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老师1
发表于 2021-9-23 23:34:02
赵德峰 发表于 2021-09-23 22:03
他的意思或许就是羽毛对通风的影响。到了你嘴里,就成错误的标题党了。
看来你的理解力出问题了!
赵德峰
发表于 2021-9-24 02:18:47
常老师1 发表于 2021-09-23 23:34
看来你的理解力出问题了!
是你笨,没听明白。真正懂养殖的人不会说看羽毛定通风。
赵德峰
发表于 2021-9-24 02:21:59
我多次说过,鸡的体感温度受温度、湿度、风速影响,还受健康状况,羽毛状况,是否关灯,是否饱食等影响。通风是为了获得好的空气质量和适宜的体感温度,受多因素影响,不可能只看羽毛定通风。
完美的邂逅
发表于 2021-9-24 05:16:40
云中雪林 发表于 2021-09-23 19:38
但是 对于不养鸡的各路砖家叫兽
这玩意儿会很有市场
因为逻辑通顺
实际上哈哈哈 他自己都不确定
但是就是敢底气十足的吹牛逼
要是常教授信他这一套
让吹牛逼的人 拿出500万 养半年鸡
不用一年,怕一年亏掉裤衩子
需要一年那么久吗?速度快点的20只万鸡场最多能抗2批次https://app.jbzyw.com/public/emotion/face_006.png
赵德峰
发表于 2021-9-24 06:01:11
完美的邂逅 发表于 2021-09-24 05:16
需要一年那么久吗?速度快点的20只万鸡场最多能抗2批次
https://app.jbzyw.com/public/emotion/face_011.pnghttps://app.jbzyw.com/public/emotion/face_011.pnghttps://app.jbzyw.com/public/emotion/face_011.png
洛阳飞
发表于 2021-9-24 06:54:26
完美的邂逅 发表于 2021-09-24 05:16
需要一年那么久吗?速度快点的20只万鸡场最多能抗2批次
不不不,直接100万鸡场,让他倒贴才可以https://app.jbzyw.com/public/emotion/face_018.png
hanjianhua
发表于 2021-9-24 07:15:17
也是想把自己作为这个概念的鼻祖,以后谈起来就有资本了,这个概念是我提出来的https://app.jbzyw.com/public/emotion/face_049.png
赵德峰
发表于 2021-9-24 08:31:31
hanjianhua 发表于 2021-09-24 07:15
也是想把自己作为这个概念的鼻祖,以后谈起来就有资本了,这个概念是我提出来的
武大是不是也想说,他验证了中药有毒。https://app.jbzyw.com/public/emotion/face_011.pnghttps://app.jbzyw.com/public/emotion/face_011.png
赵德峰
发表于 2021-9-24 08:33:43
羽毛是死的,鸡是活的,看鸡施温:大群精神、分布、张口比例、粪便、采食饮水状况等。
赵德峰
发表于 2021-9-24 08:36:48
我们家养鸡,调整体感温度,参考最多的指标是“张口比例”。这个相对准确。
1周,张口比例10%左右,2周张口比例5%左右,三周张口比例2%左右,四周后原则上看不到受热张口的鸡。这么控制有风险,控制好了,出成绩。
云中雪林
发表于 2021-9-24 09:00:20
hanjianhua 发表于 2021-09-24 07:15
也是想把自己作为这个概念的鼻祖,以后谈起来就有资本了,这个概念是我提出来的
沽名钓誉
前5年 我与黄哥在论坛就交流过32天前后 鸡羽毛完善前后对温度的差距
xy美丽新世界
发表于 2021-9-24 12:02:29
昨天看视频,有专家说现在收玉米过早,当时我就忍不住想说“放屁”!难道你不知道今年玉米都死了,前两天的风雨后都折地里了,马上又是大雨暴雨的,多少人趁这几天抢收玉米,这两夜门外的路上拉玉米的车就没停过…你竟然说太早了!!用脱离实际的理论高谈阔论也是一种能耐吧
常老师1
发表于 2021-9-24 16:05:30
洛阳飞 发表于 2021-09-24 06:54
不不不,直接100万鸡场,让他倒贴才可以
中国的养殖户比教授多!
常老师1
发表于 2021-9-24 16:06:42
赵德峰 发表于 2021-09-24 08:36
我们家养鸡,调整体感温度,参考最多的指标是“张口比例”。这个相对准确。
1周,张口比例10%左右,2周张口比例5%左右,三周张口比例2%左右,四周后原则上看不到受热张口的鸡。这么控制有风险,控制好了,出成绩。
如果有靠张口调温控是正确的吗?
常老师1
发表于 2021-9-24 16:09:01
xy美丽新世界 发表于 2021-09-24 12:02
昨天看视频,有专家说现在收玉米过早,当时我就忍不住想说“放屁”!难道你不知道今年玉米都死了,前两天的风雨后都折地里了,马上又是大雨暴雨的,多少人趁这几天抢收玉米,这两夜门外的路上拉玉米的车就没停过…你竟然说太早了!!用脱离实际的理论高谈阔论也是一种能耐吧
中国的玉米产量从亩产200斤到1600
斤你作过贡献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