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肾病综合症
鸡肾病综合症近段时间,鸡群出现一种以排白色稀粪,无呼吸道症状,使用抗生素药和抗病毒药物无效,剖检主要以肾脏肿大、花斑肾、有尿酸盐沉积的疾病,经诊断为“鸡肾病综合症”。下面把具体症状及治疗方案作简要分析,以帮广大养殖朋友解决后顾之忧。
一、 病因及发病情况分析
1、 肾型传染性支气管炎引起:主要发生于20—40日龄的雏鸡,且死亡率高,成鸡和青年鸡也可发生,鸡群发病初期有轻微的呼吸道症状,2—4天后消失,出现表面上的康复,一周后进入急性肾病阶段出现死亡,发病鸡只精神不振,常集聚热源处,羽毛蓬松,排米汤样稀粪,严重脱水,鸡爪干瘪,剖检肾脏肿大,输尿管有大量尿酸盐沉积,俗称“花斑肾”。
2、 传染性法氏囊病:本病各个日龄均可发生,但以3—8周龄的雏鸡最易感,发病过程呈一过性,发病后3—4天达到死亡高峰,呈峰式死亡。病鸡精神不振,采食下降,羽毛蓬松,怕冷,堆积热源处,病鸡下痢,排出白色米汤样水样稀粪,严重脱水,趾爪干燥,眼窝凹陷,最后极度衰竭而死亡。剖检见胸肌和腿肌呈条纹状出血,腺胃乳头出血,腺胃与肌胃交接处出血,法氏囊肿大出血,肾脏肿大,肾小管和输尿管常见尿酸盐沉积。
3、 饲料中蛋白质含量长期过高引起:主要表现为痛风症状,肉鸡发病一般在14日龄左右,蛋鸡各个日龄均有发生,主要发生于刚开产的鸡,主要是由于鸡在生长过程中如果蛋白质含量过高,造成代谢中尿酸增多,生成的尿酸盐不能及时排泄出去则沉积于肾脏、尿道等处,导致鸡只死亡,死亡率占肾病死亡鸡只的20—30%。
4、 饲料中矿物质比例不当:主要是钙、磷比例不当,钙、镁、钾盐过多而引起的疾病,多数发病鸡食欲下降,饮水增多,排白色稀粪或水样稀粪,并伴有骨骼发育不良,导致不能站立,消化障碍而消瘦,直至死亡,死亡率占肾病死亡鸡的2—5%。
5、 日粮中长期缺乏VA,可发生通风性肾炎,病鸡呈明显的痛风症状,病鸡表现为肾苍白肿大,肾小管内沉积大量尿酸盐,冠和髯变为灰白色,眼睑内蓄积干酪样物质,生长停滞,共济失调,甚至肝、脾、心包和心脏有尿酸盐沉积,多数鸡在7日龄以后表现症状,也有的鸡1日龄就可出现典型的心包、肝脏、肾脏尿酸盐沉积,死亡率占病死鸡的5—10%。
6、 滥用药物或长期使用磺胺类药物:长期用药破坏了肾小球滤过功能而引起体内尿酸增多,引起尿酸盐在体内增多,表现为肾脏肿大,并出现一定腹水,输尿管、心包膜、肠系膜可见有灰白色尿酸盐,死亡占10—35%
7、 饲养在潮湿、阴暗的鸡舍、密集的管理、运动不足,日粮中维生素缺乏和机体衰老等都可引发本病。
8、 其他因素:霉玉米中毒、鸡白痢、盲肠肝炎、产蛋下降综合症、淋巴性白血病、禽流感等病以及长期消化紊乱都可继发本病。
二、 预防与治疗
1、 预防
(1) 加强饲养管理,经常对场内外环境进行消毒,严把防疫消毒关,尽量减少疾病发生的几率。
(2) 饲喂优质饲料,加强通风管理,保持环境干燥。
(3) 控制好饲料中蛋白质含量,饲料中的蛋白质应保持在该品种鸡饲养标准范围内。肉鸡饲料中蛋白质含量应在21—18个粗蛋白。蛋鸡:雏鸡21—19;青年鸡14—15;成鸡16—17个蛋白。
(4) 调整好饲料中食盐和钙磷的含量,尤其是食盐的含量不能过高,有资料显示:在饲料中食盐含量不能超过0.8%,而实际生产中食盐含量超过0.55%就已表现出明显的肾脏疾病,所以,实际中一般可掌握在0.3%左右即可。
(5) 育雏其间应增加VA的含量,尤其应保证饲料存放时间不能过长,否则会造成维生素的大量损失。
(6) 在药物防治其他疾病时,应注意其副作用,特别是对肾脏损害较大的药物使用时更要慎重。使用药物注意:一种药物不宜使用时间过长,一般3—5天即可,或再使用此类药物时,可在饲料中拌炭酸氢钠等。
2、 治疗
各种原因引起的肾脏肿大除对因治疗外,可加入肾欣康饮水,既能治疗肾病,防止尿酸盐的生成还能溶解尿酸盐,起到标本兼治的作用。
例如:
(1) 肾传支:在使用肾欣康的同时,也应对因治疗,初期可用肾传疫苗紧急接种,中后期必须使用药物治疗,可用混感速治饮水,威达100拌料。
(2) 传染性法氏囊炎:在使用肾欣康对症治疗的同时,也应对因治疗。使用法氏囊卵黄抗体注射,金百克/混感速治饮水,法氏克拌料。
---------------转自:郑州盛世鸿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网页 拜读了。 :victory::victory::victory::P:P 广告 :o:o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