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月国鸡出栏超23亿只!年底前或出现反弹性行情?
11月2日,第17届国际油脂油料大会暨农畜产业(衍生品)大会在大连召开。会上,中国畜牧业协会副秘书长宫桂芬做《我国家禽养殖业现状及趋势》主题报告,详细讲解了白羽肉鸡、黄羽肉鸡(以下称“国鸡”)、蛋鸡、肉鸭等主要家禽品种的种禽、商品代养殖规模变化情况。为助力国鸡行业健康有序发展,新禽况归纳整理了宫桂芬老师分享中关于国鸡产业养殖规模变化部分内容,以供大家参考。
中国畜牧业协会副秘书长宫桂芬
快速、慢速型国鸡祖代“此消彼长”父母代存栏重回2018年水平
数据显示,2023年1-8月,全国在产祖代黄羽肉种鸡平均存栏量150.95万套,同比小幅增0.64%。种源变化不大,总量稳定及充足。
宫桂芬表示,相比于进口的白羽肉鸡,国鸡按照细分品种的生长速度,主要分为快速型(65天以内出栏)、中速型(65-95天以内出栏)、慢速型(95天以上出栏)。近年来,受817小型白羽鸡冲击影响,快速型国鸡祖代存栏占比下滑,慢速型国鸡则逐步扩大。
数据显示,2016-2023年8月期间,祖代快速型国鸡占比从33.48%下降至26.01%;祖代中速型国鸡相对稳定,占比从26.49%微增至26.76%;祖代慢速型国鸡占比从40.04%增至47.23%。
父母代存栏方面,2023年1-8月全国在产父母代国鸡平均存栏量为3774.61万套,同比下降4%,已持续三年递减,现存栏总量与2018年相当,处于低位水平。
种鸡利用率方面,2023年1-8月,祖代种鸡利用率同比下降,父母代利用率基本持平。宫桂芬表示,根据现有种鸡规模,结合实际监测的种鸡产能水平预计,国鸡行业在未来一年的供雏能力在50亿只左右。相比之下,当前雏鸡社会需求处于近年来低位,特别是二季度以来,出雏量明显低于往年水平,因此市场的鸡苗供应十分充足。
另外,随着祖代种鸡企业对种源控制与保护的重视度不断提升,与前几年相比,父母代雏鸡外销量占父母代雏鸡总产量比例逐年下降,2023年1-8月的外销占比降至24%。
1-8月国鸡出栏约23.84亿只预计年底行情有反弹
出栏方面,截至今年8月份,国鸡累计出栏量为23.84亿只,约占去年的总出栏量的63.64%。宫桂芬表示,今年以来国鸡行情总体低迷,大家曾一致判断疫情过后的鸡肉消费报复性增长并未出现,行情也直至8月份才得以缓解且扭亏为盈。
宫桂芬认为,后续受供求关系及季节性因素影响,预计今年底前市场盈利空间较大,到春节、元旦或将有一个反弹期。
产品转型、替代竞争在持续家禽业将走向融合发展
宫桂芬认为,从产业趋势来看,禽肉、禽蛋发展至今已经到了供大于求的阶段,行业发展开始已由速度型向高质量型转变。禽肉、禽蛋产品加工增值还有很大的潜力和空间待挖掘,未来家禽产业将走向融合发展。
从需求上看,由于人口负增长,动物蛋白的习惯性消费,禽肉、蛋的消费基本趋于稳定,而且已经进入总量的下降通道。行业发展要采取有效措施,来延长产业链,开发多元化、多样化的消费需求,在传统消费方式的基础上培育新的消费增长点。
从供给上看,家禽产业曾经出现多次大波动,主要原因都是产能过剩,比如2017年、2020年。目前,家禽业新一轮产能过剩正在酝酿,需要行业引起重视。(判断原因如下:一是,蛋鸡产业自2021年有较长时间的盈利,养殖企业手上资金充裕;二是,白羽肉鸡的父母代雏鸡供应连续五年增加;三是,猪肉仍供大于求,价格低迷)
此外,由于选育、养殖管理、营养等技术方面的提升,国鸡、白鸡的生长速度加快、出栏天龄缩短,口感风味出现下滑。宫桂芬认为,实际上消费者还是更青睐于安全、优质的鸡肉,所以整个行业的转型是要往高质量方向走。
最后,宫桂芬表示,当前我国畜牧业正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阶段,同时我国城乡居民的生活方式、消费习惯也正在发生深刻而重大的变化。畜禽产业如果不能满足和适应这种变化,行业就不会持续健康发展,因此要高度重视消费的研发。
除此之外,技术创新,创新型的高质量发展,精准的疫病防控、优减成本、精细管理、安全保优产品永远是行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路上的重要课题,我们从行业的需求上,我们是要把行业做到全面融合的发展!
来源:新禽况,作者:明钢成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