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性鼻炎
传染性鼻炎是由副鸡嗜血杆菌引起鸡的一种急性上呼吸道传染病。其特征为鼻腔、鼻窦粘膜发炎,流水样鼻涕,颜面水肿,流泪,呼吸道症状。发病急,传播快,发病率高,病死率较低,一般2~3周即可康复。【发临床症状】 本病潜伏期短,为1~3天。病鸡精神沉郁,食欲减退。病初鼻腔流出稀薄水样液体,进而鼻液浓稠并有臭味,堵留鼻腔而出现甩头甩鼻,颜面、鼻窦肿胀,呼吸困难伴有啰音,重者头部肿大,角膜混浊、失明。蛋鸡开产期延迟,产蛋量下降10%~40%。
【病理变化】 鼻腔、眶下窦、眼结膜急性卡他性炎症并附有粘性分泌物,久病鸡见有干酪样物。面部和肉髯皮下水肿。蛋鸡见有卵黄性腹膜炎、软卵泡、血卵泡,公鸡睾丸萎缩。
【类症鉴别要点】
(一)慢性呼吸道病发病慢,病程长至数周或数月,呼吸道症状明显,颜面、肉髯不肿胀,气囊发炎、混浊、增厚,囊腔内附豆腐渣样分泌物,而传染性鼻炎气囊无此病变。磺胺类药物治疗无效。
(二)慢性禽霍乱由初期急性转为后期慢性,病程长、伴有持续性腹泻,见有关节炎。而传染性鼻炎发病急,有典型鼻炎症状,无关节炎。
(三)传染性支气管炎雏鸡发病重,呼吸症状明显,流鼻液,无头部肿胀。肾型传染性支气管炎,肾肿大苍白,肾小管、输尿管有多量尿酸盐沉积,药物治疗无效,病死率高,患病成年鸡呼吸症状不明显,产蛋量急剧下降,蛋白稀薄如水,畸形蛋增多。
(四)传染性眠气管炎多见于成年鸡,出血性炎症,呼吸困难,咯血(血性粘液),气管粘膜出血性坏死,久病鸡喉气音粘膜带一层干酪样假膜,无头部肿胀,磺胺类药物和抗生素治疗无效。
(五)维生素A缺乏症口腔、食管粘膜有白色结节或附有白色干酪样薄膜。
【防制】
(一)治疗磺胺类药物和抗生素有一定疗效,但停药后仍可复发,且不能消除带菌状态,连续、交替用药可提高疗效。病初食欲尚好病鸡,用毒性小、易吸收的本病首选药物-磺胺类药物,饮水投药(比混饲给药好),可较快缓解病情,控制疫情,缩短病程。0.05%磺胺甲基异恶唑(SMZ) ,混水,连用6天。0.3%~0.5%磺胺噬哇或磺胺二甲咯吮拌料,连用3~7天。
病鸡采食明显下降,拌料不能保证体内药物达到有效浓度时,可肌内注射链霉素、庆大霉素100~200毫克/只,连用3~5天,疗效显著。
(二)预防
1.卫生防疫措施加强饲养管理,鸡群按不同年龄分群饲养,实行全进全出的饲养管理制度,切勿引进病鸡和带菌鸡,防止病原菌传人。周转后的空闲鸡舍及病鸡污染鸡舍,应按照一清(彻底清除鸡舍内粪便和其他污物)、二冲(清扫后的鸡舍用高压自来水彻底冲洗)、三烧(冲洗后晾干的鸡舍用火焰消毒喷烧鸡舍地面、底网、隔网、墙壁及残留杂物)、四喷(火焰消毒后再用2%火碱溶液或0.3%过氧乙酸或2%次氯酸钠喷洒消毒)、五熏蒸(完成上述4项工作后,用高锰酸钾21克/立方米,福尔马林42毫升/立方米,对鸡舍进行熏蒸消毒)的要求严格处理。密闭24~48小时后,空置2周。进鸡前再按同样方法熏蒸1次,经检验合格后方可进人新鸡群。鸡舍应定期清粪,定期消毒,通风换气,冬暖夏凉,尽量降低鸡舍内氨气浓度,严格控制饲养密度,加强饮水及饮水用具清洗消毒。
2 .发病后的紧急预防、扑灭措施一旦发病后,应严格采取消毒、检疫和隔离措施,及时隔离病、健鸡群,病愈耐过鸡不得种用。用1 日龄雏鸡,在严格隔离封锁条件下,培育健康鸡群,更新原有鸡群。病鸡污染鸡舍应在清洁消毒7 天后方可引进新鸡群。
3.免疫接种传染性鼻炎二价或三价氢氧化铝胶灭活油苗,胸部或腿部肌内注射0.5毫升/只,6 ~8周龄首免,10~15天后产生免疫力,12~16 周龄或开产前二免,每只1毫升(可分2处接种),保护率达80%以上,免疫期6个月。此外,还有传染性鼻炎一新城疫二联灭活油苗、传染性鼻炎一鸡毒支原体病二联灭活油苗、传染性鼻炎一新城疫一产蛋下降综合征三联灭活油苗等 学习了,谢谢。。。。。。。 秋冬季节是此病的多发季节,我们会多加注意的。谢谢。 磺胺类药物和抗生素配合中药麻杏石甘散有一定疗效。 也可以青或链霉素8万单位滴鼻!效果不错!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