鸭病毒性肝炎的流行特点及防控
鸭肝炎鸭病毒性肝炎又称鸭肝炎,是由鸭肝炎病毒引起的一种主要影响雏鸭的急性、高致死性传染病。该病的特征是发病急,传播迅速,病程短,死亡率高。鸭病毒性肝炎最初被发现是在美国纽约,但由于当时实验条件不良,未能分离出病原。到1950年才用鸡胚首次分离得到病原,该病至1963年传入中国,在上海、北京、福建等地均有发生。首次发病的地区,鸭病毒性肝炎的死亡率能达到90%以上,发生过该病地区,该病死亡率为 20%~80%,已成为当前严重影响鸭业正常生产的重要疾病之一。
1、病原学
鸭病毒性肝炎的病原是鸭肝炎病毒,属于小RNA病毒科的成员。目前已报道的鸭肝炎病毒有Ⅰ型、Ⅱ型、Ⅲ型3个血清 型:Ⅰ型鸭肝炎病毒呈世界性分布,我国乃至世界各地鸭病毒性肝炎病例绝大多数为Ⅰ型鸭肝炎病毒,该病毒有1型、2型及3型三个血清型;Ⅱ型鸭肝炎病毒仅在1958年的英格兰某鸭场爆发,而且经过实验基本认为是星状病毒,此后及其他地区再无类似病例发生;Ⅲ型鸭肝炎病毒致病力差,临床上死亡率不超过30%,而且仅在1969年美国纽约长岛地区有过报道。
鸭病毒性肝炎的主要传染源是患病鸭以及带毒鸭,带毒鸭主要以成年鸭为主,该病毒的传播可以经过呼吸道或直接接触,不可垂直传播。病鸭污染过的料槽、水槽、饲料等用具均可作为传染源感染健康雏鸭。本病多发生在4~10日龄雏鸭中,这一阶段的雏鸭发病率可达100%,5周龄内的雏鸭对此病十分敏感,容易发病。但随着鸭的日龄逐渐增大,发病率逐渐降低,成年鸭即便感染也没有明显症状,但可以作为传染源向环境排毒,近几年感染产蛋鸭引起一过性产蛋下降,掉大羽现象。鸭病毒性肝炎没有明显季节性,但在冬末、初春时更易发生。
2、流行病学
本病在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不会表现出明显的季节性,但在鸭大量孵化的季节是发病的高峰期。本病的传染源为已经发病的鸭和隐性带毒的鸭。传染源会通过粪便的方式排出病毒,当这些病毒对饲料和饮水形成污染后被健康鸭所采食,就会受到感染而引发疾病。本病的传播途径是呼吸道和消化道。本病的易感动物为鸭,不同年龄的鸭均有易感性,但雏鸭的易感性最高,而且感染后的死亡率也最高,常可以达到90%以上,年龄越小的鸭感染后的死亡率越高,但发病率较高的鸭群是10日龄左右的雏鸭。
3、临床症状和解剖病变
鸭病毒性肝炎的传播速度较快,发病速度较为迅猛,一旦雏鸭感染往往会在发病后 4d 内死亡。病雏鸭表现行动呆滞、无精打采、翅下垂,有的会出现全身抽搐,死亡鸭的爪尖、喙端处会有明显的瘀血现象。剖检病死鸭发现,肝脏是最 为主要的病变位置,肝脏易碎、肿大,有若干个出血斑、肝脏 表面有出血点,胆囊胀大、肾脏肿大、血管充血。
防治措施
1、预防
雏鸭在1~3日龄,鸭病毒性肝炎弱毒活疫苗,按瓶签注明份数,用生理盐水稀释,1~7日龄雏鸭腿部肌内注射0.25毫升 (有母源抗体的雏鸭,最佳免疫时间为1日龄),3~5天产生部分免疫力,7天产生良好免疫力, 免疫期为1个月以上;22~24周龄种鸭(产蛋前1 周),鸭腿部肌内注射1毫升,注射后14天其子代雏鸭可获得良好被动免疫保护,成年种鸭免疫期为 6个月。
2. 治疗
本病目前尚无特效治疗方法。下列方法仅为试用。
①高免血清治疗。利用当地本病康复鸭的特异性高免血清,给每只鸭肌内注射0.5~1毫升,重病鸭间隔12~36小时重复注射1次,可获得较高的有效保护率。
②卵黄抗体治疗。鸭病毒性肝炎精制蛋黄抗体皮下或肌内注射(口服无效), 1 日龄雏鸭,每只0.5毫升;2~5日龄雏鸭,每只 0.5~0.8毫升。注射本品后免疫保护期为5~7天,肉鸭可连续注射2~3次。因应用蛋黄抗体后对鸭病毒性肝炎弱毒活疫苗有干扰作用,7天内不宜接种活疫苗。
3. 严格消毒
严禁从病鸭场或孵化场购进雏鸭;饲养管理人员未经消毒严禁随便入舍或串舍;鸭场大门口、鸭舍门口设立消毒池或放置消毒草垫,定期更换消毒液;场区环境经常清理消毒;病死鸭严格按规定进行无害化处理。
来源:齐鲁动保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