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四川看家禽大省如何着力推进高质量发展
四川是家禽生产和消费大省,家禽产业是四川省仅次于生猪的第二大畜牧产业,也是实施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四川省畜牧总站王万霞等在《中国禽业导刊》2023年9期刊文介绍了四川省家禽生产规模、产业布局、种业情况、价格走势等方面,分析存在问题,提出发展建议,为推进四川省家禽现代化高质量发展和乡村振兴提供参考。一、四川省家禽业现状
1、养殖规模
近年来,四川省家禽业持续健康发展。根据《四川省统计年鉴》显示,2021年四川省肉蛋奶产品产量901.56万吨,产值3305.28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35.23%。2021年家禽出栏量为7767.32万只,占全国总量的4.90%。2018年、2019年、2020年和2021年家禽出栏量同比分别增长0.52%、11.86%、6.35%和1.09%。2017—2021年四川省家禽出栏量占比均在5%左右,并呈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2019年的出栏量增幅高于全国增长水平。2017—2019年是四川省家禽快速增长年,从2019年开始四川省家禽出栏量趋于稳定。
2、禽肉、禽蛋生产规模
2018年、2019年、2020年和2021年全国禽肉产量同比分别增长0.61%、12.29%、5.45%和0.80%;2018年、2019年、2020年和2021年全国禽蛋产量同比分别增长1.03% 、5.78%、4.80%、-1.69%。2021年四川省禽肉产量为115.98万吨,占四川省肉类总产量的17.47%,占全国禽肉产量的4.87%;2019年四川省禽肉产量的增幅高于全国增长水平。2017—2021年四川省禽蛋产量占比呈现逐步增长的趋势,占全国的比重接近5%。2017—2021年四川省禽蛋产量逐年增加,而禽肉产量2019年达到峰值后稳中有降。
3、家禽种业情况
四川省家禽遗传资源丰富,目前有地方家禽品种18 个(其中鸡14个,鸭2个,鹅2个)。旧院黑鸡、草科鸡、四川山地乌骨鸡、四川白鹅等地方品种具有优良的生产性能、肉质风味和较强的适应性,深受市场欢迎。其中四川白鹅是我国著名的地方良种,在中型肉用鹅种中产蛋量最高,2000年就被列入国家级保种名录,在国内享有很高的声誉,被全国多省市引进。
育种攻关科技创新能力不断加强,“十二五”以来,自主培育了包括天府肉鹅、天府肉鸡、大恒肉鸡、天府农华麻鸭等7个新品种(配套系)。天府肉鹅、大恒肉鸡、天府农华麻鸭生产性能良好,市场接受度高,已推广至全国十多个省(区市),对我国优质肉禽生产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家禽良繁体系建设不断完善,截至2022 年底,四川省拥有家禽种畜禽场63个,省部级核心育种场9个(其中国家级肉鸡核心育种场2个),国家级蛋鸡良种扩繁基地2个,实现良种生产全覆盖。
4、家禽养殖优势产区分布
四川省的家禽出栏和禽肉产量主要集中在成都、德阳、绵阳、南充、宜宾、达州和乐山,占全省出栏量和禽肉产量的60%,蛋鸡主要分布在成都、南充、绵阳、乐山、德阳、达州和遂宁,占总存栏数量的64%。成都平原及周边市主要以培育品种黄羽肉鸡为主,地方品种养殖主要分布于产地及周边。水禽主要分布在成都、达州、德阳、南充、绵阳、泸州、乐山、宜宾、内江等市,占总出栏量的75% 以上。
5、价格走势
全国畜牧总站公布的2019年1月至2023年1月四川省鸡肉和鸡蛋价格走势显示:鸡肉和鸡蛋市场价格呈波动式发展,在年底和年初市场萧条,价格较低。鸡肉价格在2019年12月价格最低,白条鸡价格26.51元/kg,活鸡价格最低28.97元/kg,主产区鸡蛋最低6.89元/kg。2020年受非洲猪瘟影响,猪肉产品供应不足,鸡肉和鸡蛋迅速成为最重要的肉类和蛋白质供给,市场活跃,活鸡、鸡肉和鸡蛋价格迅速攀升,活鸡最高价格达到35.83元/kg,白条鸡34.8元/kg,平均鸡蛋价格14.53 元/kg。2020 年5 月以后,市场逐渐饱和,活鸡、鸡肉价格逐渐下跌,鸡蛋平均价下跌后稳定在12~13元/kg之间,直至2022年底,鸡蛋价格逐步回升。
二、存在的问题
1、标准化程度较低
四川省家禽生产总量虽大,但规模化养殖比重较低,规模化养殖水平远低于生猪。尤其是水禽规模化生产比重只有50%左右,其规模化、设施、自动化智能化水平较生猪和蛋鸡还有较大差距,部分家禽养殖场条件简陋,设施不配套,饲养管理粗放,产业化水平不高,带动作用不强,不能满足现代化防控需要,饲养风险较大。
同时因受疫情和国际形势影响,饲料价格不断攀升,目前饲料成本与2018 年等正常年份相比价格上涨50%以上,从而导致养殖成本不断增加,养殖效益不断收紧。
2、种业竞争力有待提升
四川省家禽遗传资源丰富,但整体开发利用还不够,利用本地资源培育优势特色新品种的能力不足。目前蛋鸡养殖主要依赖进口品种,无自主培育品种。黄羽肉鸡和水禽新品种培育工作一直走在全国前列,但是种业龙头企业不多,整体竞争力有待提升。
3、精深加工不足、产业链不够完整
四川省家禽产业呈现快速发展势头,但禽肉和禽蛋主要以鲜销为主,精深加工率低,家禽产业链条不完整,一二三产业融合不够紧密,未形成相互支持、相互促进、风险共担、利益均享的利益联结机制。
三、发展措施建议
1、加强标准化建设
从近几年四川省家禽生产趋势分析,四川省家禽产量基本趋于平衡状态,在量上不会有大幅变化,主要是优化产业结构,提升产业规模化、集约化和标准化水平,加快推进家禽现代化发展。一是市场竞争等因素,部分低产能企业(养殖场)将不得不改变传统养殖思路,引进先进技术和设备,实现产业转型或者逐步退出家禽养殖。二是通过省部级示范场创建等活动,指导养殖企业制定科学的发展规划,改变“小规模、大群体”的发展模式,采用智能化、现代化养殖设施设备,强化技术改革、优化管理,提升标准化建设水平。
2、提升种业竞争能力
种业是畜禽产业发展的“芯片”和根基,要充分利用四川省丰富资源的潜力,发挥科研院所及高校育种专家团队的优势,强化产-学-研-用融合,形成联合育种攻关新体系,加快地方资源的利用和优势特色新品种(配套系)的培育,完善家禽良繁体系建设,打造家禽种业高地,提升全省家禽种业竞争力。
3、推进全产业链发展
发挥四川省家禽业现有的优势,通过大型龙头企业的带动,形成“龙头企业+专合社”、“龙头企业+家庭农场”等经营模式,围绕产品质量,补齐产业精深加工短板,不断健全育种、养殖、屠宰分割、加工、产品销售为一体的现代畜牧全产业链,贯通产、加、销各环节的物流体系,形成多元化开发、多层次利用、多环节推进的产业格局,加快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促进区域品牌和企业品牌有效衔接起来,推进家禽产业现代化高质量发展。
注:本文节选自《中国禽业导刊》2023年第9期,原作者:王万霞、舒长斌、李翔、范绍岩、涂昊、王斌,有部分删减与改动,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