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精神 发表于 2022-1-12 19:38:36

种公鸡饲养管理的技术要点

随着现代肉鸡集约化、标准化的快速发展,养殖规模逐渐扩大,但是整个生产周期的效益却没有太大的提高,这其中很大部分的原因要归结于种公鸡饲养成绩不理想。主要是因为320日龄后种公鸡由于生殖系统的退化和体重超重等原因导致受精率开始下滑造成。针对种公鸡的生长发育和遗传性能等特点,笔者就十几年科宝肉种鸡饲养管理经验,总结了种公鸡饲养管理的一些技术要点,希望对养殖从业者的管理有所帮助。

01
育雏育成期料量及体重控制

育雏育成期料量控制

第一周的料量在27g/天,第二周的料量在49g/天,第三周的料量在65g/天,第四周的料量在75-80g/天(料量最高期),第五周降到60g/天,第六周降到53-55g/天,以后每周增加1-2g料量(根据实际体重调整料量)。

16周-20周是公鸡生殖系统发育时期,建议每周料量增长5-8g,21-24周每周料量增长2-3g,24周的基础料量为110-112g /天。


育雏育成期体重控制,体重控制原则“长-控-长-控”

(1)长:1-6周,公鸡6周末体重达到1150-1180g。

(2)控:7-15周,公鸡体重低于标准100-150g。

(3)长:16-20周,公鸡体重增幅达到标准增幅,16周-20周的公鸡体重增幅不低于25%,20周时公鸡体重低于标准100-150g。

(4)控:20周以后特别是26周-31周体重控制增长不要太快,保证公鸡每周体重正常增幅即可,防止后期体重失控,影响受精率。


公鸡的胫骨长度

适当的骨骼大小及胫骨长度对于种公鸡的交配非常重要,也会影响到公母分饲,从而影响产蛋期公鸡体况情况,育雏育成期是骨骼和胫长发育关键时期,我们都知道种公鸡在42日龄骨骼和胫骨发育已完成65%,到84日龄完成95%。这样用胫骨长度代表骨骼的发育程度,而胫骨长度与受精率呈正相关。



02
分群与混群

分群

(1)育雏育成期分群3次,分别是4周、9周、13周,分群采用逐只称重。

(2)分群当天限饲并进行抽样称重,抽样数量不低于饲养量的5%,这样预估体重才准确,分群也会更精确。

(3)按照体重将鸡群分为大、中、小三类,其中大、小鸡分别占12.5%,中鸡占75%(根据现场需求可考虑,大、中、小鸡分别给料)。

混群

(1)各公司间饲养方案不同,混群分时间分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13-16周,第二个阶段21-22周。

(2)不论哪个阶段混群,要根据鸡群体重把大、中、小鸡分配到不同鸡舍,要保证混群后单舍公鸡均匀度在90%以上。

(3)混群后要做好公母分饲工作,公鸡要地面训练至少1周时间,让公鸡适应新的喂料系统,公母混群后将公鸡鼻骨串好。以防止公鸡偷吃母鸡料。

03
蛋期公鸡管理

产蛋期公母比例

保证混入大群中的公鸡必须100%好用,公母混群后要关注母鸡下棚架时间及地面鸡只变化(大群精神较差公鸡及时与备用栏公鸡替换)。

(1)23-30周公母比例保持8-9%为宜。

(2)30-40周公母比例保持9-10%为宜。

(3)45周公母比例保持10-11%为宜。

(4)42周前后栏兑换30%的公鸡。

(5)48周鸡舍间对换30%的公鸡。

料量及体重控制

(1)喂料时做好公母分饲,保证饲喂料量准确,公鸡料线高度要合适(母鸡吃不到公鸡料),公鸡料线要牢固不能摇晃,公鸡料位要合适7.5-8.5只/盘,同时要检查好母鸡料线防止公鸡偷吃母鸡料。

(2)每周好公鸡体况评估及称重,确定下周料量,在开产后要控制公鸡的饲料量每周料量增幅0.5-1g/只,避免鸡体重超标,胸型维持在3-4之间,胸型不要超过4,以免公鸡体重过大影响受精率。

(3)40周要密切关注公鸡的体况及状态调整料量(特殊情况可考虑周加料3-4g),在产蛋期间公鸡的体重不能降低,否则会导致精子品质的下降。

(4)备用公鸡饲养管理同等重要,栏饲养密度为3只/平方米、料位和水位充足,料量与大群公鸡无差异,对瘦弱公鸡给其提供高于大群10-20%左右的料量进行补料2到3周左右。

来源:洛阳惠中生物发布时间: 2020-07-27

最后一个 发表于 2022-1-12 22:34:39

学习了
:loveliness: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种公鸡饲养管理的技术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