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王观点 发表于 2021-11-18 19:59:38

关于肉鸡生产班组绩效考核的思考

关于肉鸡生产班组绩效考核的思考        规模化肉鸡养殖企业的班组绩效考核大多采用欧指——欧洲效益指数(简称欧指,EPI)作为评定标准。只要欧指达标,生产班组就可以按规定拿到相应的薪酬和奖励。但是逐渐的,人们认识到这样的评定标准尚有不足之处;主要是不能完整反映企业经营的盈亏实况,还有就是考核生产班组的绩效不够准确。有的时候,由于行情与经营的原因,养殖场的老板并没有赚到钱,而班组却不少拿钱。又有的时候,行情不错,老板赚了一笔,可班组绩效不高,员工收益不理想。这样,老板与班组员工时常各不满意。于是,一些养殖企业纷纷改变薪酬奖罚的计算方法,把计薪与养殖盈利直接挂钩,也就是说,班组要按照养殖场整体的效益来分割净盈利的蛋糕。应该说,这比仅凭欧指来概括和考评生产管理实况更具综合性,是对欧指的一种补充和修正,是值得进一步探讨与发扬的。       对于处在变动和探索中的班组绩效考核,业内是有不同争议和不同取向的。下面是笔者的几点拙见,提出来供业内同仁参考。       有人提出,在养殖实践中,假如某鸡场的一栋鸡舍成活率最高、又一栋鸡舍的料肉比最低、三栋鸡舍的体重均匀度最好,如何界定哪栋鸡养的最好或者说效益最高?用欧指来判断就比较明了,欧指越大,鸡养的越成功。 欧指的计算方法=【成活率*体重(kg)】/(料肉比*出栏天数)*10000。例如:成活率98%,体重2.5kg,料比1.8,出栏天数42;欧洲效益指数=(98%*2.5)/(1.8*42)*10000=324。        据国外资料介绍,如果欧洲指数低于300则表明饲养水平不够好,在300以上才算是有利可图,在320-360之间是比较理想的了,如果达到360-400,那盈利就十分理想了。可事实上,欧指在300~320之间的养殖场不少见,但盈利并不理想,班组绩效也不尽如人意。笔者以为,国外资料中的所谓300以上有利可图是有前提条件的,忽略了前提条件,欧指就不一定符合企业老板的愿望,也不一定符合班组的实况。因为有四个因素没有考虑进去:入舍雏鸡的质量,毛鸡的价格,药费,体重均匀度。以入舍雏鸡质量论,不少鸡场所进鸡苗对班组绩效和最终盈亏都有着不小的影响。原因主要是幼雏母源抗体普遍不高不齐,种鸡两白一支(鸡白痢、鸡淋巴白血病、支原体)净化不良,垂直传播疾病过多,还有种鸡利用度偏大(种蛋的利用提早和后延),造成不同批次的雏鸡难养;有的鸡场鸡群不是三周定终身而是两周就注定了“潜亏”——其后续影响可能涉及死淘率、药费、体重均匀度、平均出栏重等几个方面。有时候,计算出来的欧指可能不低于300~320,但由于难养难治而不得不提早出栏,就很难确保赢利好。对班组来说,假设甲班组管理的入舍雏鸡质量较差,而乙班组管理的入舍雏鸡质量优良,则两个班组所付出的努力和管理水平尽管旗鼓相当,但所得欧指与相关奖惩肯定有不小差异。    又以出栏毛鸡价格论,有些生产管理者往往认为生产和销售是两码事,绩效考核不涉及销售利润是理所当然的。可是,生产报表与财务报表往往不能同高低;有时候生产报表很“好看”而财务报表很“不爽”,又有时候生产报表“不咋地”而财务报表“不算丑”,这让企业老板在兑现欧指奖励时很是踌躇。比如,毛鸡价3.65元/市斤与4.55元/市斤之间相差0.9元,若按5.6市斤/只计,万只毛鸡就是56000市斤,0.9元的差价就是50400元;出栏10万鸡就是50多万元的差价,而这50万多元的差价极有可能就只是3~4天的时差所致。有时候,毛鸡价格看涨,42天出栏不如45天出栏更有利;也有时候,毛鸡价格看落或鸡群发病初起,42天出栏不如39天出栏更有利;这其中,同一班组在不同时段里或者不同班组在同一时段里投入的饲养成本与创造利润的多少就不宜用欧指来衡量。   再以药费论,无须讳言的是,由于肉鸡发病率较高,要保证高的成活率、增重率就不能不依靠药物来“保驾”。所以,药费支出又是吃掉利润的一个可大可小的黑洞。若不考虑用药成本,则考核班组绩效就会有失偏颇。假设甲乙两班组的欧指一样,甲班组用药费平均每鸡0.65元,乙班组用药费平均每鸡1.3元,10万羽出栏鸡就要有6.5万元的效益差。在饲养过程中,同一班组在不同时段或是不同班组在同一时段内都有可能“摊上”同一原因的药费的事儿。   还以体重均匀度论,有时候,平均体重可以掩盖体重均匀度进而分不清两个班组的绩效高下。比如,甲栋鸡舍的鸡群平均体重是5.9市斤,这是由4.5市斤⁄只~6.0市斤/只的出栏数称重平均得来的;乙栋鸡舍的鸡群也是平均体重5.9市斤;这是由5.3市斤/只~6.0市斤/只的出栏数称重平均得来的;同样都是平均体重5.9市斤,而两个班组绩效高下的误差在哪里呢?在于耗料。假设甲栋鸡成活率高而均匀度并不好,乙栋鸡成活率不如甲栋高却均匀度好于甲栋;那么,甲栋高的成活只数本身会造成与乙栋均匀度好的重量效果的等量齐观,就是甲栋舍和乙栋舍出栏鸡只数有差异,但总重相近,只均重也相近。而考量这两栋舍的耗料情况则肯定不一样。实践表明,体重均匀度越好,料肉比也越低,反之则越高。因为体重超标与达标的鸡不一定多耗料,而体重不达标的鸡并不超耗料但却每百克增重的料肉比高。   除了每百克增重的料肉比高以外,体重均匀度不佳的负面影响还有:假设甲班组的鸡群出栏时体重均匀度为92%,乙班组的鸡群出栏时体重均匀度为80%,两者相差12%。乙班组万只鸡群中是1200只低于标重。假设这1200只鸡的体重较标准重平均低0.4市斤,那就是480市斤。假设乙班组每批次出栏10万只,就是“失重”了4800市斤毛鸡活重,按4.2元∕市斤的收购价计,计为20160元。年出栏5批次就“歉收”100800元,这还不算屠宰厂因体重不达标而降级压价收购的因素。要知道,这也是被蚕食的利润。所以,两个班组表面上同样的欧指,可实际上的盈利并不一样。   班组是肉鸡生产的直接承重单位,怎样稳定班组人员和怎样调动班组的生产积极性,是我们的企业老板和生产班组必须直面的问题。就当前而论,由于规模养殖场有大中小之分,管理水准和班组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引进鸡苗质量有高低之别,鸡病发生有不确定性;很难制订出可以套用所有场的统一考核方案;只有结合本单位实际,逐步修正完善现有的方案。   有人提出,班组绩效可以按欧洲指数,再配合一定的单位数值代表雏鸡质量、毛鸡价格、药费、体重均匀度,用此来加减欧指以作为最终的考评依据;也有人主张,不用欧指,就以成活率和料肉来考核班组绩效;再设定净盈利的百分点用来制造只奖不罚的激励效果;还有人设计,搞类似全员股东的方案,不论行情好坏,就以毛鸡出栏价与每个班组每一批次鸡的出栏成本(含人员工资)挂钩,按净盈利考核班组绩效。又有人建议,班组是生产单位,绩效考核还是要专门化、铁硬化,班组生产绩效按铁三项——成活率、料肉比、出栏重来考核;可以事先预估一个每批次出栏鸡的赢利预期值,但不宜据此评定班组绩效,这个预期值是用来做灵活调整薪酬和奖罚的杠杆的。   总之,班组绩效考核绕不开投入产出比,不论何种方案,都得以达到企业与班组双赢并且具有可操作性为准。盈利、激励、奖惩的合理化不是一蹴而就的事,这是鸡场管理探索和提升的渐进过程,是我们业内同仁应予关注和尝试的。

昆仑动保 发表于 2021-11-18 22:14:44

感谢分享

探索1979 发表于 2021-11-19 03:42:46

@赵德峰 ,过来探讨一下,老师

红梅 发表于 2021-11-19 04:36:29

谢谢分享

赵德峰 发表于 2021-11-19 07:16:21

探索1979 发表于 2021-11-19 03:42
@赵德峰 ,过来探讨一下,老师

欧指+吨位+费用

赵德峰 发表于 2021-11-19 08:24:16

考核生产指标和费用指标,不要考核利润指标。行情,生产人员说了不算,考核说了不算的事,不靠谱。

探索1979 发表于 2021-11-19 11:55:39

赵德峰 发表于 2021-11-19 08:24
考核生产指标和费用指标,不要考核利润指标。行情,生产人员说了不算,考核说了不算的事,不靠谱。

赵老师,我觉得也应该不算,最少行情值得商榷,既然举例子是养殖耽误了出栏时间,因为行情是不可控不可预的,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关于肉鸡生产班组绩效考核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