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的麦季
六七月的天气正是酷暑季节,有的地块的麦子已经成熟了,北方都是一年一季庄稼,收割的要晚一些,麦子应该是一种比较抗寒的作物,种植的时候是立春一月多,土地刚刚融化了一层,收获的时候是一年中最热的时节,当地老农民告诉我,麦子种在冰上,收在火上。有的农民已经拿着镰刀,在地里收割,他们熟练的先割上一把,在手里一拧中间打个结,然后把那把麦子一分为二,就相当于绳子,然后叉开两腿,刷刷刷,镰刀起处,一大把一大把麦子被齐刷刷割断,放在那把打结的麦子中间,一会儿感觉够捆了,两只手抓着麦根的两端,膝盖跪在麦捆上用力挤压,两手拧一圈,一按,,一捆包装好的麦子成形了,农人提起来头朝上,根朝下往地下一贯,麦子就老老实实立在那里了。
慢慢的,一捆一捆的麦子在收割者的身后就像一个一个稻草人,为了防止下雨淋湿,收工回家的时候他们就会把麦子码起来,成十字形的形状,麦根朝外,麦穗朝内,一个压着一个,而最下面那捆还是根朝下,让麦穗躲开地面的潮湿,还有下雨时雨水的浸泡,最上面还把麦捆倒垂下来弄成一个帽子,就像一个戴草帽的老农守护在麦田中。
割着麦子,镰刀常常就不锋利了,所以磨刀石是必备的,磨刀可是个技术活,拽一捆麦子坐在身下,往磨刀石上吐一口唾沫,镰刀放在地上伸出一只脚踩着,一手捏着刀尖,一手抓着磨刀石,一下一下噌着,磨一会,再吐一口唾沫再磨,感觉差不多了,用指甲盖放到刀刃上试试,能感觉出刀口得状态,如果滑滑的就是没有磨好,就要继续磨。
那里的天气并不是太热,一种叫蝈蝈的虫儿趴在麦秆后面嘶声叫着,它如蝉儿般大,两个大须角就像演京剧穆桂英头上那两根激激灵,它两只彩色的大眼睛冒出来,可以不扭头就能发现身后的情况,身后背着薄薄的羽翼,飞腾的时候一下子展开,那清脆响亮的声音就是那里传出来的,最可爱的是那一副挺着的大肚子,红中带着白,白中带着紫,还有淡淡的皱褶,只要一发现有危险,他们就从麦秸上蹦下,趴在麦根部不声不响,也不动了,等到发现周围安静了,没啥危险了,就又爬上麦秸引吭高歌。
我小时候大人惯着我,给我用麦秸编成宝塔形状的蝈蝈笼,一拧就开一条口子,把抓到的蝈蝈放进去关上,里面放上倭瓜花供它食用,然后把他吊在门外的晾衣绳上,让它给爷唱歌听。
小时候我也割过,想想累死了,那时候想累死不当农民,也许是命运的捉弄不惑之年还是在土地里趴着http://app.jbzyw.com/public/emotion/face_020.png 割麦子腰疼 割麦子就不是人干的活,现在想想,那时的人活的太累了,网上还有人怀念毛泽东时代,反正我是不想。 鲲鹏展翅飞 发表于 2023-06-09 10:34
割麦子就不是人干的活,现在想想,那时的人活的太累了,网上还有人怀念毛泽东时代,反正我是不想。
怀念毛泽东时代的都不是农民 顿悟0555 发表于 2023-06-09 13:35
怀念毛泽东时代的都不是农民
嗯!可能是那些靠造反起家的人吧! 我们这里清明后种小麦,阴历七月十五左右开始收割。上中学时我家经常种一百亩麦子,割麦子得一个月的时间,每到秋天真能愁死个人,有的地离家得七八里远,早晨天一亮就去地里,中午就不回来,晚上天黑的看不见了才往家里走,拖着疲惫的双腿,步行半个多小时才能到家.........旱地小麦以手拨为主,只有少部分地长的高能用镰刀割,拨倒的麦子捆成捆,人字型立在地里,等全部收割完了再拉回去碾场,每年碾麦子都得在下雪以后了。 可兽医 发表于 2023-06-09 21:21
我们这里清明后种小麦,阴历七月十五左右开始收割。我家经常种一百亩麦子,割麦子得一个月的时间,每到秋天真能愁死个人,有的地离家得七八里远,早晨天一亮就去地里,中午就不回来,晚上天黑的看不见了才往家里走,拖着疲惫的双腿,步行半个多小时才能到家.........旱地小麦以手拨为主,只有少部分地长的高能用镰刀割,拨倒的麦子捆成捆,人字型立在地里,等全部收割完了再拉回去碾场,每年碾麦子都得在下雪以后了。
不能用联合收割机吗? 老好人缘 发表于 2023-06-10 06:21
不能用联合收割机吗?
早些年的事了,那时候全是人工收割,家里连个自行车也没有,去地里都是步行走 要没有收割机,现在还正碾场,上垛…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