-21 14:57:14
马老师总结的不错想你休息
10hans
发表于 2011-5-21 18:33:59
普通的鸡病确实可以根据各种临床症状来判断,在没办法进行剖检的时候,这是个不错的办法。
只是,个人觉得,作为一兽医,关系着农户的财产,还是做得严谨一点好,能剖检的,一定要剖检。就算是剖检了,也需要从马老师说提到的个方面去综合,才能做得比较的客观。
本人是个初出茅庐的兽医,在广东新兴工作。在新兴这养鸡密度相对较大的地方,发现很多禽病都不按常理发病了。像去年的年底,传喉基本都是在40天大规模发病,而且死亡率极高,这明显跟教科书上的80天后比较多见的说法有点不同。只能说,环境在恶化,各类的禽病也在日新月异的变化,作为兽医,光靠那本本,也是不管用了。也不知道说得对不对,望多多指教。
weiminfuwu
发表于 2011-5-21 22:42:04
临床诊断,剖检是一项重要手段,而不用解剖断定鸡病这个论点一直没敢发上来交流,原因是怕招来非议,说长道短,在朋友们的鼓励下。技术交流不能怕拍砖,仔细想想也有道理,就是说对一样禽病,可能对此病疑惑的朋友有所帮助。也算好事一件,下面把多年来的临床心得解析一番,对错如否,敬请指证!
不解剖鸡进行诊断鸡病,必须从各方面细节问题着手,如:鸡只的日龄.饲料.免疫.用药.温度.采食.饮水.粪便.等情况进行了解掌握。从鸡只的整体疾病来讲不外乎.病毒病,细菌病.寄生虫病.饲料营养代谢病这几个方面。如何区分是病毒病.还是细菌病的简单方法是看病情传播速度快慢来断定,发病急,传播快一般是病毒病,反之则是细菌病。{除少数的病毒病例外}再说鸡只的腹泻分为三种,1.病毒性病引起的腹泻2.细菌与饲料原因引起的腹泻.3.寄生虫病引起的腹泻。
大纲分清后再从细讲分几个方面。
一.日龄阶段:
从1日龄到10日龄内通常易见的病沙门氏菌病外还有绿脓杆菌.法氏囊.衣原体.支原体。20日龄到40日龄易发法氏囊,球虫病,如果新城疫首免在3日龄做地,15日龄不做二免那么20日龄可得新城疫。传支的发病多见于40-70日龄,传喉的发病多见于80-130日龄。马立克.白血病.网状内皮病最早从60日龄出现到120日龄为发病高峰,禽流感H5N1,H9N2蛋鸡多见于开产后,{极少见60日龄后的鸡,但不排除}因脑脊髓炎减蛋多见于220日龄到400日龄,卵黄性大肠杆菌腹膜炎多见于开产后的蛋鸡。弧菌性肝炎多见于100-140日龄。逆时季节育雏的鸡鸡痘最早见于25日龄。由此可见,日龄阶段分析鸡病也很重要。
二.从声音来判断:
鸡的呼吸道病,不同的声音代表着不同的病症迹象,强咳,怪叫.甩头.可见于H9.传喉.衣原体病。呼噜声.打酣睡多见于新城疫和支原体病。拉风箱声,口哨声可见于传染性支气管病。
三.看体表及面冠:
体表发绀是缺水,大肠杆菌死亡的鸡皮肤呈紫红色,因球虫病.白血病.脂肪肝和被笼子吊死的鸡只皮肤呈白色。能使鸡冠萎缩的病是网状内皮和伤寒病,能使鸡只倒冠的病是绦虫病.小肠球虫病及饲料营养缺乏病。扭脖转圈观星状多见于新城疫。禽流感引起的神经症状颤抖.伸颈.斜脖不转圈。小肠球虫绦虫自体中毒的神经症状是头部上下颤抖。再看粪便颜色的变化,稀绿黄多见于新城疫,槐米黄硬粪多见于衣原体,血红色粪便一般是出血性肠炎和球虫,草绿色硬便多见于大肠杆菌病。白粉子水粪便一般是法氏囊,白油状粪便见于沙门氏菌病,黑色粪便一般小肠炎症所致。
四.精神状态来判断
禽流感.新城疫.法氏囊等病虽说都属于病毒病。从鸡只的精神装态在发病期呈现的不一样,强毒流感除肿头肿脸,鸡头一般不往翅膀里藏。新城疫鸡头扭脖爱往翅膀里掖,法氏囊昏睡发烧嘴拄地。网状内皮站里爱闭眼,马立克瘸腿塌翅吊斜眼,衣原体.传喉泪汪汪的眼。支原体瞪着金鱼眼,眼型鸡痘很容易双眼瞎。大肠杆菌身披蓑衣毛。
五.免疫用药找原因
不正确的免疫也能引起鸡只的发病,例如做传喉疫苗,时间很重要,因为传喉疫苗起效快,做过苗的鸡只很快排毒,一栋鸡舍的鸡必须在同一天内做完,否则定会引起呼吸道病。问诊是临床的重要手段,了解养户给鸡的用药情况,分清药物的作用机理,同样兽药瓶的说明都写着治疗所有呼吸道病,真 正在使用上不见其效。解表药治不了下呼吸道病,药物的剂量在治疗中都起着一定作用。
总结:禽病诊断的技术修为非一日之功,它是一门综合性的学问。不剖检断定疑难鸡病是很难做到地{个人认为,不代表高手},普通的禽病只要掌握以上所述不剖检基本可以做到。孤陋寡闻的见解,殆笑大方!
panjie4182
发表于 2013-1-17 15:42:11
先收藏了,慢慢学习。
我是学者
发表于 2013-1-17 16:46:29
您的帖子对我很有帮助!
licheng18283
发表于 2019-3-15 19:57:32
谢谢马老师的经验奉献!
阿亮农场
发表于 2019-3-20 08:50:01
谢谢老师的分享,学习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