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新城疫几个不正确认识
新城疫,是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此病对鸡群的危害已有多年,因而人们也采取了许多的防治办法,但是有愈演愈烈的趋势,其原因是在防控中存在着不少的误区,有时候起到了助纣为虐的作用,现在本人谈几点常见的误区,供大家讨论交流:
1.白壳蛋就是新城疫。许多养殖户不敢见鸡群里有白壳蛋的出现,一有这种蛋就认为是新城疫于是乎赶紧用疫苗接种,往往适得其反,固然新城疫有白壳蛋的出现,但并不是所新城疫的专利,许多原因都会引起白壳蛋,如营养因素,肠道疾病,寄生虫应急反应等等,新城疫引起白壳蛋往往会伴随着产蛋的下降。
2.产蛋下降就是新城疫,同样引起产蛋下降的因素很多不仅仅是新城疫一种,新城疫引起产蛋下降必然伴随着蛋壳质量的改变,如畸形蛋沙皮蛋软壳蛋等,没有这一症状应该慎重考虑。
3.一见绿色粪便就认为有新城疫,绿色粪便是由于某种不合理的因素引起胆囊内胆汁过多而从肠道排除的结果,比如应急,大肠杆菌病,沙门氏杆菌病等引起血象发生变化的疾病,另外某种中毒性疾病,如高热引起的酸中毒也会引起绿色粪便。所以不能一概而论。
4.治不好的病就是新城疫,许多养殖户和临床兽医都存在着这样的观点,投上一两次药没有效果就考虑新城疫,无可非议新城疫抗体水平低的话使得许多病不好治疗,但是也不能一概而论,首先病性诊断的准确率,药物的选择以及治疗原则是否正确,比如环境的改善病因的清除等等。
5.疫苗至上论。疫苗是控制新城疫最行之有效的办法之一,这个观点得到了公众的认可,但是随意的加大疫苗的用量,任意的增加疫苗应用的次数则是不可取的,例如已发现有新城疫首先想的就是选择疫苗控制,一次不行两次两次不行三次,弱毒苗不行选强毒,国产不行选进口完全不顾疫苗在体内作用的基本原理和过程,反而形成免疫麻痹弄巧成拙。
其实解决这个问题的最简单办法我想给大伙提出两点做法供大家参考:
1.合理的使用疫苗,当首免日零确定后,二免和首免不能低于14天。三免和二免不能低于35天。因为要给疫苗在体内有足够的应答反应过程,过早会引起免疫效果不佳。其次灭活苗和一系苗在正常的免疫中还是应该使用因为它们能够产生足够的循环抗体。对机体的保护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即使是在鸡群零星发现有新城疫时,是否用苗也应该慎重考虑。
2.当发现有异常现象是{上述四种情况}应该先用药物进行治疗,一般都会得到改善,在合理的用药治疗得不到改善而必须用苗时,应该适当加大疫苗用量{为了突破母源抗体}一次到位。疫苗量小反而不会有好的作用,在用完苗后,必须用几天清热解毒的药物用以降低疫苗的副作用。 这种现象在养户中存在较普遍,谢谢老师的提醒 谢谢老师的提醒 谢谢--------谨记 好文章,得收藏 符合实际,很好! 飘逸老师总结的好!多谢指导。 谢谢飘逸老师提醒,谨记在心。 总结的好,受益颇深,谢谢。 飘逸老师总结的好!多谢指导。 :) 确实有些养殖户对疫苗的使用不谨慎,新城疫1系饮水用到8----10倍,结果真是适得其反。 引用第10楼中国结于2009-09-07 08:47发表的:
飘逸老师总结的好!多谢指导。 :)
飘逸老师总结的好!多谢指导。 现在的疫苗真的用的很乱,飘逸老师总结的好 分析透彻。普遍存在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