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精神 发表于 2023-7-29 10:20:17

【分享】近年来肉鸡腿病问题健康大数据分析

近年来肉鸡腿病问题健康大数据分析
近年来,尤其是2022年以后腿病问题一直是肉鸡养殖中面临的棘手频发难题,是造成出栏率下降的主要原因之一。根据造成腿病原因的不同,可大体分为遗传导致的腿病、饲养管理(主要指环境和营养因素)不良导致的腿病、细菌感染导致的腿病、病毒感染导致的腿病和支原体感染导致的腿病。

随着现代化家禽育种技术和饲料营养技术的进步,遗传和饲养管理不良导致腿病的情况已得到了良好控制。细菌感染导致的腿病主要指由于腿部外伤或者应激状态下肠道细菌移位至腿部而导致的化脓性感染,常见的病原为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等。细菌性腿病一般不具有传染性,良好的垫料管理和严格的消毒措施等方法即可很大程度上降低发生率。支原体感染导致腿病指鸡滑液囊支原体感染造成的跗关节肿胀、关节腔内有炎性渗出物等关节炎症状。目前,在高代次种鸡支原体净化工作显著成效的同时,加之高敏感药物(沃尼妙林+金霉素)的加持,滑液囊支原体感染导致的腿病发生率也呈下降趋势。

病毒感染导致的腿病主要指禽呼肠孤病毒(Avian reovirus, ARV)感染导致的跗关节肿胀、肌腱出血和脚趾卷曲等关节炎症状。由于ARV变异速度快和疫苗不对型等原因,ARV感染导致的腿病问题占比越来越重。

我国家禽健康大数据分析表明,从2013年至2022年,ARV的分离率一直呈增长趋势,2022年分离到的ARV毒株更是高达121株(图1)。此外,2023年仅上半年就分离到53株。从月份上来看,没有明显的季节性流行特点,呈全年普遍流行态势。2022年,除一月份外,其余月份均有检出;2023年上半年每月都有检出,检测阳性率为5.9%,明显高于去年同期(图2)。由此说明,ARV的防控是不容忽视的问题,同样也是亟待解决的问题。在本文中,将对ARV的流行病学、临床症状、病原学特点及防控难点和防控措施展开讨论。


图1 2013年至2023年上半年ARV分离毒株数量


图2 2022年与2023年上半年每月ARV检出率

ARV流行病学

1.传染源

感染鸡只向外排毒是本病传播的主要传染源。鸡只感染后,病毒可在盲肠扁桃体和跗关节内长期存在,并且会通过呼吸道和肠道向外排毒。相较于呼吸道,肠道通常会有更长的排毒期。

2.传播途径

ARV既可以垂直传播,又可以水平传播,这就大大增加了防控难度。水平传播是主要传播方式,健康鸡只会因为与带毒鸡的直接接触或接触带毒鸡的粪便而感染。垂直传播率较低,一般小于2%。

3.易感动物

鸡和火鸡是ARV的常见宿主,尤其是肉鸡的感染率较高,也可感染鸭、鹅等其他禽类。据报道,鸡和火鸡是唯一被感染后发生关节炎的宿主。家禽健康大数据中心检测数据分析表明,2023上半年,ARV检出率最高的为商品肉鸡,阳性率高达53.4%,其次为黄羽肉鸡(图3)。

本病具有日龄抗性,1日龄无母源抗体的雏鸡最易感染,日龄越大,越不易感染或症状越轻。大数据中心通过对105份周龄背景清晰的阳性样本分析表明,主要在2~3周龄、5周龄、7~45周龄检出ARV(图4)。值得注意的是,ARV突破母源抗体感染小日龄雏鸡的现象越来越常见,最早7~10日龄即可发病。


图3 2023年上半年各品种ARV阳性占比


图4 不同周龄的ARV检出率

临床症状

以跛行、跗关节肿胀和肌腱出血为特征的关节炎症状是ARV感染的典型症状。临床上可见单侧或双侧劈叉,趾关节内翻、卷曲和跗关节肿胀发青(图5)。病鸡会长时间趴卧或用翅膀撑地行走,长时间吃料不足导致消瘦和生长迟缓。剖开跗关节可见有皮下出血,肌腱有出血点,严重者肌腱断裂,并且明显区别于细菌感染和滑液囊支原体感染,关节腔内无炎性渗出物或干酪物(图6)。内脏器官一般无明显可眼观病变,可能会有长期趴卧造成的胸囊囊肿。由于ARV具有一定的免疫抑制作用,胸腺和法氏囊等免疫器官可能会有萎缩现象,并且容易引发细菌的继发感染。


图5 ARV感染后临床症状


图6 ARV感染后跗关节剖检病变

病原学特点及防控难点

禽呼肠孤病毒属于呼肠孤病毒科(Reoviridae),正呼肠孤病毒属(Orthoreovirus),为线性双链RNA(dsRNA)病毒,无囊膜,其病毒粒子呈球形且为二十面体对称结构,直径约70~80 nm,成熟的ARV含有内外两层衣壳。

1.基因组特点蛋白结构及功能

ARV的基因组由10个大小不同的片段组成,根据在PAGE电泳中迁移率的不同,可将其分成3组:3个长节段(L1,L2,L3),3个中节段(M1,M2,M3)和4个小节段(S1,S2,S3,S4),编码8个结构蛋白(λA、λB、λC、μA、μB、σA、σB、σC)和4个非结构蛋白(μNS、P10、P17、σNS)(表1)。节段性的基因组组成使各节段之间更容易发生重组变异,高变异度也使其更难防控。

S1基因节段具有高度变异性的特征,其编码两个非结构蛋白P10、P17和一个结构蛋白σC。P10是由S1基因第1个ORF编码,由98个氨基酸组成;P17由S1基因的第2个ORF编码,由146个氨基酸组成;σC蛋白是由S1基因第3个ORF编码,包含326个氨基酸(图7)。σC编码蛋白是所有ARV的S类基因中,核苷酸变异性最大的,也是特异性中和抗体的唯一靶点,因此常用编码σC蛋白基因作为构建系统发育进化树的主要依据。


表1 ARV基因组结构及编码蛋白功能


图7 S1基因结构及编码蛋白

2.基因型及流行现状

根据对编码σC蛋白的基因进化系统发育分析,将ARV分为6个基因型,常用的病毒性关节炎的疫苗中添加的S1133株即为基因Ⅰ型。家禽健康大数据中心检测数据表明,从2013年至2023年上半年,分离毒株的基因类型越来越多,其中基因II、IV和VI型从2013年检出率分别为0、0和16.7%,上升到2022年检出率分别为17.6%、25.6%和28.8%,具有明显的增长(图8)。此外,近两年的数据显示,2021年和2022年6个基因型均有检出;2023年上半年除基因Ⅴ外,其他基因型均有检出(图9、10)。表明我国ARV流行情况具有复杂性,大大增加了防控的难度。从检出数量上看,II、IV和VI型为优势流行毒株(图9、10)。而目前病毒性关节炎疫苗主要以基因Ⅰ型为主,这就与目前流行毒株不对型,大大增加了免疫失败的概率。更为重要的是,ARV病毒还一直处于不断变异中,通过对分离到的毒株进行测序分析表明,σC基因核苷酸变异性高达46%,氨基酸变异性达53%(图11)。


图8 不同年份ARV各基因型检出数量


图9 2021年至2023年ARV各基因型检出数量


图10 2021年至2023年ARV各基因型检出比率


图11 ARV分离株σC基因序列相似性

3.对理化因素的敏感性

ARV具有较强的稳定性,在4℃条件下可保存3年,37℃条件下可保存15~16周,60℃条件下可保存8~10小时。ARV对氯仿、乙醚等均不敏感,一般的消毒剂难以将其杀灭。若空舍期间清扫消毒不到位,很可能会对下一批鸡造成感染。

防控措施

防控需要对症下药,采取综合防控措施。

首先,隔离传染源。主动对病死鸡进行ARV病原检测,了解鸡群状态。及时剔除阳性鸡只,避免造成大规模传染。

其次,切断传播途径。采用“全进全出”的饲养方式,并选用对ARV敏感的消毒剂对鸡舍彻底清洗和消毒,防止由上一批感染鸡留下的病毒对下一批鸡造成感染。

最后,保护易感动物。疫苗接种是防控本病的重要手段。由于ARV具有雏鸡易感和垂直传播的特点,因此防控需从种源抓起。对种鸡接种对型的疫苗,不仅能限制垂直传播,还可以帮后代建立良好的母源抗体。在严格的生物安全体系和良好适合的免疫程序下,相信可以很快将本病进行有效控制!

来源:养殖宝,作者:李培勇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分享】近年来肉鸡腿病问题健康大数据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