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u215A01 发表于 2021-9-21 11:11:23

感冒论治-刘渡舟

感冒论治-刘渡舟

今天谈一个小题目——感冒。一般以为感冒是常见的轻浅的外感疾病,没有讨论的必要,即
使讨论也没有什么了不起的问题。然而问题恰恰产生在这里。如果允许说,作为一个大夫不
能做好感冒的辨证施治,甚至只用几种成药应付,或者是不能掌握感冒的一般治疗规律,而
偏偏能治温病、伤寒等复杂的病证,都是很难想象的。同学们通过五年的系统学习,刻苦钻
研,当然比一般的水平要高,但是正因为水平高,对于这些所谓常见的轻浅的疾病,更要特
别注意。
感冒的病因病机和证状等,《中医内科学讲义》上说得很清楚,不再重复。现在重点谈谈辨
证施治,也就是如何将书本知识在临床上正确地运用。
感冒的主要病因是风邪,祛风当用辛散。由于四时的气候不同,风邪的侵袭往往挟有不同的
时气,一般以风温和风寒为多见,在辛散中又分辛凉和辛温,这是治疗感冒的基本法则。在
这基础上,遇到挟暑、挟燥、挟湿的,结合清暑、润燥、化湿;遇到患者内热素重或痰湿素
多的,也可结合清热或化痰。
感冒的主要病变部位在于肺,故用辛散治疗的目的在于宣肺。肺主皮毛,开窍于鼻,职司治
节。凡是感冒上出现寒热头痛,鼻塞流涕,喉痒咳嗽,都是通过肺来治疗。当然,兼见胁痛
的也用疏肝,兼见食呆恶(口+恶)心的也用和胃,总之是以宣肺为主,从宣肺结合其他方
面。
感冒的发生和发展,同人体正气的强弱,及卫气的调节失常有关,故多因寒温不适和疲劳等
引起,尤其是体虚的人容易感受,感受后往往纠缠不解。但是在这种内、外因相引发病的情
况下,不能认为“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把因果颠倒。因为感冒毕竟是外感新病,应以祛邪
为先,只是不能看作轻浅的外 感 病而忽视内在因素。
理解了这些问题,对于感冒的治疗已经 骊 珠在握,可先温习一下感冒的常用方剂:
葱 豉 汤(《肘后方》)——豆 豉 、葱白。
杏苏散(《温病条辨》)——紫苏、杏仁、前胡、桔梗、枳壳、半夏、陈皮、茯苓、甘草、姜 、
枣。
香苏饮(《局方》)——紫苏、香附、陈皮、葱白、生姜、甘草。
荆防败毒散(《摄生众妙方》)——荆芥、防风、羌活、独活、柴胡、前胡、桔梗、枳壳、川
芎、茯苓、甘草。
以上是辛温发散方。葱 豉 汤通阳发汗,温而不燥,通用于寒邪伤表。杏苏散宜于咳嗽痰多 。
香苏饮宜于胸闷气滞。荆防败毒散宜于风寒较重,伴见四肢酸痛等证。
桑菊饮(《温病条辨》)——桑叶、菊花、薄荷、桔梗、杏仁、连翘、芦根、甘草。

银翘散(《温病条辨》)——银花、连翘、豆 豉 、荆芥、薄荷、牛蒡、桔梗、竹叶、芦根、甘
草。
以上是辛凉发散方。二方同样疏风清热,宣肺止咳。银翘散重在发汗清热,兼有解毒作用。
三拗汤(《局方》)——麻黄、杏仁、甘草。
这是辛平发散方。一般因麻黄性温,亦列于辛温解表剂。我认为麻黄虽然偏温,其性轻扬 ,
为肺经专药。但本方用杏仁泄肺利气而不用桂枝,不同于麻黄汤的辛温发汗,且加入石膏即
麻杏石甘汤,成为辛凉宣泄。说明本方的发散,重点在于宣肺止咳,一经结合不同气味的药
物便能改变其性质。我对一般感冒咳嗽,取其简单有效,临床上常作为基本方,根据具体证
状加味。
桑杏汤(《温病条辨》)——桑叶、杏仁、象贝、豆豉、山 栀 皮、沙参、梨皮。
新加香薷饮(《温病条辨》)——香薷、厚朴、扁豆、银花、连翘。
藿香正气散(《局方》)——藿香、紫苏、桔梗、厚朴、白芷、白术、陈皮、半夏曲、茯苓 、
大腹皮、生姜、红枣。
以上是感冒兼证方。桑杏汤治风邪兼燥,新加香薷饮治风邪兼暑,霍香正气散治风寒兼湿 。
其中新加香薷饮因暑多挟湿,故用厚朴,如果只属暑热,可改六一散。藿香正气散主要化肠
胃湿浊,亦有解毒作用。
桂枝汤(《伤寒论》)——桂枝、白芍、甘草、生姜、红枣。
参苏饮(《医垒元戎》)——人参、紫苏、葛根、前胡、桔梗、枳壳、半夏、陈皮、茯苓、木
香、甘草。
玉屏风散(《得效方》)——黄芪、白术、防风。
以上是体虚感冒方。桂枝汤调和营卫,加强体力以使其出汗;参苏饮在一般祛寒止咳内加入
扶正补气;玉屏风散则益气以托邪外出。三者的作用不同。
治疗感冒的方剂并不多,但在这些方剂里可以看到同样治疗感冒,要求不一样;另一方面也
可看到在疏散的原则上,目的还是一致的。再从这些方剂的药物来分析:
疏表散邪——豆豉、紫苏、荆芥、防风、麻黄、桂枝、葛根、羌活、独活、香薷、薄荷、桑
叶、菊花、葱白、生姜。
宣肺化痰——麻黄、桔梗、牛蒡、杏仁、象贝、前胡、半夏、陈皮。
清热解毒——银花、连翘、山桅、竹叶、生甘草。

生津润燥——沙参、芦根、梨皮。
化湿理气——厚朴、藿香、白芷、茯苓、大腹皮、陈皮、枳壳、木香、香附。
补气和中——黄芪、人参、白术、扁豆、红枣、炙甘草。
治疗感冒的方剂和药物当然还有,但掌握这些方药已经足够应用。问题在于有些方剂的组成
比较简单,有些比较复杂,有些药物的作用比较单纯,有些也比较复杂,如何来适当地加减
使用,我认为主要还是掌握几个基本用药法则,因再进一步具体说明如下。
一、疏表
感冒均由外邪引起,就必须疏表。然外邪的侵袭有轻重,性质也有不同,必须加以区别。大
概初起微觉恶风形寒,头胀鼻塞,偏寒偏热不明显,用防风、薄荷等轻泄,兼有低热者加荆
芥、桑叶使其微汗,风热和秋燥相同。感受风寒较重,形寒头痛亦较剧者,不论已经发热或
末发热,均宜辛温发汗,或用紫苏、防风,或用豆鼓、葱白,或用麻黄、桂枝,在夏季惯常
用香薷。若是暑热挟风,仍宜轻泄法,内加入佩兰、藿香。疏表虽为感冒的重要治法,一般
只用一、二味,并不多用。柴胡、葛根、独活等,非在特殊情况下也少使用。
二、清热
感冒用清热药,多在辛凉解表剂内用来治疗风热之邪,或是风寒感冒已有发热,用以帮助缓
解。常用者为连翘、银花、山栀、黄芩,用时亦只选择一、二味;在夏令又惯用青篙、六一
散之类。所以清热法在感冒上不是主要的,如果离开了疏散,单用银花、连翘等为主,是不
恰当的。至于风热和秋燥感冒用瓜蒌皮、芦根等,虽然也有清热作用,目的在于生津润燥。
三、宣肺
肺主皮毛而司卫气,疏表药不离肺经。这里所说的宣肺,系指宣畅肺气来治疗喉痒、咳嗽 、
痰多等肺脏证状。正因为疏表必须通过肺经,宣肺也能协助解表,用时应取得联系。一般治
喉痒用蝉衣、胖大海轻扬宣散,咳嗽用麻黄、牛蒡、前胡、桔梗、苦杏仁、象贝母、橘红等
宣化风痰,湿重者用半夏温化。必须注意,感冒咳嗽忌用止咳,愈止则邪愈不透,咳愈不宁 ,
故枇杷叶等常用咳嗽药不用于感冒初起,热痰、燥痰用川贝母、甜杏仁,亦常与象贝母、苦
杏仁同用。
四、兼治
用疏表、宣肺,适当地结合清热,是感冒的基本治法。很明显,大多成方就是这样组成的 。
但在感冒上出现的其他证状,也应适当照顾,即也有了解用药的必要。如:鼻塞流涕用苍耳
子、辛夷;头胀疼痛用菊花、蔓荆子;四肢酸疼用羌活、桑枝;咽喉红痛用山豆根、马勃 ;
大便秘结用篓皮、枳实;胸脘痞闷用郁金、香附,或用桔梗、枳壳的升降调气;等等。
治疗任何一个病,首先抓住病因病机,通过病因病机来消除主证,其他兼证亦随之而解。这
也就是说治疗一个病应从全面考虑。如果不从根本治疗,见一证用一药,便会造成杂乱现象 。
尽管在基本治法上根据具体证状适当照顾,没有限制也没有什么冲突,难免有叠床架屋之嫌 。
感冒,正如一般所说是常见的轻浅的外感疾病,我认为也应当有全面的认识,才能在治疗上
作全面的考虑。

一枚种蛋 发表于 2021-9-21 12:07:09

禽用   一般感冒用西药(目的抗病毒加退热)    就3+5种 利巴韦林   金刚   盐酸马林瓜    等   



))))加抗菌药   必须的中药      配合吧   

一枚种蛋 发表于 2021-9-21 12:07:53

强毒禽流感无效   鸡3小时打蔫就死啦    无效

老杨头 发表于 2021-9-21 18:21:14

不管承认不承认,养鸡就是在同感冒较劲,十之八九的病都从感冒开始

张彭蒲南 发表于 2021-9-21 19:08:53

名家论治感冒,值得学习参悟,谢谢分享

可兽医 发表于 2021-9-21 21:28:57

老杨头 发表于 2021-9-21 18:21
不管承认不承认,养鸡就是在同感冒较劲,十之八九的病都从感冒开始

很赞同你的这个观点

树歧 发表于 2021-9-21 21:37:27

好文章。感谢分享!

剪刀客 发表于 2021-9-21 23:24:31

谢谢分享!

hu215A01 发表于 2021-9-22 08:41:26

老杨头 发表于 2021-9-21 18:21
不管承认不承认,养鸡就是在同感冒较劲,十之八九的病都从感冒开始

此真乃中医真传也.点赞.

执着牧人 发表于 2021-9-22 17:03:35

老杨头 发表于 2021-09-21 18:21
不管承认不承认,养鸡就是在同感冒较劲,十之八九的病都从感冒开始

这是真理

可兽医 发表于 2021-9-22 19:44:04

跑马看伤寒,感冒也得跑着看

农派附子 发表于 2021-9-26 20:13:19

可兽医 发表于 2021-09-22 19:44
跑马看伤寒,感冒也得跑着看

赞同!

佐君畜牧 发表于 2021-10-15 21:06:31

总结到位,应对恰当

往事随风, 发表于 2021-10-20 08:36:34

老杨头 发表于 2021-09-21 18:21
不管承认不承认,养鸡就是在同感冒较劲,十之八九的病都从感冒开始

同感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感冒论治-刘渡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