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德峰 发表于 2020-12-23 09:47:40

老杨头 发表于 2020-12-23 09:15
理论与实践矛盾是不是可看做思路偏离,
这在临床很重要,就算制药也很重要

也存在诊断、判断失误和错误的问题。

hu215A01 发表于 2020-12-23 10:57:48

各位老师辨论精彩.学习了.

老杨头 发表于 2020-12-23 11:00:42

张彭蒲南 发表于 2020-12-23 08:59
单纯就干咳来辨证,太过宽泛,往往大家没有说到一块去。关于反治,不是无原则的反治,是指真假寒热、或真假虚实的时候,表像为假证的用法。反治和反佐不是一个概念。

问题来了,那么阳虚生内寒也是肯定的,要不怎么回冰伏?
里边有寒所以不欲食,这个即是真寒,机体抗寒产生的热效应即假热

老杨头 发表于 2020-12-23 11:06:09

既为真寒,再入苦寒,病不除就好理解了,
问题是虚热,燥热,一时退去,这个寒还在,机体还要抗寒,如是反复了,所以方向偏了。
应该说不是阴虚,而是阴虚火旺

老杨头 发表于 2020-12-23 11:07:07

也就是赵老师讲的辨证问题

老杨头 发表于 2020-12-23 11:08:55

农派附子 发表于 2020-12-23 09:01
老师,你列个议题吧,东一榔头,西一榔头,这太广泛了,

等我们讨论结果出来,就知道这个气囊炎支堵为什么用药无效了

hu215A01 发表于 2020-12-23 11:09:03

吾见过胡希恕老先生的一则医案.与老杨头老师的这个病例真异曲同工之妙也:患者咳嗽吐痰咽痛.热象明显.一直服桑杏汤加减.川贝母均吃一斤有余.无效.老先生用小青龙汤加生石膏治愈.

hu215A01 发表于 2020-12-23 11:10:33

结论:痰饮郁久常化热.真寒假热要认清.

可兽医 发表于 2020-12-23 11:18:40

不论干咳还是湿咳都是有痰的,只是痰的性质不同,这一点咱们自己身上都有过体会吧

老杨头 发表于 2020-12-23 11:19:01

在我看来,西药也应该有寒热之分,仔细想想就知道;青霉素类寒性小些,庆大类寒性大些,黄胺类,碱性应该为热;
利水方面;青霉素类,氨基糖苷类用后肠道外观颜色鲜明,粪便松软。
环丙类差些,氟苯类,红霉素类,强力等粪便干硬,燥湿力强
所以临床用药讲研一点没坏处,
本来燥邪盛,尽量用生津止咳药,
比如补液盐,

老杨头 发表于 2020-12-23 11:46:48

张彭蒲南 发表于 2020-12-23 08:59
单纯就干咳来辨证,太过宽泛,往往大家没有说到一块去。关于反治,不是无原则的反治,是指真假寒热、或真假虚实的时候,表像为假证的用法。反治和反佐不是一个概念。

大黄治胃肠道病热效果很好,苦寒碍阳也是真的,干姜不但能减弱大黄寒性也能制约其碍阳,即反佐,这个也不难理解

老杨头 发表于 2020-12-23 11:52:04

这两个药临床用的最多,通腑泻热的同时,增强粘膜运动,把水拉进肠道,也就是降浊阴升清阳

老杨头 发表于 2020-12-23 12:05:07

可兽医 发表于 2020-12-23 11:18
不论干咳还是湿咳都是有痰的,只是痰的性质不同,这一点咱们自己身上都有过体会吧

https://app.jbzyw.com/public/emotion/face_073.png说到根本上去了,
痰是风,寒,湿的产物,从痰论治是冶本,也就是前边说的反治有效,
明明半夏燥湿,却无可代替,因其性燥助阳,使燥更甚,但化痰软坚是少不了的

老杨头 发表于 2020-12-23 12:09:54

半夏陈皮茯苓甘草这四个药,半夏陈皮都是燥湿化痰,茯苓甘草补水

老杨头 发表于 2020-12-23 12:23:20

这个苓甘五味姜辛夏杏汤,是逐水饮方,气阴两虚,干咳燥咳不去补水却来利水,这个是今天跟各位老师请教的目的
页: 1 [2] 3
查看完整版本: 怎么回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