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精神 发表于 2022-4-13 21:00:00

对比“新冠”与传支的防控,为啥传支反而更难?

近20年来,人类世界已爆发了三次冠状病毒感染,即2003年的非典(SARS)、中东呼吸综合征(MERS)和2019年的新冠(COVID-19)流行。冠状病毒不仅是对人类的健康有严重危害,冠状病毒科内有不少种类是对其他脊椎动物也是有感染力的:


鸡的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下称传支)也属于冠状病毒科,但是请大家放心,此病毒仅感染禽,不会感染人类,没有公共卫生意义。

正因为传支属于冠状病毒,所以它在结构特性、流行病学、变异特点等与新冠病毒(COVID-19)有诸多相似。

1、同属单链RNA病毒,更不稳定,也更易变异:

以新冠病毒为例,在2019年年底发生至2021年底奥密克戎(Omicron)株出现,仅仅用了不到2年的时间,且传染性比之前有了极高的提升。

传支病毒也是如此:“主要中和抗体由少数S1表位诱导,当这些表位发生少量关键突变时就能导致新的血清型产生。”

2、可通过各种途径传播:新冠的流行,使我们对病毒的传播有了更深层次的认知。新冠病毒不但能通过飞沫、接触、气溶胶传播:

还可以通过病毒能够长时间存活的物品传播:

对比传支病毒:“病毒可通过呼吸,直接接触感染家禽、污染垫料、污染设备或其他污染物传播,从未报道过病毒的垂直传播,但感染禽的输卵管和消化道能够排毒,所以蛋壳表面存在传支病毒……人员或设备污染对本病在鸡群间的传播具有潜在危险性……病毒经空气传播的频率还不清楚,但一般认为传支病毒能在空气中稳定传播。”

3、各毒株之间交叉保护率差:且不说各个不同的致病冠状病毒之间的保护率差,当同一种属病毒发生关键变异后,也会使之前的感染产生的抗体保护率变低:

鸡传支病毒不同毒株之间的交叉保护率也很弱:“S1蛋白以序列具有很大的变异性,因而机体内虽然有某种血清型的抗体,但另一血清型的IBV毒株仍能够继续感染复制并引发疾病。”

也正是因为两者以上这些特点的相似性,决定了在防控方法的相似性,我们能在人们对新冠的防控措施中学到哪些呢?

传染病的三大要素为: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动物,我们逐一对比。

1、控制传染源:

隔离是控制传染源(并且是切断传播途径)的最有效措施,从国内对新冠的防控方式也能看出来,从2019年底至今,国内用隔离的方法解决了所有点发疫情,也是世界上防控效果最好的国家之一,可以看出隔离对流行病的防控效果之好。

这是传支防控上的难点:发生传支的鸡群及污染物,很难做到绝对的隔离。

①发病鸡场/舍通风吹出去的气溶胶、灰尘等通常并未做处理,也很难做到彻底消毒。

②发病鸡群的粪便通常也未经过任何处理,即被外部加工车辆拉走,且很多地区仍能看到大型的露天晒粪场。

③发病鸡群在出栏时,毛鸡车常常会经过许多地区,并把病毒带到这些地区。

④发病场/舍的冲洗,污水的外溢也可能造成地表水及地下水的污染,使其带毒。

自上而下由政府辅助管理可能对难以隔离的鸡场/舍提供帮助,比如近年推行的死淘鸡只统一回收处理措施被证明是行之有效的,国家应该进一步就鸡源流动消毒落地、建立严格的污水排放系统、划拨资金帮助推进鸡场内粪便直接处理等,不仅对传支的防控,也对其他流行病的防控有积极意义。

2、切断传播途径:

针对新冠的防控措施里重要的一条是限制人员的流动及相互接触,这是切断传播途径的主要方式,在物品流动上推行层层消毒及可追溯制度,防止物品带毒传染。

这一点放在传支防控上,应关注哪几点?

①种蛋:发病或曾经发病种鸡群会经过生殖及消化道排毒,即种蛋表面会带毒,这要求我们对种蛋、孵化环境及人员进行消毒,防止出壳后的雏鸡早期感染,这一点不但对防止早期肉禽感染有意义,对蛋禽同等重要:一些早期感染的传支毒株感染可能会导致蛋禽生殖系统的破坏。

②空舍期的清洗及消毒:空舍时间要长,尽量减少病毒的存留。有证据表明,传支病毒在春秋季在外界(尚不是阳光照射不到的舍内)可存活12天,而冬季可存活达50天以上,即温度越低,存活时间越长,这与多数病毒相似,包括新冠病毒。

考虑到鸡场/鸡舍及周边环境的复杂性及完全清理难度,这就要求我们不但要尽量做好全面的清洗消毒,还要有足够的空舍空场时间,让自然环境减少病毒在鸡群周边的存留。

③进入场区、鸡舍的人员及生产物资进行彻底消毒,防止人身体及物品上的病毒进入鸡舍。

④其他传染源:附近有其他禽类的养殖场可能成为传染源,距离越近,病毒通过粉尘、气溶胶进入场区及鸡舍的可能性就更大,这一点在鸡场/鸡舍选址时就要考虑到,远离其他禽类养殖场、不在养殖密集区建设是基本要求,但这在国内无序的发展及当地规划的限制下可能不容易做到。

野生鸟类可能是传染源,场区内不种植高大树木,尽量不抛洒饲料,避免野生鸟类光顾和驻足。

3、保护易感人群/动物:

接种新冠疫苗,提供一定的抗体保护力,杜绝感染或即使感染了也降低感染程度,减少重症病例的出现。适当锻炼,增强自身抵抗力能对抗病毒的侵袭,自身抵抗力的强弱决定了感染的程度,这也是为什么重症常常发生在有基础疾病的病人身上,而青壮年及儿童往往发病轻微的原因。

对应在养鸡业,保护易感动物的方式有下面几点:

1、 使用对型的传支疫:,有针对性的对当地流行株或优势毒株进行防控,但我们也发现,随着养鸡业的发展,传支病毒的血清型也在不断增加,疫苗免疫颇有“按下葫芦起来瓢”的架势。

2、 保护易感期鸡群:鸡对传支病毒的易感性随着日龄的增大而减小,前25日龄是最易感的时间。在1-25日龄之间我们要尽量减少鸡群的感冒,降低鸡群感染传支的风险,这是防控传支发生的重中之重。

3、 净化免疫抑制病:免疫不完全的鸡只更容易感染各类疾病。同时,有报告称,新冠病毒在免疫缺陷病人体内更易发生变异重组。

同是冠状病毒的传支病毒会不会在存在免疫抑制的鸡体内变异得更快?我们不得而知。

小编结语:近年来传支越来越严重的流行,不可能完全是饲养管理问题,它与传支的病毒本身的多变与易传染性有关,也与区域内过高的养殖载量、自然净化失效有关,与病源难以控制造成病原体四处传播有关,也与鸡苗的质量引起的易感有关。因此想要更好的防控传支的流行,单点或单线的努力可能并不能起到多大作用,需要整个行业的共同规划与防控。

(引号内的文字及观点引自美版《禽病学》)
来源:家禽信息PIB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对比“新冠”与传支的防控,为啥传支反而更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