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精神 发表于 2022-6-28 18:30:00

干预和预防热应激的11个营养策略







水是六大营养素之一,没有水也就没有生命。

水是最重要的散热的介质,大约70~80%的鸡在热应激下产生的热量是通过喘息(蒸发冷却)散热的。

保证充足的饮水。

在炎热的天气,即使短暂的断水对家禽来说也是灾难性的。

1.1 水温

提供足够清凉的饮水。在热应激时,水温降低到12℃以下对家禽的生产性能是有帮助的。

降低水温和添加盐有助于改善水的摄入量。



1.2 水质

所饮用水的水质要符合家禽饮水标准。

此标准指的是总溶解固体、硬度、pH、硝酸盐、金属离子和微生物等指标。



1.3 水的消毒

可以考虑二氧化氯、过氧乙酸或次氯酸钠等消毒剂对水质进行消毒,并通过检测鸡舍水线最远端的水质确定消毒效果。



1.4水质的软化

可以通过添加酸制剂对水软化。



2.1 提高营养浓度

当鸡只发生热应激时,会造成采食量下降,同时也会引起机体内炎症的发生,炎症发生过程也是耗能过程,所以适当提高饲料营养浓度,以弥补因采食量下降对生产性能造成的损失。

但无法靠提高营养浓度完全弥补因热应激造成的生产性能的下降,因为无法做出足够高营养浓度且营养平衡的饲料。

夏季要增加以油脂供能,降低碳水化合物和蛋白供能。因为脂肪的能值是糖和蛋白的2.25倍以上,这样可以释放配方空间,有利于提高营养浓度;

此外脂肪比碳水化合物和蛋白产生更少的体增热;

再者饲料中添加脂肪还会延缓饲料在肠道中的停留时间,使营养物质吸收的更加彻底。



2.2 油脂的来源

增加短链脂肪酸(SCFA)和中链脂肪酸(MCT)作为油脂的供给,降低饱和脂肪和长链脂肪酸的脂肪酸的用量。



肠道中有不同的种类细菌代谢会产生大量的LPS或称为内毒素(endotoxin),能够促使免疫细胞释放各种致炎症的细胞因子。

不但造成肠道炎症,也会造成身体系统性炎症。

肠漏是使LPS进入血液的一个关键因素。

另一个因素是脂肪,因为LPS可以通过黏附乳糜微粒(chylomicron)从肠道进入血液。

乳糜微粒是由胆汁和脂肪形成的,其可通过载脂蛋白从肠道运送到血液循环系统中。

脂肪酸中,只有长链脂肪酸需要形成乳糜微粒。

短链脂肪酸(SCFA)和中链脂肪酸(MCT) 是直接从小肠经由门静脉运送到肝脏,不需要载脂蛋白作为为载体,所以SCFA和MCT并不会增加系统性的LPS。



2.3 关注ω-3和ω-6的比例



ω-3和ω-6都是必需脂肪酸,两者都参与细胞膜的合成。

ω-3是指亚麻酸和花生四烯酸等,其功能是促进溶血不易形成血酸,另外下调白细胞介素-1(IL-1)和白细胞介素-6(IL-6) ,进而抑制机体的炎症反应。ω-6是主要是指亚油酸,与ω-3的功能相反。

从发挥生产性能而言,是需要抑制炎性反应,因为炎性反应会消耗大量的能量的过程。

尤其在热应激时,易有肠漏和有炎性反应,此时就更需要抑制炎症,避免因过度的炎症,造成生产性能下降,所以油脂来源尽量选择ω-3含量多的油脂。

平衡的脂肪酸比例可以改善鸡体的心血管功能让其更加耐受热应激状态。

同时也需注意过量的添加ω-3脂肪酸会引起肉品和蛋品的风味出现变化。

2.4 葡萄糖

在热应激时会影响糖类代谢,会让糖原分解进入到血液中应对应激反应。饲料里添 加葡萄糖,机体不用动用体内的糖原分解成葡萄糖。



3.1低蛋白日粮

夏季尽可能使用低蛋白日粮。

使用高蛋白日粮时过量的蛋白质需要在体内代谢排出,在此过程会增加热增耗,增加热应激;另外过量蛋白增加后肠道有害菌特别是梭菌的繁殖,增加肠道的炎症。

低蛋白日粮是控制粗蛋白的水平,提高可消化氨基酸的水平。

在低蛋白日粮时,需要要考虑必需氨基酸的同时,也要考虑非必需氨基酸。

而且具体粗蛋白降低多少水平,与使用的合成氨基酸种类有关。

3.2氨基酸

3.2.1确保赖氨酸量

确保赖氨酸的量,当赖氨酸缺乏时家禽体温升高。可能的原因是饲料里缺乏赖氨酸,可能会影响甲状腺的活性,增加热量在体内蓄积。

日粮中增加赖氨酸水平显示对于适应降低的采食量和提高饲料效率是有必要的。

3.2.2平衡日粮氨基酸

使用可消化氨基酸和理想氨基酸模型设计平衡日粮。

理想蛋白模型氨基酸的比例受家禽的品种、年龄和外界环境的影响而变化。

在夏季与肠道炎症有关的或因热应激带来的氧化有关的氨基酸(谷氨酰胺、精氨酸、含硫氨基酸和苏氨酸),这些氨基酸与赖氨酸的比值应上升。

在研究中观察到,提高精氨酸与赖氨酸的比例对饲料转化率和高温下的生长性能有着有利的影响。

因为精氨酸有舒张血管的功能,在热应激的时,它帮助血管舒张,促进血流量血液循环,有利于降低热应激;另外它也参与肠道粘膜免疫和维护肠道上皮细胞的完整性。

高温下理想的氨基酸平衡尚不清楚,因为热应激鸡的蛋白质消化和氨基酸吸收发生改变,蛋白质分解代谢和糖异生增强。



3.3 蛋白来源

3.3.1 合成氨基酸

现在可采购到的商品化的合成氨基酸多达8种之多。

合成氨基酸在体内的利用率基本上是100%。

补充必需氨基酸,可以降低粗蛋白水平,将有助于减少热量增加,减轻高温的有害影响。

3.3.2 高消化率的蛋白来源

豆粕、大豆蛋白粉、玉米蛋白粉和鱼粉等之类的蛋白来源。

3.3.3 注意植物蛋白原料中的抗营养因子

比如豆粕中的抗胰蛋白酶和甘露聚糖等。

抗胰蛋白酶含量越高,消化率就越低,氨基酸的利用率就越低。





热应激时,矿物质较在合适温度时沉积降低(只有钠、铜和钼除外),且随尿酸排泄增加,此时矿物质呈现负平衡,出现代谢性的酸中毒。

矿物质的平衡在热应激下尤为重要。



4.1小苏打

日粮中添加小苏打,是为了提供日粮中的电解质平衡,主要是为了提高钠离子的量,减少氯离子的量,而不是为了中和因热应激造成的代谢性的酸中毒。

但也有报道称在日粮和饮水中添加小苏打能够增加饮水量和潜在在缓解热应激和对生产性能有利。

4.2 碳酸钾、磷酸二氢钾或磷酸氢钾等

在饲料中添加碳酸钾或磷酸二氢钾,是在电解质平衡的基础上增加钾离子的供给量。

热应激时日粮的DEB值220~250 mEq是最优的。

但考虑家禽饮水中含有Na+、K+和其它金属阳离子。

另外电解质平衡越高,家禽饮水量越多,这样会稀释消化酶和日粮营养浓度,同时因饮水量增加导致肠道蠕动变快,这样更不利于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

所以在热应激时DEB值前期料一般做到220mEq,后期料做到200mEq。

4.3 不考虑添加氯化钾和氯化铵等氯化盐

在饲料里添加此类产品,在引入钾或钠阳离子的同时,也大量引入氯离子。

DEB(Na++K+-Cl-)值并不一定是升高,而且大量氯离子会影响骨骼胶原蛋白合成,从而会造成鸡只腿病发生。



4.4 饲料里补充锌和硒

在夏季微量元素重点关注锌和硒,也有关注锰的。

足量锌和硒的会让活体重增加、提高饲料效率和胴体指标。

现已证明锌与动物体内300多种酶和功能蛋白组成有关,锌在动物体内不仅参与核酸、维生素及微量元素的代谢,而且还与动物生长、繁殖及免疫有关。

硒是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的活性中心元素,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的生理功能主要是发挥是抗氧化作用。

4.4 铬

有利于提高热应激时肉鸡的性能,通过增加采食量和体重,提高饲料效率,促进胴体特性。





高温下营养素摄入量的减少也会影响维生素A、E、C等微量营养素的摄入量。

维生素对家禽的生产性能和免疫功能起着重要作用,补充这些营养素也可能有助于维持热应激禽类的性能和免疫功能。

所以在热应激时,会提高所有的维生素的量。

5.1 VA

通过饮食补充维生素A(8000IU/kg饮食),也可以减轻热应激对产蛋的不利影响。

新城疫疫苗接种后立即遭受热应激的母鸡需要更高的膳食维生素A摄入量,以获得最大水平的抗体产生。

维生素A可减轻热暴露和免疫激发引起的氧化损伤。在肉鸡中,补充维生素A(15000IU)可改善活体重增加、饲料效率和胴体性状,并降低血清MDA浓度。

5.2 VC

抗坏血酸(AA)可由家禽合成,在正常条件下无需在日粮中补充,但是在热应激时,家禽不能合成足够的VC的用于降低皮质酮、抗氧化应激和降低炎症反应。

补充抗坏血酸可改善胴体质量,提高胴体重量和胴体粗蛋白含量,同时降低胴体粗脂肪含量。

但高剂量(1000mg/kg)的AA补充可能会掩盖对热应激禽类的产蛋性能的改善,故VC的添加量应在合理的范围内。

推荐添加量是150~300mg/kg。



5.3 VE

喂养实验表明,与对照组相比,饮食中补充维生素E(200mg/kg)可提高血清IgM和IgG水平,并改善巨噬细胞的吞噬能力。

高水平的维生素E(250mg/kg饮食)有利于高温下的产蛋量。

在65 IU/kg日粮中较低的补充水平也可以提高慢性热应激下蛋鸡的产蛋量和蛋质量,同时提高免疫应答。

建议不仅在热应激前,而且在应激期间和之后都应添加维生素E。

可以提高饲料原料消化率,降低因饲料原料造成的炎症发生。



可以优化消化率,减少氧化应激。

6.1 甘露聚糖酶

豆粕中约含有1.3%~1.8%含有β-甘露聚糖,其含量的差异取决于豆皮的含量。

许多微生物的细胞壁含有甘露聚糖,它们是微生物进化过程中的保守的分子片段。

它能够激活先天免疫反应,促进炎症反应,昂贵的能量代谢。

当热应激导致肠漏,导致甘露聚糖的危害更大。

6.2 饲料里添加益生菌

发生热应激时,环境温度的升高及肠道完整性的问题导致肠道微生物群发生不利变化。

补充益生菌乳酸菌菌株可以丰富遭受热应激的鸡的空肠和盲肠中的乳酸菌群,从而恢复微生物平衡,保持肉鸡空肠和盲肠微生物群的自然稳定性。







选用甜菜碱作为原料。

甜菜碱的生理功能是:维持渗透压、甲基供体和防止细胞脱水。

当肠粘膜细胞的渗透压发生改变时,细胞的形状就发生改变,就会破坏细胞的紧密连接,增加肠道通透性,进而导致肠漏和炎症的发生。





8.1 球虫

建立有效的球虫药轮换计划,让所有的球虫药都长期内有效,能较好地控制球虫对肠道的损伤,避免肠漏的发生。



8.2 产气荚膜梭菌

产气荚膜梭菌产生的毒素进一步破坏黏膜,导致生产损失和死亡。

中国政府在2019.07.01饲料里禁止添加AGP,家禽的肠道健康存在较大的挑战。



出现严重脱水,胸肌变黑,肝脏肿胀和充血(右边是死于坏死性肠炎的鸡,左边是正常鸡)

饲料里添加离子型球虫药莫能菌素、甲基盐霉素、盐霉素和拉沙洛西钠等离子型球虫药,能有效对抗梭菌和致病细菌的过度生长,起到促生长的作用。





拉沙洛西钠在炎热的夏季,能够维持饮水量和采食量,在热应激情况下更好的经济效益。






10.1 饲料颗粒度

颗粒料能减少热应激,进食所需的能量减少。

因为保持颗粒的完整性,可以降低鸡只的采食次数,减少鸡只的活动,从而能减少热应激。

但颗粒度与热应激有关系,也没有关系,因为在没有热应激的时候,颗粒的完整性对生产性能也有很大的影响。



10.2 颗粒的大小非常关键

在夏天,虽然颗粒化日粮、产蛋量、饲料效率和蛋鸡的摄水量显著增加,然而,肉鸡更喜欢在炎热的环境中多吃粒径较大的饲料。

报道称,当全颗粒玉米作喂养时,自由采食的肉鸡消耗更多的浓缩蛋白(43.7%粗蛋白),饲料效率有所提高。

10.3 在每天最凉快的时间饲喂

在喂食过程中,应使用低能量光或调光器来减少鸟类的活动,从而最终降低热负荷。

一些人建议在日最高气温前4小时~6小时限制肉鸡的喂养,以减少在炎热气候下进食时体温的升高。

10.4 双饲方案

这是肉鸡的另一种策略,包括在每天的凉爽阶段使用蛋白质饮食,在温暖阶段使用富含能量的饮食,并通过两种饮食的适当比例保持营养平衡。

将喂食时间从每天两次改为一次是也有利于蛋鸡的性能,最佳时间在下午。



霉菌和霉菌毒素、脂肪氧化酸败等。



设备清理和卫生:油罐、筒仓、输送设备、料塔……



来源:poutry times,作者:董振杰、朱孔阳

yt4211831 发表于 2022-6-29 13:51:57

AaronWang 发表于 2022-6-30 03:37:47

http://app.jbzyw.com/public/emotion/face_068.pnghttp://app.jbzyw.com/public/emotion/face_068.png

为了禽类健康 发表于 2022-7-10 16:49:27

谢谢分享,挺全面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干预和预防热应激的11个营养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