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抗菌“相加作用”的“1+1=2”你真的理解和用对了吗?
在对畜禽疾病的治疗时,为了提高抗菌作用的敏感度和强度,人们通常会把两种抗菌药物配在一起使用。这就牵涉到两种抗菌药物的不同作用方式,有相加作用、有无关作用、有协同作用、有拮抗作用等多种作用结果。这其中,为了更形象的说明相加作用,通常我们都会拿“1”来打比方和说明,你在很多场合和专业书籍上,都会看到对相加作用的释疑“相加作用就好比是1+1=2”。很多人的通俗理解,两个具有相加作用的抗菌药共同配伍在一起,并且还没有药理和理化等配伍禁忌的,那么这样的复配结果就是:使配伍和调剂成方的两个具有相加作用结果的抗菌药,无论是处方的抗菌敏感度还是作用强度,都比只用其中一个抗菌药提高了一倍。这种理解是没有问题和完全正确的!但是,这只是认识和理解没有问题,但并不等于你一定能把这种抗菌药的配伍原则用对用好。
比如说,就有不少人这样认为:两抗菌药相加作用的“1+1=2”,就是把两个抗菌产品等质量配在一起给药;也有人把两种抗菌药品,都折算成相同的治疗兑水量,然后配在一起给药;也有人把两种抗菌药品折成纯粉,然后等比配在一起给药。除了前面所举这几种情况,如果仔细梳理还有很多情形。其实,这些对具有相加作用的两药配伍用法,都没有真正理解“1+1=2”相加作用的要义。
上述这些用法,很多人在实际用药上,基本都是在蒙在撞,只是有些情况下“这种蒙和撞”是成立的。但是,用药者只知道这种情形下使用的效果好,却不知道为什么如此蒙和撞“效果才好”?
专业上说的和很多药理配伍培训老师讲的抗菌药的联合“相加作用”,打个比较形象的比喻就是“1+1=2”的意思。再延伸一下也就是说,两个具有相加作用的抗菌药联合使用,每个抗菌药都看成“1”的话,相加作用的抗菌效应结果就是“2” 。这个“2”你可以理解成:比单用其中一个抗菌药强一倍;比单用一个抗菌药敏感度强一倍;比单用一个抗菌药的作用效能强一倍;比单用一个抗菌药疗效强一倍。
这种更进一步的说明,也只是在说明和理清对“相加作用”的认识,在启发联合抗菌作用的可能操作细节,以及这种相加作用的原则性说明,还需要再进行操作层面的细分,才能更具有实践的“可操作性”。比如说,对相加作用的情形进行分类,可以粗略总结出①同种药物不同制剂药品联合的相加作用;②同类药物不同品种制剂药品的相加作用;③不同类药物不同种药品的相加作用。我们举一个例子说明。
拿第一种情形来说吧,同种药物不同制剂药品联合的相加作用。比如30%阿莫西林可溶性粉与10%复方阿莫西林粉联合配伍,是同为阿莫西林药物制剂的“相加作用”,此时的操作就应该以两药品中“阿莫西林”的合计总量,计算处方的治疗量和保证增效剂的最低有效量,进行配伍操作和处方中两药品用量的调剂。你可以“30%阿莫西林可溶性粉100g+10%复方阿莫西林粉100g”这样“1+1=2”的联合,那么处方中阿莫西林与增效剂的比例就是“16:1” 。
这样联合配伍的结果,并没有超出阿莫西林与增效剂最大“20:1”最大配比范围。但是,最大配比越大,对复方阿莫西林粉制剂的稳定性要求越高,因为其中的增效剂“克拉维酸钾”极不稳定。并且,对30%阿莫西林可溶性粉与10%复方阿莫西林粉的配伍相容性,要求也就越高。当然了,你也可以“用30%阿莫西林可溶性粉100g与10%复方阿莫西林粉200g”这样“1+2=3”的联合配伍,这也是在实现“相加作用”操作的另一种“正确姿势”。
这种“1+2=3”的联合配伍操作结果,就使得处方中“总阿莫西林的量”与增效剂量的比例为“10:1”,仍然处在增效剂的最低增效范围内。仅30%阿莫西林可溶性粉与10%复方阿莫西林粉之间的“相加作用”操作细分,我们上述随便就列了“1+1=2”和“1+2=3”的两种情形。大家发现,我们是拿药品(也就是制剂)进行联合配伍成方的。其实,如果你继续探索,会发现还有其它的相加作用的情形。
来源:兽药药理与处方技术,作者:李匡翎
基本正确。但是当1+1=2时可以减少昂贵药物的比例,即0.5+1.5=2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