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传染性腺胃炎的治疗思路
本文节选自本人即将发表的文章的部分内容。希望对同行有参考作用。早发现早治疗,尽量控制在不发病阶段,但是实际很难办到。疾病的治疗方式应该有多种,第一种是针对病原的治疗,这一点来讲好多人都比较容易理解也比较容易实施,但是本病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准确定论,因此对病因治疗显得没有目标。第二种是针对疾病所带来的损伤,从生理、病理角度来调整促进机体恢复健康。从这一点来讲是比较容易办到的只要临床和理论基本功扎实都能做到很好的治疗。但是很可惜目前好多兽医仅仅具备疾病判断能力对生理、病理、药理基本功早丢了了所以第二种治疗方式临床也有了难度。第三种就是针对发病的条件进行治疗。从目前掌握的资料看腺胃炎发病有很强的条件性,只要条件改变发病就好减轻或不发病,因此针对发病条件也是一条很好的思路。理论讲疾病为什么会发生了?不在于病原本身而在于你给不给疾病发生创造条件,只要消除了疾病发生的条件疾病自然会消失。那么我要做到很好的治疗本病前面对致病因素、机理的描述显得相当重要。
1、 针对病原
前面已经描述,本病目前主要病原还存在一定的争论。个人的观点为网状内皮细胞增生和其他致病因素协同的结果。那么针对网内来讲属于一种病毒性的肿瘤性疾病,临床针对本病病原来讲是没有很好的办法。一般西药抗病毒对该病无效,且副作用极大,只能辨证从中医角度来消除。
2、针对损伤
1.腺胃组织受损,可使胃酸分泌物减少或丧失,对食物的消化产生障碍,这也是传染性腺胃炎引起鸡减食的主要原因。适当添加饲料酸化剂如柠檬酸每吨料2-3kg或者双乙酸钠600g每吨,或助消化药物,或者饲料中适当添加沙粒促进食物的消化。减少不易消化的蛋白和脂肪。
2.肝脏受损,增加一定保肝护肝药物和提高肝脏解毒能力中西药物以减缓因肝脏受损后解毒能力降低导致的机体损失。适当提高脂溶性维生素含量。增加脂肪乳化剂如胆汁酸或溶血卵磷脂以及减少蛋白以及脂肪的含量、减少饲料中对肝脏功能损失的药物的投入。这一点在许多饲料企业已经做出调整,因此在下面经常能观察到有的饲料厂的产品发病较缓和,给兽医或老百姓一种认为腺胃炎和饲料有直接原因的假象。
3.保护肠道粘膜系统,保证肠道粘膜系统稳定以减少细菌及其有害物质毒素的入侵。投服益生素、丁酸钠、丙谷胺等。适当投服抗球虫药物,临床大部分肠炎和腹泻都与球虫有很大关系因此适当控制球虫有利于肠道粘膜稳定。
4.补充能量,腺胃炎导致机体采食下降摄入能量不足,因此需要补充适当的能量物质。如饲料多添加玉米或者饮水中增加葡萄糖或红糖。补充营养,患腺胃炎的鸡体质很差,因此需要补充容易吸收的微生素和微量元素。
5.减少胰腺的压力,胰脏受损后高蛋白和高脂肪必定会继续损伤胰腺,因此鸡群减少常规饲料摄入仅仅是为了减少继续食入过高脂肪、蛋白对胰腺的损伤是机体自身调节而已。不要一味的以提高采食为目的盲目提高采食量这样有可能对机体是更大的损伤,有条件增加脂肪酶但是不可盲目添加蛋白酶。
3、针对发病条件
1.提高育雏室温度,适时通风。在发病较高的地方都存在温度相对偏低或通风不良现象因此应根据鸡群情况适当提高温度或加强通风。
2.全国各地的腺胃炎起因各不相同,自然病情不同,相对的继发感染也不相同。其中吉林的地区更多的是在法氏囊防疫后出现高发,可能和法氏囊有一定关系。其次在该地区协同白色念珠菌、霉菌感染严重。因此针对该地区做好法氏囊防疫规划,增加对霉菌和真菌的控制,对霉菌和真菌的控制办法好多资料都有介绍可以参考进行。在河北山东交汇处部分地区则是鸡痘继发的等等,鸡痘尤其是眼型鸡痘(以瞎眼为特征的),是腺胃炎发病很重要的病因。很多鸡群都是先发生了鸡痘,后又继发腺胃炎,造成很高的死亡率,并且药物治疗无效。很多鸡痘野毒的基因组中插入了网状内皮增殖病病毒的基因片段或全基因,这可能是发生鸡痘后继发腺胃炎的原因。国内有些鸡痘疫苗也有类似的情况。因此针对该地区进行鸡痘总体防控才有可能减少腺胃炎的发病。
3.乱投伤肾以及对免疫系统有损伤的药物:痢菌净,新霉素,磺胺类、金刚烷胺,金刚乙胺,利巴韦林等。
4.有目的的减少疫苗特别是活疫苗接种次数。当鸡有严重腺胃炎时,此时若做活苗,则可加重该病。而每次疫苗的接种都会使机体抵抗力下降而仅仅对所防疫的疾病抗体水平有所升高。多次防疫虽然控制了一种疾病但是对其他疾病的发生带来了有利条件。
5.减少鸡群应激。应激导致机体抵抗力下降,而疾病的发展和发生带来条件。因此创造好的养殖环境减少已经,适当投服抗应激类药物如维生素c等有助与本病的康复。
6.合理消毒。选择好的消毒剂以及适当的浓度和时间间隔。
7.投服抗生素减少细菌病伴发。临床主要针对厌氧菌和葡萄球菌为主要目标,其次是大肠杆菌。对于抗生素的选择应该根据当地具体情况进行。
8.减少湿、相对寒的环境因素。腺胃炎发病前面已经描述其流行病学和法氏囊以及鸡痘有一定的类似。都是在高温高湿条件下发病。但是从病毒学角度来讲病毒一般喜欢冷的环境而腺胃炎、法氏囊、鸡痘都是病毒性疾病理论讲应该很少发生但是现实却属于高发。原因在于高湿和高热的外界环境导致了机体胃肠道的相对寒、凉的环境。因此高热后鸡饮水量增加、喜欢吃凉、寒的事物,而这些直接导致胃肠道相对偏寒,这样给病毒寄居带来有利的场所。因此临床应该尽量给鸡群创造优良的外部环境,中医角度增加热性药品以改变内环境的相对偏寒偏凉。如在饲料添加0.2%干姜、荜拔或黄芪等以及0.01%附子等中药有利于降低疾病的发生。
以上原则如果有兽医基本功或中医基本功的估计不难得出很好的治疗方案。 此文对腺胃炎的病因分析的很全面。治疗此病时用熟附子比附子效果好。 高人好帖,好好学习 如果是土杂鸡或新城疫基础做的好的,可以考虑用一系苗+转移因子接种效果不错.其原理可能与一系苗接种后产生大量的干拢素有关. 总结的很好学习了谢谢 谢谢,学习了 谢了!是一篇好文章。 谢谢杨老师的分享! 是好文章,
回 楼主(悠然) 的帖子
见解独特,内容新颖,有指导意义。 此文对腺胃炎的病因分析的很全面 引用第2楼白垩纪乐园于2009-09-17 17:45发表的 :高人好帖,好好学习
值得收藏 今年夏天比较高发,特来学习,谢谢老师,这是去年的贴,今年有什么病新的变化或观点么?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