兽医学士 发表于 2009-8-30 17:18:32

影响料肉比的因素(同仁必读)

影响肉鸡料肉比的因素
   面对目前严峻的养殖形势,肉鸡养殖业要想取得一定的发展还需要一定时日,主要原因包括目前我们所面对的养殖户文化水平普遍低下、专业知识薄弱、饲养设施简陋、以及目前国内兽药制品管理的混乱等等,以上一系列的问题导致肉鸭的饲养成本过高,料肉比居高不下,养殖户叫苦连天。但作为一名专业人员,我们应该有所思考,到底影响料肉比的因素有哪些呢?
一、    鸡苗的质量:在实际的工作中,所进鸡苗质量的好坏对日后饲养管理以及防疫相关的影响至关重要,面对基层的养殖户,他们认为鸡苗到场后是活的就没问题,这种想法具有很强的片面性。影响鸡苗的质量的原因有很多
1、    种蛋是否合格:主要取决于种鸡的健康状况以及所用种蛋处于开产后何种阶段等。大型的种鸡场有完备的防疫制度、合理的饲养措施、严格种蛋筛选制度。一般要求做到种蛋无感染性疾病,蛋重合适,开产蛋和产蛋后期的蛋尽量不适用。只有合格的种蛋才能保证有合格的雏鸡。
2、    孵化措施是否得当:在进入孵化机之后又要严格执行相关的制度,确保温度和适度达到要求,保证高出雏率和高合格雏率。
3、    确保鸡苗安全运输:鸡苗的运输过程对鸡苗的影响也较大,由于长时间的运输能够导致底层鸡苗的缺氧,往往在运输中就死亡了一部分,这只是死亡数字,还有很多由于缺氧造成的的弱苗、残苗难以实数计算。而在实际工作中,运输途中造成的鸡苗质量问题往往容易被忽视或者归结为其他的原因,实际上这也是以后影响料肉比的因素之一。
二、    饲料的质量:高质量的饲料是低料肉比的决定因素,饲料质量主要包括下面几个方面。
1、    原料品质:想必大家都知道不同的地区所产的玉米、大豆质量有所不同,更不用说进口鱼粉和国产鱼粉了,所以不同的生产厂家采购的原料品质有一定的差异。另外霉变和变质的原料禁止使用于肉鸡,大公司检测设备完善,其原料质量有保障,小型饲料公司则往往品质不稳定。因此,实际工作中的很多养殖户觉得刚买的饲料,也没有什么异常情况,但肉鸡就是不长肉,这有可能是用了虫蛀的玉米。
2、    营养是否均衡:优质的饲料要求营养均衡,针对不同生长阶段有不同的饲料产品,完全满足该阶段的营养需要。肉鸡料我们根据不同的日龄要求分为肉小鸡、肉中鸡、肉大鸡,分别针对的是0-3周龄、4-6周龄、6周龄以后。在饲养过程中药严格按照要求喂料,需换料时需要提前数天,逐步过渡。
3、    加工工艺:同样的原料配方采取不同的加工工艺其饲料效果完全不同,包括制粒的大小、膨化的程度等等。肉鸡采食时颗粒过大可能导致鸡食道受损甚至死亡。
三、    饲养管理:常言道七分养三分治,养重于防(防疫),防重于治,只有贯彻以上思想从管理入手才能搞好肉鸡养殖,才能有效降低料肉比。
1、    饮水和采食:动物体70-80%是水分,因此充足又清洁的饮水也是养鸡的首要条件,雏鸡的第一次饮水称为“开水”,一般要求在24小时之内饮水;开水后2-3小时喂料称为开料,开料要求少喂勤添。在以后的时间里采取自由采食的方式较好。严禁在饲养中出现断水的情况,如果已经发生,要立即撤掉所有的料筒,禁止采食,否则肉鸡受到的缺水的剧烈应激将会影响整个生长周期。
2、    温度和湿度:该项措施针对雏鸡阶段来说是非常重要的,雏鸡的体型小,皮肤薄,体温调节机能不完善,因此低温可以导致雏鸡活动力减弱,甚至休克和死亡,一般要求雏鸡1-3日龄温度保持在32-33度左右,而在这样的温度下,湿度不够就会导致雏鸡迅速失水和脱水,造成雏鸡生长减慢和受阻。并且合适的温度和湿度是雏鸡体内卵黄吸收的保证,卵黄吸收率又和雏鸡的健康成正相关,可见合适温度和湿度是多么重要。大鸡阶段一般采取自然温度和湿度即可,温度高于30度,低于15度时可以适时降温或者升温。
3、    饲养设备:饲养设备有很多,大到场房,小到料筒和饮水器,建设的鸡舍要求保温性能好、易于通风、光照充足等,可能有人认为保温和通风是冲突的,但是养殖必须要解决这一矛盾。在寒冷和雏鸡阶段要易于保温、成鸡和炎热阶段要易于通风散热。高架饲养,要求架子平整,防止在饲养中鸡在跑动中摔倒,造成鸡翻身向上,长时间造成残疾和死亡。雏鸡1-3天建议用开始盘较好,雏鸭采食方便,不容易因互相挤压影响采食。以后可采用料筒喂食。每只料筒大约可供120-150只鸡采食。在雏鸡阶段用小的饮水器是必要的,因为自动饮水高度会让雏鸡饮水费劲,一方面增加了耗费的体力,另一方面由于动物的惰性会造成雏鸡的饮水减少,从而影响采食和增重。换了料筒之后建议将开食盘放在料筒下,接鸡采食漏下的饲料,减少浪费。另外现在很多养殖户采用烧煤加温,要确保鸡舍的有害气体浓度不能过高,换煤后要盖紧炉盖,因为换的新煤不完全燃烧一氧化碳含量高,易引起中毒,轻度的中毒影响生长,重度的导致昏迷甚至死亡。在饲养中要不断巡舍,闻到异常气体,立即通风,再寻找原因。
四、    防疫和用药:防疫和用药是减少和避免鸡死残率的重要方法之一。而死淘率是影响料肉比的重要因素之一,尤其是后期,肉鸡价值已经成形,死亡后损失大,前期的死亡也明显增高料肉比。因此做好疾病的预防和治疗工作是必要的。
1、    疫苗防疫:根据目前肉鸡病的流行情况一般要求做新城疫、法氏囊、流感、传支等等。
2、    用药:雏鸡第一次饮水中添加的药物我们成为“开口药”,包括药物和保健品,一方面预防疾病;另一方面是增强雏鸡的体质,减少雏鸡的病死率。可添加一些抗生素和多维、氨基酸、葡萄糖等。建议添加3-5%的葡萄糖,一方面迅速恢复体力;一方面促进肠道蠕动,排除胎粪。药物使用建议中西结合,效果显著。在以后养殖中会不断有疾病来骚扰,一定要及时有效地预防和治疗。
3、    合理处理残鸡、病鸡、死鸡:在雏鸡的前1-2周往往会陆续出现一些残鸡,如瘫痪、歪脖子、瞎眼,甚至转圈,一般总数不超过千分之二、三,可以及时挑出分开饲养,防止互相踩踏增加死亡,面对残鸡和弱鸡可以酌情淘汰,免得饲料浪费,对于病鸡要及时隔离、诊治,无治疗价值的淘汰,死鸡要求深埋或者焚烧。
                  




                           南阳希望:淩学士
                              2009-8-21

北青 发表于 2009-8-30 17:43:53

值得细读,值得收藏。还有后期的疾病也是料比增高的主因,包括大杆,肠炎,球虫,新城疫等

树歧 发表于 2009-8-30 18:28:28

少喂勤填----量化饲喂,料净循填。少喂勤喂可否引起一部分鸡因吃料过量造成消化不良、进而临床表现拉稀,不置可否?期待各位同事批评斧正。

bian123 发表于 2009-8-30 18:49:36

谢谢楼主,介绍很详细,值得学习。

weiyong 发表于 2009-8-30 19:23:38

讲的非常好,学习了。谢谢!

养鸡户2000 发表于 2009-8-30 19:40:16

讲的非常好,学习了。

张智慧 发表于 2009-8-30 19:44:42

饲料和鸡苗真的很关键。学习了

甘泉 发表于 2009-8-30 19:54:13

讲的非常好,最近这段时间我这边肠道病如球虫、肠毒、坏死性肠炎、腺胃炎等疾病影响非常严重

zhangx1970 发表于 2009-8-30 19:58:31

收藏了;;;;;

济宁风缘 发表于 2009-8-30 20:09:59

合理处理残鸡、病鸡、死鸡:在雏鸡的前1-2周往往会陆续出现一些残鸡,如瘫痪、歪脖子、瞎眼,甚至转圈,一般总数不超过千分之二、三,可以及时挑出分开饲养,防止互相踩踏增加死亡,面对残鸡和弱鸡可以酌情淘汰,免得饲料浪费,对于病鸡要及时隔离、诊治,无治疗价值的淘汰,死鸡要求深埋或者焚烧。 \\m+;^_;5GW
                   #G("Oh
/+f3jy:d 千分之二.三,不知你怎么做到的,能否告知具体管理方法。谢谢!

白垩纪乐园 发表于 2009-8-30 20:25:32

谢谢楼主的精彩论述,我视其为座右铭,有一点不明请教楼主,雏鸡的问题,为什么刚开产的母鸡下的蛋不能用?请楼主赐教。(我以前错误的认为小周龄母鸡下的蛋孵化出的鸡除了个头小点以外没什么不好,而且周龄小相对得病少、吃药少,孵化出的小鸡垂直传播的病少,对药物的敏感度更高···)

dy小董 发表于 2009-8-30 20:43:59

引用第4楼卞123于2009-08-30 18:49发表的:
谢谢楼主,介绍很详细,值得学习。

主角一生 发表于 2009-8-30 21:01:33

料固然关键,但鸡好了料比就好

zhangshaohu 发表于 2009-8-30 22:04:34

好东西就要分享,呵呵。支持你。

兽医学士 发表于 2009-8-31 18:33:28

回 11楼(白垩纪乐园) 的帖子

回复11楼,刚开产的母鸡生殖系统发育未完全,蛋的重量,营养成分含量,以及蛋壳的质地有所欠缺!故一般140天开产的麻鸡要到180天才能留蛋!
不知是否满意这个答案!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影响料肉比的因素(同仁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