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禽饮水给药“六防”
家禽用药方法很多,其中饮水给药(将药物溶于饮水中,让家禽自由饮用)的方法省工、省力、省时,防病和治病的效果也十分显著,尤其适用于大群投药和不再吃食但可以饮水的病禽。为确保饮水给药的安全与高效,避免出现药物无效或药物中毒现象的发生,通常饮水给家禽用药要做到“六防”。一、防用酸碱度高和含金属离子的水稀释药物
饮水的酸碱度及硬度(金属离子的含量)对药物有较大的影响,多数抗生素在偏酸或偏碱的水中稳定性较差,金属离子也可络合而影响药物疗效。
为避免因水质不合要求而影响药效,若使用的是用氯消毒的自来水,应先用容器装好在日光下放置1天~2天,让余氯彻底挥发掉。若用井水或河水最好煮沸,冷却后去掉底部沉淀物再用。
二、防某些药物用热水稀释
水温对药物的效果有很大的影响,有许多药物不能用热水稀释。例如:防疫接种用的疫苗不要用热水稀释,因为疫苗是微生物,喜冷怕热,受热会破坏它们的活性,使其失效;维生素类,特别是水溶性维生素C、维生素B族,热水会破坏维生素的结构,影响效力;抗生素类,如青霉素、庆大霉素等用热水稀释后会使它们的结构受到破坏,影响其抗菌效果;益生素类,用热水搅拌,会杀死有益菌,从而降低药效;中药类,有些中成药不能加热,如神曲、麦芽、红糖、冰片等,如果加热会影响药效。
三、防非水溶性药物
采用饮水给药注意药物特性和溶解度,药品有水溶性和脂溶性两种,饮水给药要注意药物必须是水溶性的,要能溶于水,最好易溶于水。否则,效果较差。
四、防药物用量不准确
为保证绝大部分家禽在一定时间内饮到足量的药物水,同时避免剩水过多、药物剂量不够、饮水不够、饮水不均,要做到四点:
1、是饮水时应使药物充分溶解;
2、是根据家禽个体饮水量来计算总药液量,饮水量与家禽的日龄、种类、禽群大小、饲养方法、饮料、季节及气候等因素密切相关,冬季饮水量一般要减少,夏季要增加;
3、是药物浓度符合说明书要求,要计算禽群所需的用药量,并严格按照比例配制符合浓度的药液;
4、是控制饮水量,用药期的饮水量是全天饮水量的1/4即可。
五、防不看药物在水中保持药效时间的长短
有些药物在水中性质稳定、不易破坏,如磺胺类药物、氟喹诺酮类药物,这些在水中不易破坏的药物,其药液可让家禽全天自由饮用;有些药物在水中时间过长易破坏,如强力霉素、氨苄青霉素等,这些在水中容易破坏的药物,应在短时间内饮完,从而保证药效。因此,稀释药物后,要根据药物在水中保持药效时间的长短,确定饮水时间。否则,无法达到防治效果。
六、防药物腐蚀供水设备
大多数家禽用的药物,具有一定的腐蚀性,饮水给药容易造成供水设备的损害。因此,家禽饮水给药使用具有腐蚀性的药物后,例如硫酸铜、红霉素、复合维生素等,应及时用清水清洗设备,防止因药物而使设备受到腐蚀。
本文转载自中国兽医报 学习了 :victory::victory: 我觉得上一个净水器把水质净化一下再用,还是物有所值的 谢谢楼主辛苦了,学习了。 :victory: 楼主,学习了!谢谢了! 写的很不错学习了呵呵 啥时候换个马甲,很漂亮,
回 7楼(问心无愧) 的帖子
呵呵,换了有一段时间了Re:回 7楼(问心无愧) 的帖子
引用第9楼qhh.306于2009-11-07 22:05发表的 回 7楼(问心无愧) 的帖子 :呵呵,换了有一段时间了
换的好,漂亮!可是不要换夫人哟
本篇文章不错。 谢谢楼主提供,学习了 饮水给药即把药物溶于饮水中饲喂,是禽用药物的最适宜、最方便的途径,这一方法适用于短期投药和紧急治疗投药,特别有利于发病后采食量下降的禽群。
注意药物特性和饮水要求饮水给药要注意药物必须是水溶性的,要能溶于水。同时,饮用水要清洁,若是用氯消毒的自来水,应先用容器装好露天放置1天~2天,让余氯挥发掉,以免药物效果受到影响。
注意调药均匀,按量给水调配药液时,药物要充分溶解并搅拌均匀。保证绝大部分禽只在一定时间内喝到一定量的药物水,一般药水以在1小时内饮完为好,防止剩水过多,造成吸入禽体内的药物剂量不够,或加水不够,饮水不够,饮水不均。调药时要认真计算不同日龄及禽群大小的供水量,并掌握饮水中的药物浓度,浓度通常以百分比表示。
注意饮水前停水,确保药效为保证禽只饮入适量的药物,用药前要让整个禽群停止饮水一段时间(具体时间视气温而定),一般寒冷季节停水4小时左右,气温较高季节停水2小时~3小时。经过一定时间的停水,然后添加对症的带药饮水,不仅能让禽只在一定时间内充分喝到药水,而且治疗效果十分理想。
拌料给药
在现代集约化养禽中,拌料给药是常用的一种给药途径。这种方法是将药物均匀地拌入料中,让禽只采食时,同时吃进药物。拌料给药简便易行,节省人力,减少应激,效果可靠,主要适用于预防性用药,尤其适用于几天、几周、甚至几个月的长期性投药。
拌料给药的药物拌料给药的药物一般是难溶于水或不溶于水的药物。此外,如一般的抗球虫药及抗组织滴虫药,只有在一定时间内连续使用才有效,因此多采用拌料给药。抗生素用于控制某些传染病时,也可混于饲料中给药。
准确掌握混料浓度进行混料给药时应按照拌料给药浓度,准确、认真计算所用药物的剂量。若按禽只体重给药,应严格按照禽只体重,计算总体重,再按照要求把药物拌进料内。药物的用量要准确称量,切不可估计大约,以免造成药量过小起不到作用,或过大引起中毒等不良反应。混于饲料中的药物浓度以百万分之(ppm)表示,例如百万分之125(125ppm),等于每吨饲料加入125克药物,或每千克饲料加入药物125毫克。
确保用药混合均匀为了使所有禽只都能吃到大致相等的药物,必须把药物和饲料混合均匀。拌药时坚持做到:从小堆到大堆,反复多次搅拌,避免个别禽只中毒的发生。加入饲料中的药量越小,越要先用少量饲料混匀,因为直接将药加入大批饲料中是很难混匀的。尤其对于容易引起药物中毒或副作用大的药物,如磺胺类、呋喃类药物尤其要混合均匀,切忌把全部药量一次加入到所需饲料中简单混合,造成部分禽只药物中毒和部分禽吃不到药,达不到防治目的。开料时要保证有充足的料位,让所有禽只能同时采食,从而使每只禽都吃到合适的药量。
用药后密切注意有无不良反应有些药物混入饲料后,可与饲料中的某些成分发生拮抗反应,这时应密切注意不良作用。如饲料中长期混合磺胺类药物,就易引起维生素B和K的缺乏,这时应适当补充这些维生素。另外还要注意中毒等反应,发现问题及时加以补救。
长期临床应用实践表明:饮水给药和拌料给药两种途径各有所长,但以饮水方法最佳,因为禽群发病时往往出现采食量下降,甚至不采食,而饮水量增加的现象,这时采用饮水给药,一举两得,既保证了病禽对水的需求,又达到了用药治病的目的。而拌料给药病禽的实际食入剂量一般较难达到预期要求,常常造成最佳治疗时机的延误。 学习了!谢谢 :victory::P:P:victory: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