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意浓浓寒气将至,2022夏季通风的回顾、教训与启示
今年夏天,多地又遭遇前所未有的持续高温天气。而现在已入秋季。
在我们为今年热到炸裂的夏天终于结束松一口气的时候。
请不要忘记,未来全球气候变暖带来的是年复一年越来越热的夏天,和越来越极端的气候。
明年可能更热!!
回顾今年夏天,在7月份的华北与华东地区(河南、河北、山东等地),8月份的华中与西南地区(湖北、安徽、江西、四川等地),外界气温连续多日超过40℃。
很多养殖场为了给鸡舍降温使尽了全身解数,可谓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但仍然有诸多的养殖场遭受了严重的热应激。
尤其是大日龄、高密度的栋舍,出现强烈的鸡群热应激,造成采食量严重下降,甚至废食现象,进而大大降低鸡群本应该有的生产性能。
发生热死亡的案例也比比皆是,这些都最终导致企业的效益低下、甚至严重亏损。
外界的高温天气可谓确实是客观存在的影响因素。
难道就没有人为的鸡舍设计与管理因素吗?
当高温来临时,几乎所有的管理者都嫌自己的风机安装的不够多,风速不够大,恨不得在鸡舍后端变出几台风机用,大有“风吹一夏、不解炎愁”之势。
总觉得鸡舍的纵向风速不够大,降温效果差。其实这是一个系统性的问题。主要涵括两大板块和一个警示:
一是解决设计源头的问题
[*]在鸡舍设计之初要考虑到极端的高温高湿的天气对鸡舍的影响,必须保证鸡舍最大的通风能力。
[*]同样在鸡舍建造之初要选择高质量的保温隔热的材料,并保证鸡舍的密闭性良好。
[*]
[*]如果鸡舍的设计目前有缺陷,一定在鸡群淘汰后立即做鸡舍的合理性改造,以应对来年的高温天气,切不可存在侥幸心理,“明年夏天或许不那么热了。”这是赌徒,不是正确的思路。
二是现场通风管理的问题
[*]根据当地气候条件设置合理的通风参数,选择正确的通风模式。
[*]如何有效的快速的排除鸡舍内的热量,不使鸡体造成热量的蓄积是关键,要知道如有半个小时的热量的蓄积,鸡体在合理的通风状态下仍需4-6小时的才能全部排出蓄积的热量。
[*]
[*]利用现场有利的工具给鸡舍降温,给鸡群排热,如安装挡风帘增加风速、快速出风降低湿度、甚至用冰块应急降温等措施,这些在极端的高温天气下都有不同程度的效果,当然一定要结合现场鸡舍的通风状态和鸡群的时时表现。
农场遇到的最可怕情况是电力和水源的故障与短缺。
电力
[*]保证应急供电系统时刻处于良好状态,做好日常维保与带负荷试车工作,包括发电机、供电线路等。
[*]要求配置发电机一备一用、应急备用电缆、48小时油料。
水源
[*]配置日常应急水塔或水罐,保证在水源断流状态下仍能够满足场区24时日常用水。
[*]保持备用水的定期循环更替,以保证水质良好。
也许看到这里会有人说,你说的这些我们都经历过,都知道了,用一句古人说的话小结一下,历史的经验教训告诉我们“人们不会从历史的经验教训中吸取教训”。
我要说的是,不是你知道了,而是我要去做,并且知道如何能省钱的做好。
今日的另一焦点话题是:“秋意浓浓、寒气将至”。
夏去秋来,外界气温已然逐渐降低。
昼夜温差的幅度正逐日加大,相对湿度也在降低。
鸡舍的通风参数仍然按照夏季高温时段的参数设置,这样的结果势必会造成鸡舍的通风量过大。
鸡群的体感温度过低,鸡群产生冷应激,最终导致鸡群发病。
因为鸡群在这种气候条件下需求的不是快速的降温,而是适当的通风以排除鸡体多余的热量。
所以我们的通风方案一定要结合着外界气候的变化而随时的调整,以满足鸡群的实际需求。
当前季节通风需要关注的重点:
[*]时刻关注天气预报实况,如遇天气骤变需及时的调整通风方案。
[*]从之前的以隧道式通风降温为主的通风模式逐渐调整为以过渡式通风排热为主、隧道式通风为辅的通风方式(中午炎热时)。
[*]结合外界相对湿度谨慎使用湿帘(当前时刻,仅南方少数地区有使用湿帘的条件)。
[*]注意夜间低温时段,纵向进风口的漏风对周边鸡群的影响。
[*]过渡通风模式能使鸡群舒适就不进入隧道通风模式。
[*]结合鸡舍的密闭保温性能逐步调整适合本区域气候特点的目标温度。
[*]多去现场观察鸡群行为的变化,如有异常立即做出调整。
总结
变化是永远不变的规律,四季轮替、气候更迭,随之会伴随着鸡舍环境的变化。
为满足鸡群相对恒定的需求,我们的管理措施也将随之改变,以适应环境的变化。
根据环境变化设定专业的通风模式,能够帮助现场处理好各种气候条件下的舍内环境!
来源:poutry times,作者:刘涛
拜读了http://app.jbzyw.com/public/emotion/face_068.png好文章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