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胀加剧致全球多国调整谷物进出口政策,我国猪肉产能将在2023年后出现产能过剩
4月26日,CBOT玉米期货基于上周的猛烈涨势,进一步突破8年高位。由于全球供应担忧和强劲需求,玉米占据主导地位,推高小麦涨至七年高位和大豆触及八年高位。受农产品期货全面走高的推动,彭博农产品现货指数创下了近9年来的最大涨幅,同时也创下了2013年以来新高。玉米价格在过去一年翻了一番,大豆和小麦价格分别上涨了约80%和30%。此外,国际上多家投行普遍预计,农产品价格还将进一步走高。
全球食品通胀加剧......
根据机构测算,大宗商品价格上涨与货架价格上涨之间的时间差通常为6个月,目前全球粮食价格已经第10个月上涨,也就是说农产品价格上涨已经传导到消费者的日常生活中,而且面对的价格压力越来越大。例如,墨西哥玉米饼价格飙升,巴西牛肉价格飞涨,缅甸零售棕榈油价格走高,美国培根和其他肉块的价格也随之上涨......
大宗商品价格监测机构Mintec认为,人们眼下普遍认为通胀将持续,农产品的价格上涨趋势将持续一段时间,并将更多转化在日常消费类食品上。
联合国粮农组织高级经济学家Abdolreza Abbassian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国际食品价格背后似乎有某种看涨力量。种种迹象表明,几乎没有理由相信价格会维持在目前的水平,很可能将会进一步上涨。更大的困难还在前方。
”为维护国内粮食供求稳定,保持粮食价格稳定,各国针对农产品价格上涨纷纷调整农业政策,尤其是玉米大豆进出口关税方面。
巴西暂停征收大豆和玉米进口关税
巴西农业部表示,近期国际商品价格上涨,导致巴西国内通胀压力增长,促使农业部采取暂停进口关税的措施。近日巴西已经暂停在年底之前征收大豆、玉米、豆粕和豆油的进口关税,这意味着巴西将可以从美国或乌克兰进口玉米。
巴西天气干燥增加了市场对2021年玉米产量前景的担忧,第二季玉米播种推迟正在给巴西肉类加工商盈利能力带来巨大挑战,甚至有部分加工商开始转向巴拉圭和阿根廷寻求饲料供应。
而且玉米价格的上涨,已经令巴西肉类加工商尝试在饲料中采用小麦来替换玉米。专业人士称,在动物饲料中采用小麦做原料是较为普遍的做法。小麦饲用增加也正在推动巴西小麦种植意向增加。
阿根廷考虑上调谷物出口关税
阿根廷是全球第三大玉米供应国,同时也是最大的豆粕出口国。
阿根廷商务部长近期表示,阿根廷正考虑上调谷物出口关税,政府需要采取措施来平抑市场价格,此举另农业人士的担忧。
目前,阿根廷已经对大豆出口征收33%的关税,对豆粕和豆油出口征收31%关税,对玉米和小麦出口征收12%的关税。
韩国进口玉米实施“零关税”
为稳定食品价格,考虑到玉米作为食材的重要性,韩国从4月23日起,将玉米的进口关税从现行的3%降为零。
韩国可用的耕地面积较小,粮食自给率相对较低,玉米的自给率还不到5%,主要依靠从美国、巴西等玉米主产地进口。这次韩国希望通过免去关税来进一步刺激玉米进口,稳定玉米加工食品的价格,同时也有助于降低玉米淀粉、玉米糖浆等食品企业乃至玉米环保材料等非食品企业的生产成本。
受疫情和天气因素等影响,韩国市场上的农产品价格仍在持续攀升 。本周一斤大豆的零售价已经达到5488韩元,约合人民币32.4元,同比上涨17.3%。随着全球谷物价格看涨,国际海运价格走高,韩国也在加紧推进对其他谷物的关税减免措施。
俄罗斯限制粮食出口 冻结食品零售价格
俄罗斯作为全球最大的粮食出口国之一,目前已经下令冻结部分食品零售价格,并采取措施限制出口,例如6月2日起将对小麦实行永久性出口关税,并根据市价计算。数据显示,4月份俄罗斯出口小麦、大麦、玉米等谷物230万吨,低于3月的240万吨。
中国农业科学研究院:预计全年猪肉投入产量将会接近5000万吨,两年后或出现产能过剩局面4月20日,2021中国农业展望大会在中国农业科学研究院召开。《中国农业展望报告2021—2030》指出,养殖收益拉动和支持政策带动生猪产能将持续恢复,生猪和猪肉价格将会稳步回落,预计四季度猪价将会逐渐接近常态价格水平。在猪肉展望专题会上,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研究员朱增勇也称,预计全年猪肉投入产量将会接近5000万吨。
受非洲猪瘟和新冠肺炎疫情等因素的多重影响,2020 年生猪出栏量和猪肉产量下降,全年生猪价格和猪肉价格较上年明显上涨,猪肉进口量 439 万吨,创历史新高。但目前,猪肉价格有所回落。
在会上,朱增勇表示,猪肉价格持续下跌的首要原因是市场上猪肉供给增加。2021年1、2月屠宰量合计同比增加44.2%,供给明显恢复,“在2020年上半年,很多企业新扩建了大量的猪场,所以到了现在,这部分出产的产品将会加速释放,进入到市场。
”朱增勇还称,2020年10月底到2021年2月,出于疫情防控考虑,冻品流通受阻,在当时拉动了鲜肉价格,但现在这部分库存冻品也于3月初开始在市场上流通。
“现阶段,生猪产能在逐渐恢复,从4月开始,商品的供应量将明显增加,预计全年的投入产量将会接近5000万吨,第四季度以后整个生猪的猪价都会逐渐接近常态的水平”。
报告同样指出,养殖收益拉动和支持政策带动生猪产能持续恢复。2021年猪肉产量达到 4927 万吨,增加 19.8%。猪肉进口量预计为 380 万吨,较上年下降13.4%。2021年猪肉表观消费量预计为 5297万吨,较上年增 16.5%。生猪和猪肉价格将会稳步回落。
报告预计未来10年,中国生猪出栏量和猪肉产量年均增速将分别达 3.3%和 3.8%,2030年预计分别达到 7.13 亿头和 5998 万吨,分别较基期(2018-2020 年)增长23.5%和34.3%。展望前期生猪供给快速恢复,展望后期将稳中有增。
未来 10 年猪肉表观消费量和猪肉人均占有量年均增速分别达到 3.0%和 2.7%,展望前期猪肉供给量高速增长,展望中期增速将会显著回落,展望后期则呈现稳中略增。随着猪肉供给的恢复,猪肉在肉类消费中的比重回升,但总体将会保持在60%左右。2030年猪肉表观消费量和猪肉人均占有量预计将分别达到6098万吨和42.13千克。
报告认为,展望前期猪价将总体处于下降通道。长期看,受产能加速恢复影响,预计在 2023 年以后生猪供给可能出现阶段性过剩局面,2024 年后生猪价格或将再次进入新一轮价格周期,但规模水平提升稳定猪价,波动幅度将会较上两轮周期显著下降。
国际贸易方面,国内供给恢复将带动猪肉进口需求逐步减少,但成本竞争力差距支撑进口量仍呈现较高水平。展望前期猪肉进口量仍将在 200万吨以上,预计2025年回落至130万吨左右,之后总体保持 120 万吨。
来源:中华粮网、财联社、央视财经、文华财经、中财网、新京报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