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老夫子 发表于 2023-4-20 11:33:55

鸡肾传支的辨证论治

肾型传染性支气管炎(肾型IB)是由肾型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肾型IBV)所引起的鸡的一种以肾脏病变为主的高度接触性病毒性传染病。它可引起雏鸡大量死亡。
【流行特点】
本病的主要传播方式是病鸡从呼吸道中排出病毒,经空气飞沫传染给易感鸡。此外,通过被污染的饲料、饮水、用具等,也可经消化道感染。一年四季均可发病,营养不足、密度过高、舍温过低、气候突变、寒冷、通风不良或应激等可诱发本病。各日龄的鸡均可发病,但以雏鸡危害最为严重。
【病因】因上述应激特别是因寒冷的应激,感染了寒疫邪气。
【病性】属于寒疫性疾病。
【病证】肾阳虚寒证。
【主症】有轻微的呼吸道症状,罗音,打喷嚏,气喘,咳嗽,怕冷,挤堆。食欲不振,排白色尿酸盐稀便,饮欲大增,饮不解渴,脱水。
【主要剖检病变】肾脏肿大、呈苍白色,肾小管充满尿酸盐结晶,外形呈白线网状,俗称“花斑肾”。输尿管扩张,充满白色的尿酸盐。严重的病例在心包和腹腔脏器表面均可见白色尿酸盐沉着等病变。
【病机】寒疫邪气从口鼻入肺,所以会出现呼吸道症状;少阴属肾,肾上连肺(《灵枢·本输》),故侵入肺的寒疫邪气循经络非常容易传至少阴肾而形成肾阳虚寒证。阳虚则寒,故病鸡表现恶寒、怕冷;肾阳虚寒,水不能化气,则水不能被机体利用,饮入的水不能被机体利用,故饮不解渴、口渴喜饮;饮入的水不能被机体利用,水就会直入下焦大肠,通过泄殖腔排出,故病鸡排稀便;肾阳虚寒,阳不摄津,也是病鸡排稀便的一个重要原因;病鸡排稀便时,丢失阴液的同时还会丢失大量的阳气;饮入的水不能利用,病鸡又排稀便,故病鸡会有脱水的症状;饮入的水不能被机体利用,机体代谢产生的各种代谢产物(包括尿酸)就不能正常排泄,故病鸡会发生花斑肾、痛风的症状。
【治疗原则】温补肾阳、益气固脱。
【用药】四逆汤加味:附子、干姜、党参、白术、黄芪、甘草。
【方解】附子、干姜:温补肾阳;党参、白术、黄芪、甘草:益气固脱。
【讨论】1.治疗本病要温补肾阳和益气固脱为主,不用或者是少用具有利尿功能的中西药物,因为本病有脱水的临床症状。实际上只要温补肾阳恢复了肾的气化功能,那么进入机体的水就能自然的被吸收和利用,代谢后的废水(含有尿酸等代谢产物)也能自然的被排出体外,痛风的症状自然就能消除。
2.本病虽有脱水的临床症状,但是也不能使用生津液的中药。因为生津止渴的中药大多属于甘寒或咸寒对于恢复肾的阳气不利。再者,有形之阴液不能速生,无形之阳气当所急固,阳气得固,阴液自生。

悠悠南山 发表于 2023-4-20 17:53:14

谢谢孔老夫子分享,文章水平很高。提一点个人看法,
1
既然文中辩证本病津液虚脱,四逆汤加味均辛温燥烈,是否有进一步伤津之虞?
2讨论部分茯苓之类淡渗利湿药可不可用,其配合附术行不行?
3有句话叫善求阳者与阴中求之,这句话是否有道理?与文中不可用甘寒咸寒是否矛盾?

孔老夫子 发表于 2023-4-20 19:21:34

悠悠南山 发表于 2023-04-20 17:53
谢谢孔老夫子分享,文章水平很高。提一点个人看法,
1
既然文中辩证本病津液虚脱,四逆汤加味均辛温燥烈,是否有进一步伤津之虞?
2讨论部分茯苓之类淡渗利湿药可不可用,其配合附术行不行?
3有句话叫善求阳者与阴中求之,这句话是否有道理?与文中不可用甘寒咸寒是否矛盾?

1.四逆汤能温补肾阳,肾的阳气充足了,喝进去的水就能利用了,津液就生成了,在这种情况下四逆汤不仅不伤津液,反而能生津液。你说的四逆汤燥烈伤津液,如果长期用可能有这个副作用。
2.至于善补阳者,阴中求阳;善补阴者,阳中求阴。实际上是指肾阳久虚常引起肾阴虚,即阳虚及阴;肾阴久虚常引起肾阳虚,即阴虚及阳。在这种情况下要阴中求阳,阳中求阴。肾传支虽然称之为肾阳不足证,肾阳虚寒证。这个肾阳虚寒证是因为受冷应激或感染了寒疫邪气,一方面这两个因素伤了肾阳,另一方面受寒或感染了寒邪气使阴寒偏盛,这两方面造成肾阳不足,也可以理解为因阴寒盛使肾阳相对不足,这种情况的肾阳不足不会累及肾阴,所以不适合阴中求阳,只要温补肾阳即可。

hu215A01 发表于 2023-4-20 19:24:47

少阴属心肾。少阳属肾。肾上连肺。故将两脏。尿酸盐沉积属湿痰。首先热邪伤阴炼液为热痰。其后可寒可热。老师组方是景岳回阳六味饮缺熟地方。地黄。猪苓茯苓泽泻大有妙用。。。湿

孔老夫子 发表于 2023-4-20 19:27:17

善补阳者,阴中求阳,是指在肾阳久虚累及肾阴的情况下使用。善补阴中,阳中求阴,是指在肾阴久虚累及肾阳的情况下使用。肾传支发病急,肾阳不足时间短暂不会累及肾阴,所以只需温补肾阳即可

孔老夫子 发表于 2023-4-20 19:30:12

hu215A01 发表于 2023-04-20 19:24
少阴属心肾。少阳属肾。肾上连肺。故将两脏。尿酸盐沉积属湿痰。首先热邪伤阴炼液为热痰。其后可寒可热。老师组方是景岳回阳六味饮缺熟地方。地黄。猪苓茯苓泽泻大有妙用。。。湿

如果肾传是热性病,怎么还恶寒怕冷,我用温补肾阳之法治肾传从未失手

孔老夫子 发表于 2023-4-20 19:36:28

hu215A01 发表于 2023-04-20 19:24
少阴属心肾。少阳属肾。肾上连肺。故将两脏。尿酸盐沉积属湿痰。首先热邪伤阴炼液为热痰。其后可寒可热。老师组方是景岳回阳六味饮缺熟地方。地黄。猪苓茯苓泽泻大有妙用。。。湿

少阴属肾,肾上连肺。是程士德的内经讲稿将内经原文修改的。肺肾是相连的,因为足太阳膀胱经和足少阴肾经是互相络属,互为表里。足太阳膀胱经循行于体表,肺主皮毛,所以肾上连肺

可兽医 发表于 2023-4-20 19:42:11

赞同作者脾肾阳虚的分析,虽说治疗上有区别,但是遵循此思路治疗效果确实是有保障的

可兽医 发表于 2023-4-20 19:47:19

hu215A01 发表于 2023-04-20 19:24
少阴属心肾。少阳属肾。肾上连肺。故将两脏。尿酸盐沉积属湿痰。首先热邪伤阴炼液为热痰。其后可寒可热。老师组方是景岳回阳六味饮缺熟地方。地黄。猪苓茯苓泽泻大有妙用。。。湿

五苓散温阳化气、利湿行水,灵活加减用于各类型花斑肾治疗上效果显著

悠悠南山 发表于 2023-4-20 19:59:06

hu215A01 发表于 2023-04-20 19:24
少阴属心肾。少阳属肾。肾上连肺。故将两脏。尿酸盐沉积属湿痰。首先热邪伤阴炼液为热痰。其后可寒可热。老师组方是景岳回阳六味饮缺熟地方。地黄。猪苓茯苓泽泻大有妙用。。。湿

点赞,有深度http://app.jbzyw.com/public/emotion/face_068.png

孔老夫子 发表于 2023-4-20 20:19:28

可兽医 发表于 2023-04-20 19:47
五苓散温阳化气、利湿行水,灵活加减用于各类型花斑肾治疗上效果显著

肾传不能利水,最其码头两天不能利水。温补肾阳是解决矛盾的关键。本病就是肾阳不足引起的水液代谢失调。水的代谢的过程,即新水利用和废水排泄的过程是,喝进去的新水要经胃阳的腐熟、脾阳的运化、肾阳的气化,胃阳和脾阳都来自于肾阳,因为肾阳是全身阳气的根本。然后经过脾的升清作用上输于肺,这个过程就是水化气的过程,即内经所云,地气上为云。上输于肺后经过肺的宣发作用,布散全身供机体利用。代谢后产生的废水,经过肺的肃降,肾的气化,将水气变为水下归于肾,这个过程就是内经所云,天气下为雨。下归于的废水,其中的浊中之清,经过肾的气化作用重新上输于肺,被机体重新利用;其中的浊中之浊,输入膀胱后排出体外。所以肾阳的气化作用贯穿水液代谢的整个过程。

老杨头 发表于 2023-4-20 20:31:13

在人的肾衰竭,尿毒症治疗上,生姜附子汤用的是生附子,重则生熟并用。到这个程度死症就多了。
肾的热量来源于小肠,小肠热量来源于心脏,尿毒在血,故治肾先强心阳,温阳化气没有错,不是死症重症都没有问题,这个方子也没有错,黄芪就有利水功能,甘草却需用生甘草,强心炙的,故生熟甘草并用更好,干姜去胃中积水,走肾,可易生姜,肾主封藏,尿毒沉积属寒,故此症属寒实,可攻之。
醒脾用白术,这个党参却是补津液,可去之,加黄柏退肾中虚火,并把药力拉到肾脏,加泽泻茯苓更好,肾为水脏,通因通用,
你这个方子是塞因塞用,辨证没问题就可以用

孔老夫子 发表于 2023-4-21 05:43:36

老杨头 发表于 2023-04-20 20:31
在人的肾衰竭,尿毒症治疗上,生姜附子汤用的是生附子,重则生熟并用。到这个程度死症就多了。
肾的热量来源于小肠,小肠热量来源于心脏,尿毒在血,故治肾先强心阳,温阳化气没有错,不是死症重症都没有问题,这个方子也没有错,黄芪就有利水功能,甘草却需用生甘草,强心炙的,故生熟甘草并用更好,干姜去胃中积水,走肾,可易生姜,肾主封藏,尿毒沉积属寒,故此症属寒实,可攻之。
醒脾用白术,这个党参却是补津液,可去之,加黄柏退肾中虚火,并把药力拉到肾脏,加泽泻茯苓更好,肾为水脏,通因通用,
你这个方子是塞因塞用,辨证没问题就可以用

净扯淡

老杨头 发表于 2023-4-21 09:41:33

等能治尿毒症时就知道了

张彭蒲南 发表于 2023-4-21 09:42:29

孔老夫子 发表于 2023-04-20 20:19
肾传不能利水,最其码头两天不能利水。温补肾阳是解决矛盾的关键。本病就是肾阳不足引起的水液代谢失调。水的代谢的过程,即新水利用和废水排泄的过程是,喝进去的新水要经胃阳的腐熟、脾阳的运化、肾阳的气化,胃阳和脾阳都来自于肾阳,因为肾阳是全身阳气的根本。然后经过脾的升清作用上输于肺,这个过程就是水化气的过程,即内经所云,地气上为云。上输于肺后经过肺的宣发作用,布散全身供机体利用。代谢后产生的废水,经过肺的肃降,肾的气化,将水气变为水下归于肾,这个过程就是内经所云,天气下为雨。下归于的废水,其中的浊中之清,经过肾的气化作用重新上输于肺,被机体重新利用;其中的浊中之浊,输入膀胱后排出体外。所以肾阳的气化作用贯穿水液代谢的整个过程。

胃阳脾阳之论甚好,欢迎继续发表中医研究成果!
页: [1] 2 3 4
查看完整版本: 鸡肾传支的辨证论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