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精神 发表于 2022-6-18 10:36:42

鸡白冠病的防治

鸡白冠病是鸡住白细胞原虫寄生于鸡的白细胞和红细胞内引起的一种血孢子虫病;鸡住白细胞原虫有多种,其中以卡氏住白细胞原虫最常见,且危害最严重。

白冠病一般以夏、秋季多发生,受感染的鸡只以肌肉组织和内脏器官广泛出血为特征,鸡冠失血苍白而得名鸡白冠病。


(鸡白冠病)

流行特点

本病多发生在夏秋季节(气温20度以上),主要集中在5~11月份多蚊虫季节,因此本病呈明显的季节性流行。白冠病主要通过库蠓、蚋的叮咬传播病原。临床感染、发病与库蠓等吸血昆虫的活动有直接关系。




(库蠓,图片来自网络)

本病的传染源主要是病鸡及隐形感染的带虫鸡(成鸡)。3-6周龄的小鸡感染后,发病率、死亡率较高,成年鸡感染率高,发病率、死亡率低。

临床以散养,或开放式饲养管理的鸡群多发。白冠病更多的危害蛋鸡,特别是产蛋期的鸡,导致鸡群产蛋量下降,软壳蛋增多,甚至大批死亡。

临床症状

鸡住白细胞虫自然感染潜伏期6-12天,雏鸡感染症状明显,成年鸡感染鸡冠、肉垂、结膜苍白,贫血,消瘦,排黄白色或黄绿色水样稀粪,蛋鸡一般产蛋率下降10%-20%左右。所有病鸡最明显的特征是贫血,鸡冠苍白无血色。




(图片来自网络)

剖检症状

病鸡可见尸体消瘦,病鸡血液稀薄,颜色较淡,不易凝固,全身肌肉色泽苍白。腿肌与胸肌上有针尖大小的点状出血。



消化道外层有出血点,肠系膜上有出血点。内脏脂肪有出血点,出血点似圆珠笔头大小,输卵管内有黑色血点。





诊断

根据发病季节、农场现场环境、临诊症状及剖检变化可以作出初步诊断。

现场取鸡血涂片,经瑞氏染色后于高倍显微镜下观察卡氏白细胞原虫的配子体,结合涂片镜检看到虫体可以确诊。

预防和治疗

01预防

做好农场环境卫生,及时清理场区垃圾,对场区周围污水进行处理,切断库蠓和蚋繁殖与栖息地。

扑灭传播媒介——蠓、蚋。在蠓、蚋活动的季节,对鸡舍内外的昆虫进行杀虫处理,降低病原在鸡群中的感染和传播。封闭鸡舍,对鸡舍进风口、大门等进行纱窗隔离处理,降低舍外昆虫进入鸡舍得可能。

药物预防:使用磺胺药,可以有效预防鸡群白冠病的发生。

02治疗

磺胺药对住白细胞虫的杀灭效果较好。

临床可以用20%复方磺胺间甲氧嘧啶钠可溶性粉拌料或饮水,治疗鸡白冠病。

实际药物使用剂量和疗程可根据鸡群的临床治疗效果来调整。

03特别提示

01. 在蛋鸡产蛋期使用药物治疗白冠病的同时,需要考虑药物残留对食品安全的影响。

02. 适当添加多维,能缓解患病鸡只的出血症状和促进鸡群康复。

03. 选择高品质的磺胺药,以降低药物的毒副作用对鸡只得伤害(肾损伤)和磺胺药对鸡群生产性能的影响。

来源:礼蓝动保,作者:宋锋

王日田 发表于 2022-6-18 16:50:35

又到每年发生白冠病的高发季节,这篇文章值得拜读

可兽医 发表于 2022-6-18 20:47:38

针对白冠病,还真没发现比磺胺效果更好的药

小汽车 发表于 2022-6-23 10:17:42

{:11_389:}感谢分享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鸡白冠病的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