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大数据|2019 年-2022 年 4 月我国鸡滑液囊支原体流行病学调查报告(一)
最近看到一篇我国最新的鸡滑液囊支原体流行病学调查报告,里面数据超详细。可以让我们对2019年-2022年4月国内不同品种、不同地区、不同月份、鸡的滑液囊支原体病原,不同时间段抗体规律变化以及流行的主要毒株有更深的认识。在这里和大家分享以下,原文篇幅较长,考虑大家学习精神十足,耐心不足,准备分三次在本平台发布,好了,开始我们的学习之旅了!
滑液囊支原体(Mycoplasma synoviae,MS)是鸡的一种重要疾病,引起滑膜炎、气囊炎以及产蛋率下降和蛋壳顶端异常,给养殖业造成较大经济损失。
近年来,我国 MS 发病率呈现逐年升高的趋势,需引起足够重视。青岛易邦技术服务部持续关注和跟踪 MS 的流行变化趋势,通过大量的研究和防控实践,总结了滑液囊支原体的综合防控方案,并在国内多个规模化养殖场推广应用,效果显著。
我国鸡滑液囊支原体流行病学研究报告
一、样品来源及分布
2019 年 1 月 -2022 年 4 月从山东、河南、辽宁等 29 个省级行政区采集的家禽样品共 47532 份,最终得到 1337 份 MS 病原阳性样本,以及 4210 份血清样本。
品种包含白羽肉鸡、黄羽肉鸡、蛋鸡、肉种鸡等不同品种,样品种类包括病料、棉拭子(口腔 + 泄殖腔)、血清等。
MS 阳性样本及菌株的确定通过特异性的 PCR、qPCR 方法及对 vlhA 基因测序确定,血清 MS 抗体通过 ELISA 法检测。
二、2019 年 -2022 年 4 月我国 MS 的流行与分布
1、 流行动态变化趋势
通过比对 3 年多的 MS 检测阳性率,2019 年为 1.31%(146/11137),2020 年为 3.12%(457/14657),2021 年为 3.12%(521/12648),2022 年 1-4 月份为 4.38%(213/4862),可见 MS 的检出率呈明显的逐年升高趋势(图 1)。
2、MS在不同月份阳性率分布
统计 3 年时间各月份阳性率数据,可见 1-12 月均有检出,但春秋交替时感染率更高(见下图)。
3 、MS在不同品种比例分布
通过统计不同品种鸡群的感染数据,发现 MS的感染家禽品种主要包括白羽肉鸡、蛋鸡、肉种鸡、黄羽鸡等,其中白羽肉鸡感染最高,其次是蛋鸡(图 4)(编辑微评:原来认为,白羽肉鸡感染少,实际检测结果惊掉了下巴,估计是一直用药压制的结果) 。
4 、MS在不同品种、不同周龄分布
统计各品种、不同周龄的阳性率分布,可见各品种、各周龄均可感染,且呈现随日龄增加,感染率逐渐增加的趋势(图 5)。
蛋鸡呈两次感染高峰,第一次高峰是 7-12周,第二次高峰是产蛋高峰阶段。
肉种鸡呈两次感染高峰,第一次是 10-18周,第二次高峰是产蛋高峰阶段。
白羽肉鸡 1周内偶有检出, 3周后检出率随周龄增加而增加。
5、 MS 抗体大数据统计
根据 3 年多的 ELISA 抗体数据(MS 阳性:滴度≥ 1076)统计,各品种各日龄阶段的抗体消长规律分布如下:
蛋鸡:1周(w) 时平均值为 3817;4-5周 母源抗体逐渐消失,抗体最低;6周后抗体开始转阳并持续升高,直至产蛋期后期,抗体值始终≥ 10000,采集样品鸡群 MS,疫苗免疫率低,但抗体阳性率高,表明鸡群感染普遍。
肉种鸡:1周时为 4327;2-3周时母源抗体逐渐消失,抗体最低;4周 后抗体开始转阳并持续升高,直至产蛋期后期,抗体值始终≥ 7000。(抗体低的时候,也是防控MS最佳时候,后续再升高,说明支原体在不断攻击机体)
6、最近几年流行什么菌株的MS?—— 基于 vlhA 基因分子流行病学分析
将近 3 年 PCR 检测呈阳性并成功测序的 49 个 MS 序列,根据 vlhA 基因 N 端富脯氨酸重复基序(PRR)长度进行分型,结果表明我国近 3 年来 MS 流行菌株主要以K 基因型为主,占比79.5%。此外 E 型占比 10.2%,C 型占比 6.12%,新型占比 4%(见图 8)。(这也是研发本土疫苗的基础)
与国外流行株的基因型有较大差异。通过对 49 株分离菌株的背景信息调查,其来源于不同省份、不同品种的鸡群,临床表现形式多样,呼吸型、生殖型、关节型以及亚临床感染均有。说明滑液囊支原体的不同致病表现型可能与不同菌株的组织嗜性、感染途径、感染日龄、感染品种等多因素有关。
三、总结
本研究报告对 2019 年 -2022 年 4 月从全国采集的 1337 份 MS 阳性样品和 4210 份血清样本进行统计与分析,结果表明我国 MS 感染极为普遍,而且呈现逐年增加的趋势。不同品种的鸡群均可感染发病,尤其是白羽肉鸡和商品蛋鸡发病占比最高,危害最大。
从不同月份来看,1-12月均可感染,但春秋交替季节多发。从不同品种、不同日龄阶段的感染分布规律来看,各品种、各日龄均可感染,且呈现随日龄增加,感染率也逐渐增加的趋势,而且呈现了比较明显的 2 次感染高峰特点。
近 3 年流行的 MS 菌株基于的 vlhA 基因分类来看,主要以 K 基因型为主,与国外流行的基因型不同。
通过此次对 MS 流行病学的调查研究,有许多现象值得进一步探讨和分析。虽然国内 MS感染很普遍,水平 / 垂直传播能力很强,但不同品种之间仍有所区别。从不同品种的 MS 感染率和血清抗体消长规律来看,蛋鸡品种的感染压力明显高于白羽肉种鸡。
我们分析造成该现象的原因,我们分析可能与不同品种之间对 MS 的预防控制对策有关。多年来,对白羽肉种鸡 MS的防控一方面依赖上游的预防和净化,另一方面一直坚持进行 MS(灭活 / 活)疫苗免疫。
国内蛋鸡品种却一直很少做 MS 疫苗的免疫。虽然 MS 疫苗不能完全阻止感染,但可大大减少排毒和感染后的发病严重程度。
此外,从蛋鸡的 MS 感染来看,小日龄(0-3 周龄)时,病原检测即为阳性,说明存在早期感染。
这个阶段对于雏鸡极其重要,免疫系统还未发育成熟,一旦感染会长期带菌,尤其是高致病力菌株,对鸡群后期的发病都会产生较大的影响,因此对 MS 的早期预防非常重要。
第一个感染高峰是在 4-9 周龄,这个阶段是蛋鸡育雏育成转换期,母源抗体已经完全消失,还面临转群、免疫等多种应激因素,机体抵抗力较差,MS 容易从呼吸道等局部黏膜进入血液循环形成菌血症,某些嗜关节型菌株会随着血液循环定植于腿部、翅膀等关节处,引起局部关节、脚垫的发炎、肿胀,从而造成跛行等。发病后期随着抗体的产生,菌血症现象趋于好转,MS 重新进入潜伏状态。
第 2 个阶段在产蛋高峰期,这个阶段雌激素分泌旺盛,机体抵抗力差,前期潜伏感染的 MS 会重新活跃或感染新的菌株,从呼吸道等部位进入血液循环形成菌血症,某些嗜生殖型菌株会随着血液循环定植在输卵管(也有观点认为是通过腹气囊临近输卵管感染所致),造成输卵管的蛋壳形成功能障碍,出现产蛋量的持续缓慢下降、破壳蛋增加、蛋壳顶端异常的 EAA 现象。
蛋壳质量变差
蛋壳顶端异常
种鸡在这个阶段感染危害最大,如果此时鸡体内缺乏足够的抵抗力或抑菌能力,一旦形成菌血症,MS 容易到达输卵管造成胚内带菌,从而垂直传播给下一代雏鸡,为后代防控带来挑战。
对于该病未来还需要进行大量的研究工作。持续做大量的专项研究及系统流调工作,包括现场走访,样品检测及序列测定,不同临床菌株分离及攻毒保护等,为该病的后续防控提供数据和一线案例支撑。
未完,待续... ...
文章出处:鸡滑液囊支原体防控技术论文集(精选)
来源:禽世界
谢谢分享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