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ncai
发表于 2009-7-29 15:39:59
鸡群有效的群体免疫方法
群体免疫是有效地利用时间和劳动力的方法;但难以确保每只鸡都得到正确的免疫。
群体免疫通常通过饮水或喷雾方法进行。其中喷雾分为粗滴(雾滴为80-120微米)和细滴(<50微米)。饮水和粗滴喷雾造成的免疫反应较少,不过只能激发中等强度的免疫效果,因而这是一种较为温和的免疫方法。
使用细雾免疫时,小雾滴会轻易地进入鸡只肺部,造成较强的接种反应,因而产生更多的抗体。若通过饮水进行免疫,免疫前48小时、免疫后24小时饮水系统中绝对不得含有氯、药物和其它化学品。免疫前2-4小时停止供水。在炎热季节不可使鸡只缺水。
疫苗准备
免疫8周龄以下鸡只时,每1,000只鸡准备1,000头份疫苗溶于10-20升水中;免疫8周龄以上鸡只时,每1,000只鸡准备1,000头份疫苗溶于20-60升水中。
将容量准确、新鲜洁净的水注入干净的塑料桶内。每400份水中溶入1份脱脂奶粉;加入疫苗并搅拌均匀。在整个过程中避免将疫苗暴露于阳光下。
rencai
发表于 2009-7-29 15:40:19
免疫如何对鸡群产生保护
本文主要论述了记忆免疫应答如何保护鸡只抵御马立克疾病以及雏鸡入舍早期生物安全的重要性。
几乎所有雏鸡在孵化厅都经过免疫 , 并且有些鸡只在育雏育成舍饲养几天后还要接受 " 加 强 " 免疫。你是否自己想过 ," 这些免疫是怎样保护我的鸡群的呢 ?"
所有免疫的目的都是为了引发鸡只对病原体的免疫力。病原体则是指细菌或病毒类的物体。像马立克、新城疫、传染性支气管炎和法氏囊等就是由病毒引发的疾病 , 这些疾病通常我们用免疫鸡只来加以预防。
能抵御病毒的疫苗是由细胞内或游离于细胞外的致弱的病毒组成。 " 致弱 " 就是降低病毒 引发疾病的能力 , 也就是说 , 减弱它的毒力。这可以通过将病毒在胚胎细胞中多次复制而达到。于是被致弱的病毒不是游离于胚胎细胞之外就是仍然存在于细胞之内。
举例来说 , 假设鸡只已免疫过马立克疫苗 , 疫苗迸入鸡只身体后很快就会被巨噬细胞 " 吃掉 " 。这些大细胞存在于机体的每一个角落 , 它们的功能就是从体内排除外来物质。在巨噬细胞排除掉疫苗中的马立克病毒后 , 它将传递信息给某些淋巴细胞 ( 白细胞 ) 一一它遇到了外来病原体。这些收到信息的淋巴细胞起源于法氏囊或胸腺。
法氏囊是位于鸡只尾部的一个小腺体 , 看起来好像一个肉色的无花果。法氏囊可为一种叫做 B- 细胞的淋巴细胞提供其发育并能产抗体的环境。胸腺是位于咽喉至食道两侧各一串 有六至七个小叶的组织。同法氏囊一样 , 它为一种叫做 T- 细胞的淋巴细胞的成熟提供场所 , T- 细胞产生一种化学物质 , 叫做细胞活素。这些蛋白质样的分子具有多种功能。例如 , 它们可以杀掉进入机体的有害细胞 , 拒绝外来组织 , 杀死病毒 , 或杀死癌细胞。
从巨噬细胞传递给 B 细胞和 T 细胞的信息将使 "B 细胞产生抗体 ,T 细胞产生细胞活素来抵御马立克病毒 !" 问题是 " 巨噬细胞是如何知道该这样做的呢 ?" 目前这仍然是个谜。
当 B 细胞 T 细胞收到巨噬细胞发出的 " 开始 " 指令后 , 它们立即进入脾脏并且附着于 " 保姆" 细胞 ,在保姆细胞持续的照料下,B 细胞和 T 细胞逐渐增大并很快一分为二形成两个子细胞,这两个子细胞将再分化 , 它们的子细胞还将再分化 , 如此类推。发生一次分化大约需要 9 分钟。因此 , 在很短时间内 , 可获得 B 细胞和 T 细胞的两个复制品〈克隆〉。第一个细胞克隆叫做初级应答细胞 , 第二个细胞克隆叫做免疫记忆细胞。
B 细胞和 T 细胞的初级应答细胞立即分别开始产生抗体和细胞活素来抵御马立克病毒。 免疫记忆细胞只是继续分化 , 在初级应答期间 , 它们不参与应答反应。
关于抗体水平应注意以下几点 :
1. 免疫后大约 2 天 , 抗体才出现。
2. 高峰抗体水平出现大约在第 8 天。
3. 高峰只持续很短时间 , 抗体水平即开始下降。
4. 第 14 天时 , 血液中的抗体全部消失。这是典型的初级体液免疫应答。 T 细胞的作用与B 细胞类似 , 它产生的应答称为初级细胞介导免疫。
" 初级体液和细胞介导免疫应答可以保护鸡只免受病毒病原体 ( 马立克 ) 的侵害吗 ?" 答案 是 " 否 " 。如果这些就是给与机体的全部保护 , 那么鸡只将会感染疾病。
我们假设 , 当免疫过的鸡只 14 日龄时 , 一只讨厌的老鼠进入了鸡舍并且拉了一泡带有活的高毒力马立克病毒的粪便。 12 小时内 , 病毒会威胁到鸡舍内的每一只鸡。 B 、 T 细胞子细胞的第二个克隆产物一一记忆细胞 ( 初级应答期间不作用〉 , 此时开始显著应答。
我们不知道记忆应答的信号是什么 , 但是这个反应 , 就象图 2 所显示的 , 大量的抗体和细胞活素会立即产生。记忆免疫应答消灭入侵的马立克病毒 , 防止鸡群发病。这一过程被称为二级或记忆免疫应答。
这一应答的主要特征 :
1. 快速产生和释放抗体进入血流 , 所以 , 病毒侵入机体 2 天后 , 抗体水平达到高峰。
2. 高峰抗体水平通常至少是初级应答时抗体水平的两倍。
3. 抗体水平的保持具有高度不确定性。记忆应答期间细胞活素的生成与二级应答具有相同特征。细胞活素升至高水平非常迅速并且持续增高 , 直至病毒被从机体清除。
这些记忆应答可以保护鸡只抵御马立克疾病吗?答案很明确“是”。这就是免疫性,它可以恰当的解释这种能力——记住入侵病原体的特征,并且无论何时病原体再次侵入,都会产生保护性的应答反应。
rencai
发表于 2009-7-29 15:40:43
鸡群免疫损伤的分析
问题一:不做疫苗还好,一做疫苗鸡群就发病?
问题二:还没做疫苗,鸡群就已经发病?
问题三:不论采取哪种措施,疫苗的免疫效果总是不理想?
为什么会出现这问题呢?
答案:机体免疫器官损伤
养殖过程中鸡群免疫损伤现象,越来越受到广大养殖户关注。鸡群受到免疫损伤后,对细菌、病毒感染的抵抗力下降,很容易引起各种流行病爆发,给养鸡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本文重点介绍引起免疫损伤的一些原因,及我们在养殖过程中应注意的。
1、疫苗质量
疫苗质量差或质量不稳定是造成免疫损伤的直接原因。疫苗运输保存不当、疫苗在免疫接种前受到烈日直照、超出使用时间,取出时间过长等因素,都会对机体造成不同程度的免疫损伤和失败。
2、疫苗选择不当
首次免疫时,要选择弱毒苗。若选择中等偏高毒力的疫苗或防疫时拿错疫苗等,这都会使机体免疫器官受到损伤,会导致机体发病或抵抗力下降感染其他疾病。
3、接种途径不当
不同接种方法到机体后的作用效果是不同的。如:首免的新城疫最好是点眼、滴鼻;法氏囊最好是滴口或饮水;蛋鸡后期免I系时接种最好是注射;传喉免疫最好是擦肛等。
4、疫苗间的干扰作用
两种或两种以上无交*反应的疫苗同时接种时,往往会使其中一种疫苗的免疫应答下降,影响免疫效果。如新城疫与法氏囊、蛋鸡的传喉与新城疫等把二者免疫时间安排的很近,这样就会导致免疫失败。二者之间免疫间隔至少是七天。
5、疫苗稀释剂选择
稀释疫苗时最好使用专用的稀释剂点眼、滴鼻、滴口或饮水时,最好用冷开水稀释后饮水。禁止稀释液中含有消毒剂或用金属器皿盛容稀释后的疫苗,否则就会很容易出现免疫失败或免疫损伤。
6、母源抗体干扰
由于种鸡免疫应答差异性,及同批次的雏鸡不一定来自同一种鸡群等原因,造成雏鸡母源抗体水平参差不齐。过高则干扰疫苗在体内复制,从而影响疫苗的效果;过低则会引起自体感染,直接导致发病。
7、应激因素
环境过冷或过热、湿度大、通风不良、拥挤、饲料突变、转群、断喙等应激因素,都会导致机体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增加。肾上腺皮质激素能显著损伤T淋巴细胞,对巨噬细胞有抑制作用,增加免疫球蛋白(Ig)分解代谢。所以在免疫前后尽量减小鸡群应激。
8、营养因素
维生素、微量元素及全价蛋白质均能影响机体对抗原的免疫应答。如氨基酸可使免疫球蛋白的含量增加。经研究发现,饲料中添加一定量精氨酸,对鸡淋巴器官生长有明显促进作用;有效提高免疫应答;相反,缺乏精氨酸会使免疫器官(包括脾、胸腺、法氏囊)重量降低,造成免疫损伤。另外维生素A缺乏可以使法氏囊提前萎缩,抵抗力下降。所以,平时应补充各种营养物质,以保证免疫器官的正常发育。
9、饲养管理方面
消毒不彻底,环境周围含有大量病原菌,使用疫苗期间,鸡群处于亚健康状态。另外饲料中含有发霉饲料,黄曲霉毒素,使机体免疫器官发生萎缩(如法氏囊、胸腺等)都会导致机体免疫系统受到损伤,从而造成免疫失败。
10饲养管理方面
消毒不彻底,环境周围含有大量病原菌,使用疫苗期间,鸡群处于亚健康状态。另外饲料中含有发霉饲料,黄曲霉毒素,使机体免疫器官发生萎缩(如法氏囊、胸腺等)都会导致机体免疫系统受到损伤,从而造成免疫失败。
rencai
发表于 2009-7-29 15:42:05
北方地区蛋鸡建议免疫程序一
来源:华南农大生物药品有限公司 王根宝
日龄疫病名称疫苗种类免疫方法5--7新城疫、传支、禽流感H9小三联(VH+H120+28/86)
新流二联油苗(新城疫+禽流感H9)点眼滴鼻
颈背部皮下注射10--14法氏囊中等毒力饮水21新城疫、禽流感H5VH或者Lasota或者克隆30
禽流感H5N1(Re—1+Re--4)点眼/饮水
颈背部皮下注射25--28法氏囊中等毒力 饮水30鸡痘鸡痘鹌鹑化弱毒株翼翅下刺种35新城疫、传支、鼻炎La Sota+H52或着 VH+H120+28/86
鼻炎油苗A+B+C型或者A+C型点眼
颈背部皮下注射/肌肉注射45喉炎喉炎点眼55--60新城疫、禽流感H9VH或者Lasota或者克隆30(也可以注射1系)
新流二联油苗(新城疫+禽流感H9)饮水
肌肉注射65--70禽流感H5、鸡痘禽流感禽流感H5N1(Re—1+Re--4)
鸡痘鹌鹑化弱毒株颈背部皮下注射/肌肉注射
翼翅下刺种90喉炎、鼻炎喉炎
鼻炎油苗A+B+C型或者A+C型点眼
颈背部皮下注射/肌肉注射100-110新城疫、传支、减蛋新支减油苗
La Sota+H52或着 VH+H120+28/86,也可以注射1系颈背部皮下注射/肌肉注射
点眼115-125禽流感H5禽流感H5N1(Re—1+Re--4)颈背部皮下注射/肌肉注射140新城疫、禽流感H9新流二联油苗(新城疫+禽流感H9)颈背部皮下注射/肌肉注射
北方地区蛋鸡建议免疫程序二
日龄疫病名称疫苗种类免疫方法1---3新城疫、传支
禽流感H9小三联(VH+H120+28/86)
新流二联油苗(新城疫+禽流感H9)点眼滴鼻
颈背部皮下注射7--10新城疫、传支小三联(VH+H120+28/86)或C30+H120+28/86点眼滴鼻14法氏囊、禽流感H5中等毒力
禽流感H5N1(Re—1+Re--4)饮水
颈背部皮下注射/肌肉注射21新城疫VH或者Lasota或者克隆30点眼/饮水25--28法氏囊中等毒力饮水30鸡痘鸡痘鹌鹑化弱毒株翼翅下刺种35新城疫、传支
鼻炎La Sota+H52或着 VH+H120+28/86
鼻炎油苗A+B+C型或者A+C型点眼
颈背部皮下注射/肌肉注射45喉炎喉炎点眼50--55新城疫、禽流感H9VH或者Lasota或者克隆30
新流二联油苗(新城疫+禽流感H9)饮水
肌肉注射60--65禽流感H5、鸡痘禽流感禽流感H5N1(Re—1+Re--4)
鸡痘鹌鹑化弱毒株颈背部皮下注射/肌肉注射
翼翅下刺种90喉炎、鼻炎喉炎
鼻炎油苗A+B+C型或者A+C型点眼
颈背部皮下注射/肌肉注射100--110新城疫、传支、减蛋新支减油苗
La Sota+H52或着 VH+H120+28/86,也可以注射1系颈背部皮下注射/肌肉注射
点眼115-125禽流感H5禽流感H5N1(Re—1+Re--4)颈背部皮下注射/肌肉注射140新城疫、禽流感H9新流二联油苗(新城疫+禽流感H9)颈背部皮下注射/肌肉注射
该程序特点
1、强化了传支、新城疫的早期免疫,使用于早期传支和新城疫发病严重的地区使用。同时对流感的免疫适当的提前,对早期发病的效果较好。
2、使用禽流感H5N1(Re—1+Re--4)和新流二联油苗(新城疫+禽流感H9)减少了接种次数,同时也满足了禽流感H5和H9以及新城疫的免疫要求。禽流感H5N1(Re—5+Re--4)上市后替换禽流感H5N1(Re—1+Re--4)。
注意:
1、鼻炎和传喉可以根具当地情况确定是否免疫,发病少的地区和季节可以不免。
2、原则:对于重点预防的禽流感H5和H9以及新城疫,北方地区冬春季节进入产蛋期的鸡群,在150天以前,禽流感H5的免疫次数不应少于3次(其中Re—4不能少于2次,Re—1也不应少于2次),禽流感H9不应少于2次,新城疫油苗(包括新流二联油苗和新支减)不应少于3次。H5N1Re—5上市后替换H5N1Re—1。
3、冬春季节其他日龄的产蛋鸡群应每3个半月免疫一次禽流感H5N1(Re—1+Re--4)。260日龄前后应免疫一次新城疫油苗和禽流感H9,可以使用新城疫单油苗和禽流感H9单油苗,也可以使用新流二联油苗(新城疫+禽流感H9)。
4、鸡痘可以根据季节灵活调整,夏末和秋季应早免,可在10日龄半羽份加免一次。
5、新城疫弱毒苗(冻干苗)冬春季节每隔5---8周免疫一次,夏秋可以每隔7—10周免一次。
rencai
发表于 2009-7-29 15:42:39
微量元素的免疫作用
微量元素与动物免疫的关系十分密切,是动物不可缺少的营养,直接参与动物机体的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对于维持动物中枢免疫器官和外周免疫器官的结构和功能起着重要的作用。微量元素作为动物机体必需的营养组分已得到广泛的认可。近年来的研究结果表明,微量元素对于动物机体的免疫机能也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微量元素不仅直接影响动物免疫器官的发育,影响动物的特异性和非特异性免疫功能。而且对于机体内微生物的生长、繁殖、代谢及毒素的产生也具有十分重要的调控作用。当动物体内缺乏微量元素时,会出现免疫机能减弱,抗病力下降的等一系列问题。
一、铜的免疫
铜作为动物体内一系列酶的辅基(如超氧化物歧化酶、细胞色素C氧化酶和血浆铜蓝蛋白),对于这些酶的生物活性有着重要的调控作用。铜通过由它构成的酶组成机体防御系统,增加细胞抗炎症和抗氧化能力,增强机体免疫机能。
二、锌的免疫
锌可通过各种锌依赖酶参与并调节免疫功能。例如,锌是胸腺嘧啶核苷酸酶、DNA聚合酶、核苷磷酸化酶的激活因子,这些酶对淋巴细胞的有丝分裂,边周淋巴细胞的产生,维持T细胞的正常功能起着重要的作用。动物缺锌的共同特征是:生长发育缓慢,免疫器官萎缩,免疫系统被抑制 。胸腺作为动物的中枢免疫器官,对机体的免疫功能及免疫状态的调控具有及其重要的作用,锌缺乏可使胸腺严重受损。一些试验证实,锌具有促进离体奶牛外周血单核细胞(boPBMC)增殖和Ig分泌的作用,有明显的增奶作用。
三、铁的免疫
铁是动物机体最重要的微量元素之一,是构成血红素、肌红蛋白、细胞素的组成成分。铁缺乏和过量都会引起免疫系统的受损,铁和锌一样,为机体内各种酶所必需,它对体组织和血液内的运铁蛋白和卵运铁蛋白有着重要地影响,铁不足时会影响机体内含球蛋白物质的免疫性能。铁对细胞免疫功能的发挥也有着巨大地影响,缺铁可导致巨噬细胞游走和抑制因子减少,吞噬细胞活性受损,外周淋巴细胞对抗原的反应下降,总补体活性和C3成分下降,干扰素活性及白细胞介素产量均下降。
四、锰的免疫
二价锰在一定的剂量下可刺激免疫器官的细胞生成,从而增强细胞免疫功能。锰还可以增加体内干扰素(INF)的含量,从而增强巨噬细胞的吞噬能力。低浓度的锰是淋巴细胞增殖过程中必需的元素,而高浓度的锰可与Ca2+ 发生竞争,从而抑制细胞增殖。有人发现,锰似乎选择性地影响T细胞增殖反应,而对B细胞增殖反应影响不大。
五、硒的免疫
硒缺乏可阻碍法氏囊的发育,是淋巴器官结构变的疏松,巨噬细胞和淋巴细胞数量减少。商品肉鸡饲料中添加适量硒,可延缓法氏囊滤泡的退化和萎缩,并可使雏鸡血清中淋巴细胞总数明显减少,雏鸡死亡率显著低于基础日粮组雏鸡死亡率(P<0.01),补硒后雏鸡的淋巴T细胞转化率比基础日粮组雏鸡明显提高。硒还能明显提高鸡抗柔嫩艾美尔球虫的能力,提高接种新城疫苗鸡凝集抗体效价,促进IgM生成数量增加和感染球虫病鸡的外周白血球数量增加。
六、 铬的免疫
许多学者对铬与畜禽免疫的关系进行了大量试验研究,证实了铬能有效地提高机体免疫水平。畜禽在应激源的作用下,血清皮质醇含量将升高,糖皮质激素的含量也随之升高。糖皮质激素可以抑制细胞分裂素和抗体的产生;抑制淋巴细胞功能;白细胞增殖。日粮中补充铬可以明显降低血清中的皮质醇含量,减弱糖皮质激素对免疫系统地抑制。
七、结语
微量元素在调节机体免疫功能方面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它对动物的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有着积极地影响。但目前仍有一些问题困扰着我们,如动物日粮中微量元素的适宜添加量;如何提高微量元素的吸收利用率;微量元素对免疫功能影响的更深层次机理;微量元素协同作用对免疫系统的影响。展望今后,微量元素有机化、综合应用分子生物学、分子免疫学等学科的知识是解决这些问题的必由之路。
rencai
发表于 2009-7-29 15:43:06
鸡法氏囊病免疫程序的改进
近年来,鸡法氏囊病的预防工作提到了重要地位,很多养鸡专业户和养鸡场按鸡法氏囊病的免疫程序(14日龄,鸡法氏囊病中等毒力疫苗每只鸡1羽份饮水;24日龄,鸡法氏囊病中等毒力疫苗每只鸡2羽份饮水;40日龄,鸡法氏囊病中等毒力疫苗每只鸡2羽份饮水)进行免疫,仍不能控制该病的发生,甚至发病率达100%,并且多发生于30日龄左右,死亡率在10--25%之间,严重者死亡率达60%以上,死亡率高者多呈急性经过,发病前三天死亡率最高,来不及治疗,经济损失十分严重。实践证明:上述免疫程序对鸡群失去了免疫效果,急需改进。
通过反复研究、改进和试验,将鸡法氏囊病的免疫程序改为:四次免疫加一次高免蛋黄注射,即:6日龄,鸡法氏囊病中等毒力疫苗每只鸡1羽份饮水;14日龄,鸡法氏囊病中等毒力疫苗每只鸡2羽份饮水;24日龄,鸡法氏囊病中等毒力疫苗每只鸡2羽份饮水;25~26日龄,鸡群全部肌肉注射高免蛋黄每只鸡1ml;40日龄,鸡法氏囊病中等毒力疫苗每只鸡2羽份饮水。
近二年来,笔者采用改进后的免疫程序给三个养鸡专业户(1500只蛋鸡)和一个养鸡场(3840只蛋鸡)的鸡群进行免疫,实践证明:免疫效果十分理想,均未发生鸡法氏囊病。
体会和讨论
1. 我们认为,改进后的免疫程序免疫力强,免疫效果十分理想。
2. 鸡群若在24--35日龄感染野毒而未发病,那么在25--26日龄时,每只鸡肌肉注射高免蛋黄1ml,对鸡法氏囊病可起预防作用。
rencai
发表于 2009-7-29 15:43:34
鸡马立克氏病免疫失败的原因探讨和防制对策
摘要 近年来,许多养鸡场尽管在1日龄雏鸡进行了鸡马立克氏病(MD)的免疫接种,但MD仍然时有发生,并出现一些新特点。本文对MD免疫失败的原因及影响免疫效果的因素进行了分析,指出防制鸡MD的主要措施。
关键词 鸡马立克氏病;免疫失败;防制对策
鸡马立克氏病(MD)是由疱疹病毒引起的一种具有高度接触性和传染性的肿瘤性疾病,目前在世界上普遍流行,是我国三大重点控制的疫病之一。受害鸡群发病率一般在25%~80%不等,死亡率10%以上,严重时甚至全群覆灭。自70年代Witter研制的火鸡疱疹病毒疫苗(HVT)广泛使用以来,该病得到了有效的控制。但近几年来,尽管年年进行MD预防注射,发病率却显著回升,死亡率8%~30%,并出现一些新特点,再度成为危害养鸡生产最严重的传染病之一,给养鸡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1 MD流行新特点
1.1主要在集约化养鸡场流行。
1.2发病率高据资料统计,MD 目前是除大肠杆菌病以外的第二大疾病。
1.3 发病日龄范围扩大MD一般多发生在2~5月龄育成鸡。有报道在20日龄雏鸡就发现MD ,最迟可持续到40日龄。
1.4 病鸡症状不典型,病理变化出现新的特点,免疫失败的鸡患病症状70%以上不典型,神经型呈劈叉姿势较少,内脏型较多,而内脏型腺胃病变呈上升趋势,据调查,腺胃有MD病变占发病数的40%以上,但都可引起病鸡消瘦和瘫痪,也有内脏型和神经型并发者,而皮肤型和眼型较少见。
2 MD免疫失败的原因及影响免疫效果的因素
2.1MDV 早期感染 鸡的日龄越小,对MDV敏感性越高。据测定,1日龄雏鸡对MDV的易感性比成年鸡高1000~10000倍。MD 疫苗的诱导期一般为10~14天(CVI 988为5天),如果雏鸡在出壳后使用疫苗前成免疫作用未充分建立之前已感染MDV,免疫效果就显著下降。据报道,注射MD疫苗后的雏鸡,在1~2日龄感染MDV,其保护率为20%,7天感染保护率为70%,14天感染保护率为80%。
2.2母源抗体的干扰 由于MD 疫苗的广泛使用,雏鸡往往带有一定水平的母源抗体。因母源抗体水平较低,不足以对雏 鸡起保护作用,相反会中和疫苗病毒,减少起免疫作用的疫苗病毒数量,从而降低疫苗的免疫效果。试验表明,如果注苗HVT雏鸡有同源母源抗体存在,同时又受到vvMDV感染,则HVT的预防效力由69%下降到10~18%,几乎使HVT苗免疫完全失败。
2.3 MDV流行毒株的毒力逐渐增强 在对鸡群免疫的选择性压力下,鸡群流行的MDV毒力逐渐增强。现已证实,许多国家存在vvMDV,一些国家甚至分离出vv+MDV,在我国已有vvMDV存在的报道,感染MDV毒力越强,MD疫苗保护效力就越低。Witter经实验证实,HVT-Fc126对vvMDV毒株md5攻击的保护率很低。
2.4 疫苗问题
2.4.1 目前应用的各种MD疫苗对接种鸡的保护率不能达到100%,仅有80%~90%,并且疫苗免疫只是提高机体对强毒的抵抗力,而不能阻止强毒继续感染和传播。因此鸡群免疫后,不可避免地仍有少部分鸡发病。
2.4.2我国现有疫苗PFU达不到免疫要求,现在国外为4000-6000PFU(每只鸡0.2ml),国内的1500PFU显然不够。
2.4.3选择疫苗不适合当地情况,如当地鸡场流行的是vvMDV,选择HVT冻干苗免疫就会失败。
2.5疫苗贮存、运输和使用不科学
2.5.1 按规定,冻干疫苗在2~8℃条件下贮存和运输,细胞结合性疫苗在液氮罐中(-196℃)贮存和运输。冻干苗保存时间过期(超过6个月)或经常停电使疫苗反复冻溶,液氮苗不及时补充液氮,疫苗在液氮面之上,都可使疫苗免疫效力减弱或失效。
2.5.2疫苗稀释后不立即使用或不现配现用,不在规定时间内用完,导致疫苗PFU下降。据报道,国产HVT疫苗稀释1小时后,其PFU由原来的1500个降至700余个,2小时后降至450个,由于PFU不足,必然会降低疫苗的保护率。
2.5.3MD疫苗与其他疫苗配合接种或与抗菌药物、维生素等混合注射,将疫苗专用稀释液的酸碱度或渗透压改变,致使疫苗的病毒活力降低,影响免疫效果。
2.5.4由于稀释倍数错误、注射过快等引起注射剂量不足或打空气针、漏针。
2.6免疫抑制性疾病 一些病毒如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网状内皮增生病病毒(REV)、鸡传染性贫血因 子(CAV)、鸡白血病病毒(ALV)等引起的传染病和鸡白痢疾病等,感染鸡群后可抑制机体的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从而降低MD疫苗的免疫效果。
2.7应激反应 断喙、转群、饥渴、高温、寒冷、密度过大等各种应激因素均可抑制机体免疫应答,导致免疫力下降。所以在饲养管理过程中出现的应激因素越多,患MD的可能性越大。
2.8鸡的遗传易感性不同品种、品系的具有不同遗传背景的鸡对MDV的易感性有很大的差异,如三黄鸡对MD较易感,而白羽来航鸡对MD抵抗力较强。
3 防制对策
3.1搞好环境卫生隔离,避免早期感染
3.1.1 鸡场、鸡舍布局设计要考虑MD早期感染的控制问题。加强孵化室离鸡舍至少500米以上,并处于上风位置,育雏舍要尽量远离成鸡舍。
3.1.2 孵化器和出雏器要严格消毒, 种蛋经彻底消毒方可入孵,并要搞好孵化室的卫生工作,以防止含有病原的杂物污染蛋壳,从而污染雏鸡。
3.1.3 雏鸡在30日龄前要进行隔离饲养,特别是1~15日龄,饲养环境必须严格消毒除尘。使雏鸡不能接触MDV,避免发生早期感染。每周进行带鸡消毒两次,进出人员要消毒,地面应保持湿润一些,防止起尘。
3.1.4 提倡商品肉鸡进行MD免疫 ,减少环境污染。 因肉鸡饲养场是MDV的易感地,也是MDV的疫源扩散地,对周围养鸡场感染MDV会带来严重威胁。
3.2 正确选择疫苗
3.2.1 选用正规厂家生产的质量稳定的疫苗,疫苗具有足够的PFU,病毒含量不少于2000PFU。特别注意疫苗要保存完好,封口要严,且在有效期内。
3.2.2 对于无MD病史且无vvMDV的鸡场,一般增大剂量使用HVT冻干苗免疫即可。
3.2.3 对免疫失败,MD污染严重的地区可采用细胞结合性苗或双价苗、多价苗。实验证明,多价苗抗原间协同保护作用可抗vvMDV,且产生免疫力早,预防效果好。广西兽医研究所研制的814(Ι型自然弱毒株)+HVT(Ⅲ型)二价苗在广西九个鸡场免疫30万只鸡,重点观察了12万只鸡,用HVT苗后发病率为35.35%,用二价苗后发病率仅为0.7%。
3.3有效使用疫苗
3.3.1 注射器和针头要经高压灭菌或煮沸消毒,不能使用消毒药物消毒,以免疫苗受到破坏。
3.3.2 疫苗稀释要用专用稀释液,且稀释液中不能再混入其它药物或疫苗。疫苗现配现用,稀释后放在盛有冰块的容器中,力争在0.5~1小时内用完,超过2小时不能再用。
3.3.3免疫接种时应选择颈部靠下处皮下或大腿外侧肌肉内注射。注射时要勤换针头,并及时校对注射器,以免注苗量不足或空注。3.3.4 HVT冻干苗加免疫促进剂—ACM1(苏威公司生产),可提高免疫效果。据报道,HVT冻干苗+ACM1的免疫效果与HVT-SB1双价苗相当。湖南某鸡场单用HVT冻干苗免疫鸡群发病率在7%以上,改用HVT+ACM1免疫发病率降至0.06%,很好的控制了MD。
3.4 避免母源抗体的干扰
3.4.1改进免疫程序,把过去的“常规剂量,一次免疫”改为“倍量注射,二次免疫”。即雏鸡出壳后24小时内注射1.5~2倍剂量的疫苗,以补偿因母源抗体中和作用所消耗的疫苗量,12~21日龄再进行第二次免疫,以激发第一次免疫已致敏的免疫细胞更强烈的免疫应答。实践证明,进行二次免疫接种保护率可提高13.8%,显著高于一次免疫鸡群。
3.4.2世代交替免疫接种,不同世代鸡交替使用不同血清型的疫苗。因一种血清型的疫苗产生的母源抗体对另一种血清型的疫苗无明显干扰作用,因此父代和子代鸡使用不同血清型的疫苗可避免母源抗体的干扰。
3.4.3使用细胞结合的HVT苗、二价苗或三价苗 细胞结合MD疫苗,苗毒包藏在细胞内,不易被母源抗体中和。据资料介绍,100PFU的细胞结合HVT苗与300~1000PFU的HVT冻干苗免疫效果相当。
3.4.4鸡胚免疫 1982年shatma等证实胚胎MD免疫力比出壳后免疫效果好,且可以避免母源抗体的干扰。有条件的鸡场可采用18日龄鸡胚免疫法。
3.5 加强饲养管理, 减少应激因素,做好疾病预防工作
3.5.1按育雏要求保持适宜温度、湿度和空气新鲜,饲养密度要合理。
3.5.2供给雏鸡全价饲料,在饲料和饮水中适当添加多种维生素和抗菌药物,提高机体抵抗力。
3.5.3做好白痢病、球虫、IBD、ND、大肠杆菌等病的预防工作,按免疫程序及时接种,增强雏鸡对各种疾病的抵抗能力。
3.6选育抗MDV的鸡群 采用抗病育种的途径培育抗MDV鸡群是今后控制MD的主要途径之一。如俄罗斯经过20年的遗传选择,于1996年育成抗MD蛋鸡新品种——俄罗斯雪白鸡,对MDV具有较强的抵抗力。
3.7鸡群中发现疑似MD病鸡应立即剔出隔离,确诊后扑杀深埋,并增加带鸡消毒的次数,由每周一次改为隔日一次。对未出现症状的鸡采用大剂量MD疫苗(6~8倍)进行紧急接种,以干扰病毒传播,使未感染鸡产生免疫抗体,抵御MDV强毒侵袭。
4小结
MD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使用疫苗免疫接种是当前防制MD的主要手段。但MD免疫只能控制MD,不能消灭MD,并且常受许多因素影响免疫效果。为保证免疫成功,必须针对免疫失败的原因及影响因素,正确地使用疫苗和采取综合防制措施才能达到最好效果。
rencai
发表于 2009-7-29 15:43:59
鸡群的免疫方式及免疫时应注意的问题
在养殖过程中,光大的养殖户朋友在疾病预防方面的工作做的不是很到位,尤其是在免疫预防方面,大多数的养殖户存在着好多的问题,就此根据笔者的工作经验,总结出几种常用的免疫方法和操作时的注意事项,介绍给大家。
一、滴鼻、点眼或滴口
用专用滴管或注射器,将疫苗滴入鼻孔或眼结膜内,以刺激上呼吸道黏膜、哈德尔氏腺从而产生局部免疫。接种剂量应均匀准确,每只鸡应得到一定量的疫苗。
具体操作注意事项:
1稀释液用量根据自己所用的滴管或针头试滴,确定每毫升多少滴,然后再计算出实际使用稀释液的用量(一般情况使用滴管,一滴大约在0.03-0.05毫升之间)。
2为了操作方便,应左手把鸡头固定成水平位置(一侧眼鼻朝天,一侧眼鼻朝地)。右手持拿滴管进行点滴。
3疫苗滴加到眼和鼻内以后,应暂停片刻等到疫苗液的确已被吸入后再将鸡放下。
4免疫前、中、后1天不用消毒液消毒及洗刷饮水器、水(料)槽。
5疫苗应遵循“现用现配”的原则,避免时间过长。
6疫苗瓶和剩余疫苗应妥善处理(焚烧或深埋)。
7滴口时注意滴头不要接触鸡的口腔,以免引起呼吸道病传播。
8有稀释液的疫苗瓶避免用手掌拿热,以免影响免疫效果。
9稀释液应用生理盐水、蒸馏水或凉开水(进口疫苗应按照说明使用专用的稀释液)
二、肌肉注射或皮下注射
注射免疫法是把疫苗注射到鸡的肌肉或皮下组织中,可使鸡吸收准确均匀,效果可靠。
具体操作注意事项:
1注射器、针头及注射管,每次使用前要进行彻底的清洗消毒(水中煮沸20-30分钟)。
2.用前先将疫苗摇匀,油乳剂灭活苗分层后不能使用。
3.腿肌注射时要注入大腿外侧、肌肉最丰满处,避免注入肌健或小腿处,否则会引起腿肿、运动障碍。胸肌往射时,注射角度不要过大以30-45度为宜,避免损伤肝脏。
4.皮下注射应在颈部中段,做法是左手提起皮肤后,针头水平插入(推入疫苗时感觉起小泡),太靠下容易注入嗦囔内,太靠上,头部皮下组织不易吸收,易引起肿头。
5.注射两种疫苗时,应避免2种疫苗注在同一点上(可皮下或肌肉分开进行,也可各注一条腿)。
三、饮水免疫
将一定量疫苗放入水中让鸡自由饮用,这样通过吞咽后的疫苗,病毒粒子经腭裂、鼻腔、肠道可产生局部免疫及全身免疫。比个体免疫省时省力,但鸡吸收多少疫苗量不均匀。
具体实施注意事项:
1免疫前对免疫鸡群停水2-3小时(冬季4小时,夏季2小时),并根据饮水量取干净水。
2要有足够的饮水器,且对器具用清水清洗干净.
3不得在疫苗中加入维生素和抗生素,以免改变溶液的pH值和渗透压。
4.疫苗保护剂用法;为了延长疫苗活性,保护剂加入15-20分钟后再放疫苗或用1%-2%脱脂奶粉。
5放疫苗的容器不能用铁容器,可以用塑料桶、瓷盆。
四、刺种法
此法为鸡痘苗接种时使用,用接种针在鸡的翅翼膜无血管处穿刺,病毒通过在穿刺部位的皮肤处增殖 产生免疫。
五、涂肛法
喉气管炎专用,一般容易散毒。
六、喷气雾法
可以刺激黏膜产生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等,形成局部免疫,又可引起全身性的免疫应答,从而形成体内广泛而有效的免疫保护。可节省大量劳动力,但也很容易诱发呼吸道病。
具体实施注意事项:
1鸡舍温度在16℃-25℃喷洒为宜,相对湿度70%左右,若湿度达不到要求,可以先在室内喷洒清水。
2计算好疫苗量,剂量应增加1/3-1倍,一般1000只鸡需要200-300毫升水。
3喷枪应距鸡1米远,应水平喷向鸡或成45度喷,雾滴应在鸡头上方20厘米处。1月龄内鸡宜用粗雾滴喷雾(直径100-200微米).使雾滴落入眼睛和鼻孔等上呼吸道而获得免疫,1月龄以上鸡用小雾滴喷雾(1-30微米),雾滴易进入下呼吸道。
4避免鸡群在刚吃完料或饮完水后进行免疫,以防出现应激,可以在夜间进行喷雾。做法:关闭门窗,停止所有通风设备,不要直接喷向鸡体表,应较慢、匀速喷2遍至刚好用完。喷完后20-30分钟再开门窗。
rencai
发表于 2009-7-29 15:44:34
提高饮水免疫效果的方法
1.使用高效活弱毒疫苗
饮水前必须注意疫苗的质量、有效期。对劣质、过期疫苗及贮存方法不当的疫苗不可使用。
2.免疫前的准备
饮水免疫前,将供水系统、饮水器具彻底冲洗干净,但不能使用消毒剂和洗涤剂。饮水器具不能用金属制品,最好用瓷器和塑制器具。
3.免疫用水的选择
饮水免疫用水应是蒸馏水或冷开水或清洁的深井水。水中不应含有重金属离子和卤族元素。自来水应煮沸后放置过夜再使用。对大型养鸡场,可在自来水中加入脱氯剂,每10升水中加入10%的硫代硫酸钠3-10毫升,具体用量还要看水中氯含量而定。
4.疫苗的稀释
疫苗应开瓶倒入水中,用洁净木棍搅拌均匀。若室外风大,应在室内进行稀释。最好在稀释液中加入0.2--0.5%的脱脂奶粉或山梨糖醇,以保护疫苗效价。
5.免疫前停水
饮水免疫前应停水3-6小时,停水时间长短应视室温高低和饲料干湿程度灵活掌握。室温高喂干粉料时,停水时间短些,室温低时,停水时间长些。
6.注意事项
饮水前必须按照鸡群数量多少,鸡龄大小增加饮水器的数量,使90%以上的鸡能同时饮到足够的疫苗水。鸡群大、饮水器不足时可分批进行,防止疫苗水在拖延过程中失效。
7.稀释浓度
稀释疫苗的水量要适宜,不可过多或过少,应参照疫苗使用说明和免疫鸡日龄大小、数量及当时的室温来确定。疫苗水应1-2小时内饮完,但为了让每只鸡都能饮到足够量的疫苗,饮水时间又不应少于1小时。
一般用量如下:
1-2周龄8-10毫升/只;
3-4周龄15-20毫升/只;
5-6周龄20-30毫升/只;
7-8周龄30-40毫升/只;
9-10周龄40-50毫升/只。
也可在用疫苗前3天连续记录鸡的饮水量,取其平均值以确定饮水量。
8.免疫时间
炎热季节,饮水免疫宜在清晨进行,应避开高温时间。疫苗稀释液不得暴露在阳光下。
9.正确的接种途径
疫苗的接种途径与免疫效果有直接的联系,并非所有的疫苗都适合饮水免疫,如减蛋综合征油乳剂灭活苗只能采用注射法免疫。对不适合饮水法免疫的疫苗用饮水法免疫,只能导致免疫失败。
10.慎重用药
饮水免疫前后2天,合计5天(最好是7-10天)内饮水、饲料中不得加入能灭杀疫苗病毒(或细菌)的药物及消毒剂。
rencai
发表于 2009-7-29 15:44:52
雏鸡免疫失败的原因
造成雏鸡免疫失败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接种时间不当。雏鸡身上有母源抗体,一般在1~2周内不易感染鸡新城疫。如接种过早,反而和母源抗体中和;接种过迟,因体内抗体消失,易被毒力强的野毒侵染发病。所以,一般接种时间应在孵出后7~10天。
二、疫苗质量问题。1、部分单位生产的疫苗质量不过关,接种后不能产生相应免疫力。2、由于某些细菌、病毒存在变异株,使疫苗本身的保护率达不到100%。3、不同的疫苗所需的运输、保存条件不同,冻干疫苗一般需要 -15℃以下冷冻保存,湿苗一般在0~4℃保存,油乳剂疫苗的保存温度一般在10℃左右。应尽量选择出厂时间较近的疫苗,以保证免疫效果。一般疫苗稀释在4小时内要用完,用不完即作废。
三、疫苗稀释不当。各种疫苗所需用的稀释剂、稀释倍数及稀释的方法都有一定的规定,必须严格地按照使用说明书进行操作。疫苗稀释用水,从严格上讲应用灭菌生理盐水,否则会降低免疫效果。疫苗要现用现稀释,不可使用稀释后放置时间过长的疫苗。如果饮水免疫的疫苗稀释不均,部分鸡饮量不足等也会影响免疫效果。
四、免疫剂量不准。目前疫苗免疫剂量存在两种误区:一是免疫剂量不足,二是使用大剂量疫苗免疫,二者都不科学。因此,在购买疫苗时,在考虑到免疫接种过程中的损失和浪费外(损失量一般按15%-20%计算),不要随意加大免疫用量。
五、稀释量不准。通常注射稀释量比较容易确定,而点眼和饮水免疫量则比较困难,应依据实际情况确定。
六、接种方法有误。不同的疫苗要求接种途很不同,免疫时一定要按规定的方法接种。饮水免疫时须加0.5%脱脂奶粉,并要求在2小时内饮完。
七、鸡体的状况不佳。鸡群营养不良、患病,尤其是患传染性法氏囊病以后,接种其它疫苗时往往会形成免疫抑制,使之不能产生免疫或免疫力极低,甚至引起鸡只死亡。免疫接种应安排在鸡群健康时进行,否则将影响免疫效果。
八、由于管理上的疏忽,造成免疫失败。如滴鼻、点眼时,疫苗未被吸收而又未补点,造成漏免,导致免疫失败。在疫苗稀释或接种的过程中,消毒药物过多地残留于注射器或直接接触疫苗,也能造成疫苗失效或减效。所以,在接种疫苗的前两天或后两天要避免进行带鸡消毒,这一点要引起重视。
rencai
发表于 2009-7-29 15:45:52
详尽的气雾免疫资料合集
气雾免疫,省工省力,且对呼吸道有亲嗜性的疫苗特别有效(例如鸡新城疫Ⅱ、Ⅳ系弱毒疫苗和传染性支气管炎弱毒疫苗等),所以近年来采用气雾免疫的鸡群正在逐渐增多。
1.气雾免疫的原理
气雾法有时又叫喷雾法,但二者在概念上略有差异,一般把喷出的雾滴直径在50μm以下者叫气雾法,但往往为了简便而对二者不加区别,统称为气雾法或喷雾法。气雾法免疫是利用气泵将空气压缩,然后通过气雾发生器,使稀释疫苗形成一定大小的雾化粒子(按各种疫苗以及免疫鸡群日龄大小需要而调整),均匀地悬浮于空气中,随呼吸而进入家禽体内。疫苗进入体内后,一方面被吞噬细胞吞噬后转运到淋巴器官或血液,进入网状内皮系统而产生体液免疫,另一方面,在呼吸道粘膜局部也可刺激吞噬细胞分化浆细胞,产生局部抗体或干扰素的作用,增强呼吸道粘膜的保护力,所以气雾法免疫可以刺激全身性的广泛免疫保护作用,但气雾法免疫最大的优点在于可以引起呼吸道粘膜的局部细胞免疫与体液免疫(SIgA——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鸡局部免疫的诱导位点主要是与粘膜相关的淋巴组织(MALT),例如与支气管相关的淋巴组织(BALT),以哈德氏腺为代表的壁旁淋巴组织,在MALT组织上皮有一种M细胞,它自身形成一个内凹腔,腔内含T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和巨噬细胞。它可以非选择性地传递细菌、病毒的抗原给巨噬细胞和树突状细胞,由这些细胞提呈抗原,并进一步产生免疫应答:产生特异性淋巴因子;调控B细胞的分化,合成和分泌免疫球蛋白A(IgA),在粘膜表面形成一层免疫保护层,可抑制细菌粘附于粘膜上皮,具有显著的抗菌作用,在抗病毒方面,SIgA不仅防止病毒粘附于上皮细胞,还可中和粘膜上皮内的病毒,从而在抗病毒感染中也有重要的意义;IgA还可以结合到M细胞膜上再摄入,对维持抗原刺激和第二次免疫应答中起重要的作用。另外,气雾法免疫在粘膜的局部免疫反应中,还能诱导产生细胞免疫应答,例如对抗原成分应答的CD8+细胞毒性淋巴细胞(CTL),能产生巨噬细胞激活因子及杀伤细胞内病原体的细胞因子CD4+T细胞等。
由于气雾免疫不仅可刺激粘膜产生分泌型的IgA等,形成局部免疫力,又可引起全身性的免疫应答,形成体内广泛而有效的免疫保护作用,因此,气雾免疫法是一种值得稳步推广的免疫方法。
2.气雾法免疫的利和弊
气雾免疫法,也与其它的免疫方法一样,既有其特殊的优越性,也有它的局限性。近年来,随着非典型鸡新城疫病例的增多,以及鸡群虽已有高血凝抑制(HI)抗体水平与免疫状况虽有一定的相关性,但又并非完全平行,从而更为重视鸡群局部的免疫作用。滴眼、滴鼻和气雾免疫对鸡都有较好的刺激产生局部的作用,其中气雾法尤其适用于大群免疫。
气雾法免疫的优点:省时、省力,对散养或笼养的鸡免疫都很方便;使鸡群产生良好一致的免疫效果,而且产生免疫力的时间要比其它方法快;诱导鸡的呼吸道局部免疫力的产生;对呼吸道有亲嗜性的疫苗如鸡新城疫、传染性支气管炎等弱毒疫苗特别有效。
气雾法免疫的缺点:对禽群有一定干扰,往往会加剧慢性呼吸道病及大肠杆菌引起的气囊炎;对操作技术要求比较严格,操作不当时往往达不到预期的免疫效果甚至可引起免疫失败。
3.气雾法免疫的注意事项
由于气雾法免疫对操作技术要求比较严格,为了达到最佳的免疫效果和最小的副作用,需要注意以下一些事项:
3.1喷雾器
以其所使用的动力来分,主要有电动(交流电或直流电)和气动两种,每种又有不同的型号,在实际应用时要根据鸡龄和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喷雾器,要求喷出的雾滴大小符合要求,而且均一,80%以上的雾滴大小应在要求范围内。喷雾过程中要时时注意喷雾质量,发现问题或喷雾出现故障,应立即停止操作,进行校正或维修。使用者必须熟悉喷雾器的构造和性能,并按使用说明书操作。喷雾完后,要用清水清洗喷雾器,让喷雾器充分干燥后,包装保存好,注意防止腐蚀。不要用去污剂或消毒剂清洗容器内部。
3.2雾滴大小
气雾免疫力的高低与雾滴粒子大小密切相关。对雾滴大小的监测,可用一张表面涂有有机油的盖玻片在喷嘴前方约30cm处,快速上下移动二次后,立即将盖玻片盖在凹口周围涂有凡士林的载玻片上,在显微镜下测出雾滴的直径。只有4μm以下的气雾粒子才能通过上呼吸道屏障进入肺泡,产生良好的全身免疫作用,但细小的雾滴往往容易引起呼吸道的不良反应,尤其是对1月龄以下的小鸡,若雾滴过小,则容易被蒸发后进入下部呼吸道而引起严重的呼吸道反应。由于雾滴在空气中会被蒸发而缩小甚至变干,所以往往要根据不同温度和湿度下气雾粒子蒸发的速率(详见气雾粒子蒸发时与温度和湿度的关系),鸡的日龄以及鸡群潜伏的呼吸道病的实际情况而选择气雾粒子的大小。对1月龄内的鸡,一般宜用粗雾滴(直径100~200μm)喷雾。而对1月龄以上的鸡,用小雾滴(1~30μm)喷雾。为了获得最佳的免疫效果而又不会引起太大的呼吸道应激,在大面积使用气雾免疫之前,最好先做些对比试验,筛选最适合本地区(本场或本品种)的雾滴直径。
表20℃时雾滴消失的时间(秒)
雾滴大小(um)相对湿度
50%
75%
95%
20
0.8
1.7
10
50
5
10.4
92.5
100
20
41.7
250
3.3疫苗的用量及稀释
必须用蒸馏水或去离子水稀释疫苗以保证疫苗质量,并防止喷头堵塞。疫苗稀释时应加入0.1%的脱脂奶粉或3%~5%的中性甘油、1%明胶、10%葡萄糖、10%蔗糖、5%糊精等,对疫苗活力有较好的保护作用。气雾免疫时,使用的疫苗剂量最好加倍,而稀释液的用量,则应根据饲养方式、鸡的日龄及雾滴大小来确定。
1月龄以下的平地圈养的雏鸡,如用粗雾滴喷雾,则每1000只需用疫苗稀释液300~500mL。
1月龄以上的笼养蛋鸡和种鸡或在气雾前已预先被赶入适当栏圈内,使之较为密集的平养肉鸡、种鸡或后备鸡,使用雾滴直径在30μm以下的,则每1000只需用疫苗稀释液150~300mL。
由于各地鸡的品种、日龄、饲养方式等条件不尽相同,在使用时可根据喷雾的结果适当调整,以选择最合适的稀释液用量。
3.4温度
气雾免疫时较合适的温度是15℃~25℃,温度再低些也可以进行,但一般不要在环境温度低于4℃的情况下进行。如果环境温度高于25℃时,雾滴会迅速蒸发而不能进入鸡的呼吸道。如果要在高于25℃的环境中进行气雾法免疫,则可以先在鸡舍内喷水提高鸡舍内空气的相对湿度后再进行。在天气炎热的季节,气雾免疫应在早晚较凉爽时进行。
3.5相对湿度
喷雾时要求相对湿度在70%以上,若低于此湿度,则可在鸡舍内洒水或喷水。
3.6喷雾速度
要求工作人员手持喷雾器,自鸡舍或鸡笼的一端走向另一端时,恰好能将所需要的疫苗喷完为止(可反复试喷清水来摸索较为准确的行进和喷雾的速度)。
3.7密闭门窗
喷雾时,房舍应密闭,关闭门、窗和通风口,减少空气流动,避免直射阳光。在喷雾完后15~20min再开启门窗。如选用直径为50μm以下的细雾滴气雾时,喷雾枪口应在鸡头上方约30cm处喷射,使鸡体周围形成一个良好的雾化区,并且雾滴粒子不立即沉降而在空间悬浮适当时间。如用100~200μm粗雾滴对雏鸡进行喷雾免疫时,喷雾枪口可在其鸡头上方约0.8~1m处喷雾。
3.8添加抗菌素
对鸡进行气雾免疫前,最好在免疫前2d喷雾一次链霉素或其他抗菌素,雾滴在5μm以下,平均每只鸡1000~50000国际单位,或在喷雾免疫前后在饲料或饮水中添加适量的抗菌药物,可避免激发呼吸道感染。
3.9人员防护
某些疫苗(如禽霍乱)对人可产生过敏反应,所以喷雾时最好戴防护面具。
rencai
发表于 2009-7-29 15:46:15
鸡传喉免疫不良反应的原因及防治
鸡传染性喉气管炎是由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引起的鸡的一种急性接触性呼吸道传染病,该病的发病率高达80%~100%,死亡率10%~40%,对养禽业危害十分严重。目前预防该病的主要方法是用传染性喉气管炎弱毒活疫苗进行免疫接种,但免疫接种后5~7天往往会出现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如出现采食量下降、流泪、眼肿、失明,甚至引起传染性喉气管炎典型症状,出现死鸡现象,对鸡群造成一定的危害。近年来,笔者认真调查研究了免疫不良反应产生的原因,摸索出降低免疫不良反应的方法措施,在临床实践中取得了明显效果。
1 鸡传染性喉气管炎免疫不良反应产生的原因
1.1 疫苗选用不当
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的免疫原性与毒力有一定相关性。目前使用的传染性喉气管炎疫苗主要有弱毒苗和基因工程喉痘二联苗。基因工程二联苗毒力较弱,弱毒苗毒力较强,若首免使用弱毒疫苗或免疫35日龄以下的雏鸡,免疫后3~5天容易出现严重的免疫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采食量下降、精神沉郁、流泪、眼内形成黄白色干酪物或增生、用两爪抓眼,严重者引起失明或出现典型的传染性喉气管炎症状。
1.2 疫苗在鸡群中传播或体内增殖使毒力返强
因传染性喉气管炎免疫后有很长时间的排毒期,疫苗毒力在鸡群中很容易返强,从而导致发病。特别是鸡胚制备的弱毒苗与组织培养物制备的疫苗相比,其疫苗的毒力更容易通过鸡体传代而返强。
1.3 免疫方法不当
在生产中有不少养殖者为省事而采用饮水免疫,使个别鸡免疫效果不确切或出现散毒现象,导致毒株返强而感染。传染性喉气管炎疫苗最好采用泄殖腔接种或滴鼻接种,而毒力强的疫苗采用点眼免疫很容易引起眼部病变或大群发病;接种疫苗时剂量过大或有意加大疫苗用量,就会导致疫苗反应过大,引起鸡群发病;个别在点眼滴鼻后疫苗未吸入就把鸡放开,鸡常把疫苗甩出,影响免疫效果。在免疫中出现漏防现象,也会导致部分鸡感染发病;与其他疫苗接种间隔时间过短,容易出现抗原竞争现象,影响免疫效果。
1.4 鸡群健康状况不良
若免疫时家禽有呼吸道症状,如发生败血型支原体病、传染性鼻炎、新城疫等疾病,易导致免疫不良反应,使呼吸道症状加重;鸡群营养不良、整齐度差,抵抗力下降,免疫后易造成免疫不良反应的发生。
1.5 环境条件差
鸡舍通风不良,氨气和粉尘含量过高,饲养密度过大,天气急剧变化,室温忽高忽低,受大风、贼风等不良因素影响时,鸡群很容易发生呼吸道和眼部炎症,若此时接种传染性喉气管炎疫苗,免疫不良反应就会加重。
2 降低鸡传染性喉气管炎免疫不良反应的措施
2.1 加强饲养管理提高鸡群的抵抗力
加强通风,保证空气新鲜;保持合理的饲养密度,改善饲养环境条件;及时清粪,保持清洁卫生,减少鸡舍中氨气和粉尘的含量;增加营养物质特别是维生素A的含量,保证上皮细胞完整性,提高鸡群的抵抗力;在免疫前后注意天气变化,若遇到恶劣天气最好不要免疫,以减少应激因素的产生。
2.2 免疫前及时观察鸡群的健康状况并适当用药
在免疫传染性喉气管炎时注意观察鸡群健康状况,特别注意有无呼吸道症状,若有则禁止防疫。免疫前3~5天适当添加抗支原体和传染性鼻炎的药物如强力霉素、恩诺沙星等,以减轻或防止潜伏期疾病的发生。
2.3 选择毒力弱、免疫原性好、副作用小的疫苗
首免可选用毒力较弱免疫反应较小的喉痘二联基因工程疫苗,采用刺种免疫;二免可选择免疫原性好免疫持久性强的弱毒疫苗,采用泄殖腔接种或滴鼻接种。首免和二免间隔时间应在21天以上。
2.4 掌握正确的免疫方法
严格按照疫苗厂家说明书上提供的方法和剂量使用传染性喉气管炎疫苗;弱毒疫苗最好使用泄殖腔接种或滴鼻;在免疫时为了减少免疫反应和提高免疫效果可在疫苗中加入2倍量的白细胞介素;免疫后所用的疫苗瓶和用具严格消毒防止病原扩散;接种疫苗时用量一定要准确,严禁随意扩大疫苗剂量;防止漏防、误防,特别是滴鼻时一定要待疫苗吸入后再放鸡,同时要注意防止个别鸡乱跑出现漏防现象。
2.5 免疫接种后的管理
免疫接种后第3~6天在鸡群饲料中适当加入治疗支原体及鼻炎的药物,防止呼吸道或眼部疾病的发生;传染性喉气管炎疫苗免疫前后一周内,严禁接种其他疫苗;接种疫苗后在饮水中加入电解多维,防止应激反应的产生;接种疫苗后4~7天对鸡舍每天进行一次带鸡消毒,防止疫苗的扩散和毒力返强。
rencai
发表于 2009-7-29 15:47:08
免疫接种时应做到十注意
1.鸡用疫苗又叫抗原,是生物制品类。可分为毒苗、中毒苗、强毒苗。在制作方法上又分为冻干苗和湿苗,在保存方法上也不一样,冻干疫苗要保存在冷冻的速冻的冰柜里,湿苗又称液体疫苗,要保存在0℃~8℃的冷藏箱里,由于农村的冷冻设备不完全,多数养鸡户并不富裕,也没有冰箱,因此,一定要现拿现用,特别是夏季,往家拿疫苗时一定要加冰块降温,并且最好在饮疫苗中加上冰水饮用,还要避免阳光直射,才能保证效果。
2.购买疫苗时要先看好名称、批准文号、生产日期、包装剂量、生产场址等要符合《兽药标签和说明书管理办法》的规定,要用近期生产的新鲜疫苗,不要使用陈旧或过期疫苗或上批鸡未用完的疫苗,特别是自己没有冰箱,疫苗药放在亲戚或邻居家的冰箱里,又与冰冻的鱼肉放在一起,不如放在专业的供应商的冰柜里保险。因农村的电时常停,反复冻融会破坏疫苗的质量。
3.要准确计算疫亩使用量,饮水量要加大,滴眼滴鼻的量要比饮水量小,并要严格按要求使用稀释液,如生理盐水、凉开水、井水或配备的专用红色的(马立克)、兰色的(传支)稀释液,稀释浓度要根据饮水量多少,饮水时间的长短,计算达到所需要的剂量要求。一般在饮疫苗前要控水,夏季2小时,冬季3小时,让鸡有渴欲感喝得快。
4.要注意稀释的方法;冻干苗的瓶盖是高压盖子,稀释的方法是应先用注射器将五毫升稀释液缓缓注入瓶内,待瓶内疫苗溶解后再打开瓶塞倒入水中,这就避免真空的冻干苗瓶盖突然打开,瓶内压力会突然增大,使部分病毒受到冲击而灭活。
5.要提高免疫效果,就应延长疫苗(病毒)的活力,也称灭活半衰期。可加入免疫增强剂,饮水免疫时可在每千克饮水中加入2.4g脱脂奶粉,脱脂奶粉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和糖类,其中蛋白质的直径在1~2nm之间,其水溶液是胶体溶液,病毒的直径一般在20~30nm之间,蛋白质分子比病毒小,所以病毒粒子处于蛋白质分子的包围之中,可阻止病毒粒子的聚合。有利于吸收和转化。没有奶粉时,可用速补20、速补18、速补14或白糖代替。不可用电解多维,因电解多维可分解、电离水溶液,凝固蛋白,破坏疫苗的效价。要注意,不要在疫苗稀释中添加抗菌素和电解多维。抗菌素能杀菌或抑菌,对病毒无效,在稀释液中加入抗菌素后,可以防止接种过程中由于消毒不严而感染细菌病,但这种做法,是不完全妥当的,因为有些抗菌素能改变稀释液的渗透压,或PH值,特别是电解多维,能加快疫苗、病毒的灭活,从而降低疫苗效价。
6.严格控制用量。注射油苗时,要严格控制注射的定量,注射疫苗量宁可大出也不可小,量大会使鸡体免疫加剧,量小则不能引起免疫。
7.切实把握疫苗使用的间隔。饮用疫苗时,饮水时间不应小于一小时,也不应超过两小时,夏季高温季节饮水时,水中可加入适量冰块,饮用1/2疫苗停半小时后饮用剩余1/2疫苗。
8.尽量减少应激。接种捉鸡时,晚上将鸡舍的灯泡换成兰色,由于鸡对兰色光失盲,人可看到鸡,但鸡看不到人,不会惊群。
9.接种期间,加强饲养管理,保持舍内空气新鲜,不要有贼风和氨气。水中适量添加电解质和维生素,尤其是Va、Vb和Vc。
10.不应盲目增加免疫次数。有些养殖户对鸡的疫病产生恐慌心理,尤其是新城疫,每隔几天就接种一次疫苗,同时死苗活苗都用,扰乱了鸡体的免疫机理和免疫应答,这样接种往往非但使鸡群得不到有效的保护,反而会导致疫病的发生和流行。
rencai
发表于 2009-7-29 15:47:51
提高鸡群饮水免疫效果十法
1 使用高效仿活弱毒疫苗。饮水前必须注意疫苗的质量、有效期,疫苗的运输、贮存、保管等。对劣质、过期疫苗及贮存方法不当的疫苗不可使用。
2 在饮水免疫前,将供水系统、饮水器具彻底冲洗干净,但不能使用消毒剂和洗涤剂。饮水器具不能用金属制品,最好用瓷器和塑制器具。
3 饮水免疫用水应是蒸馏水或冷开水或清洁的深井水。水中不应含有重金属离子和卤族元素。自来水应煮沸后放置过夜再使用。对大型养鸡场,可在自来水中加入去氧剂,每10升水中加入10%的硫代硫酸钠3——10毫升,具体用量还要看水中氯含量而定。
4 疫苗应开瓶倒入水中,用洁净木棍搅拌均匀。若室外风大,应在室内进行稀释。最好在稀释液中加入0.20%——0.50%的脱脂奶粉或山梨糖醇,以保护疫苗效价。
5 饮水免疫前应停水3——6小时,停水时间长短应视室温高低和饲料干湿程度灵活掌握。室温高喂干粉料时,停水时间短些,室温低喂湿料时,停水时间长些。
6 饮水前必须按照鸡群数量多少,鸡龄大小增加饮水器的数量。使90%以上的鸡能同时饮到足够的疫苗水。鸡群大、饮水器不足时可分批进行,做到随稀释随饮水,防止疫苗水在拖延过程中失效。
7 稀释疫苗的水量要适宜,不可过多或过少,应参照疫苗使用说明和免疫鸡日龄大小,数量及当时的室温来确定。疫苗水应1——2小时内饮完,但为了让每只鸡都能饮到足够量的疫苗,饮水时间又不应少于1小时。一般用量如下:1——2周龄8——10毫升/只;3——4周龄15——20毫升/只;5——6周龄20——30毫升/只;7——8周龄30——40毫升/只;9——10周龄40——50毫升/只。也可在用疫苗前3天连续记录鸡的饮水量,取其平均值以确定饮水量。
8 炎热季节,饮水免疫宜在清晨进行,应避开高温时间。疫苗稀释液不得暴露在阳光下。
9 疫苗的接种途径与免疫效果有直接的关系。并非所有的疫苗都适合饮水免疫,如减蛋综合症油乳剂灭活苗只能采用注射法免疫。对不适合饮水法免疫的疫苗用饮水法免疫,只能导致免疫失败。
10 饮水免疫前后2天,合计5天(最好是7——10天)内饮水。饲料中不得加入能灭杀疫苗病毒(或细菌)的药物及消毒剂。
rencai
发表于 2009-7-29 15:48:12
免疫鸡群发生非典型新城疫病因分析及防制措施
新城疫(ND)是危害养鸡业的最主要疾病之一。各种品种、性别、年龄的鸡都易感,发病率和死亡率极高,常在90%以上。近年来,由于饲养管理水平的提高和ND免疫接种的普遍开展,ND暴发流行已很少见,但免疫鸡群发生非典型ND造成鸡只死亡或生产性能下降的病例仍屡见不鲜。由于非典型ND缺乏特征性的临诊症状和病理变化,容易发生误诊,导致NDV得不到及时消除,ND难以扑灭,给养鸡生产带来更大的经济损失。现将非典型ND的发病特点、病因及防制措施介绍如下:
1 发病特点
1.1 流行特点 主要发生在已免疫接种ND疫苗的鸡群,以二免20~35日龄和40~60日龄发病最为严重,成年鸡多发生在抗体滴度小于3log2的鸡群。发病率和死亡率不高,明显低于典型ND。
1.2 临诊症状 日龄小的鸡比日龄大的症状明显,但均比典型症状缓和。发病初期出现呼吸道症状,病鸡呼吸困难,咳嗽气喘,气管有“呼噜”声响,口鼻炎性分泌物增多,病鸡不时甩头,企图将渗出物排出,倒提病鸡常有酸臭味粘液从口中流出。咳嗽时,咳出浓痰,病重的甚至咳出血痰,容易误诊为传染性喉气管炎。此时会有零星少量病鸡死亡,大部分病鸡经一周左右病情好转,病程稍长者往往出现拉白色或淡绿色稀粪。慢性经过的多数有神经症状,表现为运动失调或转圈,有的呈头向后仰嘴向上的观星状姿势。成年鸡症状不明显,产蛋鸡主要表现为产蛋量急剧下降,产蛋高峰上不去,蛋壳颜色变浅,软壳蛋、薄壳蛋和畸形蛋较平常明显增多,个别鸡出现拉稀,极易误诊为减蛋综合征。
1.3 病理变化 剖检无明显的病理变化,很少见到腺胃乳头出血、肠粘膜出血及溃疡等特征性病变。部分病鸡喉头、气管有粘液,气囊混浊并有干酪样渗出物,肠道出血较少,盲肠扁桃体肿大、出血以及泄殖腔粘膜有出血点等。产蛋鸡输卵管粘膜充血或出血,卵巢变软,有的卵黄呈半煮熟状。
2 发病原因
2.1 鸡场受病毒污染,病毒毒力增强
在我国,大、中、小型鸡场集约化饲养与广大农户散养鸡群并存,饲养管理和防疫水平参差不齐。许多大、中型养鸡场防疫制度较严格,对发病鸡和死亡鸡只处理适当。而小型养鸡场和个体养鸡户往往任意出售病鸡,到处乱扔死鸡,造成病原的人为传播。NDV能随空气、带病毒野鸟广泛传播,有调查表明,我国商品鸡群中普遍存在ND强病毒。NDV污染鸡场后,在病鸡体内大量复制、循环,使毒力增强,并长期维持下去,一旦遇到免疫水平低的鸡群或免疫力不足的鸡,极易发生非典型ND。
2.2 母源抗体干扰
近年来,由于普遍推广ND疫苗免疫接种,雏鸡出壳后都具有一定水平的母源抗体。一般认为,雏鸡出壳后的母源抗体逐日升高,在5~7日龄达到高峰,9日龄后逐渐下降,半衰期为4.5天。母源抗体对雏鸡具有一定的免疫保护力,但也会不同程度地干扰ND疫苗免疫产生抗体的作用。母源抗体水平越高,干扰越严重。在母源抗体水平高时进行首免,母源抗体会中和一部分疫苗病毒,使获得的免疫力不强。如环境中存在野毒或再次用活疫苗免疫时,这部分鸡就可能发生ND。首免过迟,母源抗体低的雏鸡易成为NDV的敏感鸡,遇到野毒侵袭时,易发生ND。目前,在我国许多鸡场都实行7~10日龄进行ND首免,由于母源抗体的干扰,可能是导致首免效果不佳,二免前后发生非典型ND的一个重要原因。
2.3 疫苗质量问题
部分生物制品厂不具备生产、检验技术条件,生产出的ND疫苗不经检验就流入市场;某些个体经营户不具备贮存疫苗的条件(如经常性停电),致使售出去的疫苗难以保证质量;弱毒疫苗在运输、保存过程中因温度过高或反复溶冻,油佐剂疫苗被冻结;疫苗临近或超过失效期等都会使疫苗减效或失效。应用这些疫苗后会严重影响免疫效果。
2.4 疫苗选择不当
2.4.1 目前,我国大多数地区雏鸡首免都选用Ⅱ系疫苗。Ⅱ系经滴鼻、点眼首免后,可在呼吸道上皮细胞产生局部免疫达到阻断感染的目的。这在非疫区及安全地区一般能取得较好的保护率,而在强毒流行的疫区及受威胁地区往往出现免疫失败。因为Ⅱ系疫苗的免疫原性较差,不能突破母源抗体的干扰,加上雏鸡的免疫器官尚未发育完善,机体不能产生坚强的体液免疫反应,在免疫后的10天,即20日龄左右,体内的循环抗体水平普遍较低并且不整齐,如果此时遇到ND强毒侵袭,就可能发生ND。据报道,在ND强毒流行的地区,1月龄雏鸡用Ⅱ系苗免疫其保护率仅为10%。
2.4.2 部分鸡场选用IV系疫苗作首免。IV系疫苗虽可以突破母源抗体,但由于其本身仍具有一定的病原性,导致上呼吸道敏感细胞的病理损伤,3周龄以内的鸡接种IV系疫苗会增加病原菌的继发感染。有报道,1日龄雏鸡用IV系疫苗首免曾有14%的发病率。
2.4.3 Ⅰ系疫苗免疫力强,免疫期长,但其致病性高,注射后易向环境排毒,使鸡群隐性感染,发生慢性ND。因此,Ⅰ系疫苗也不宜作首免,一般用作加强免疫。另外,由于Ⅰ系疫苗使用后存在毒力返强及散毒的危险性,作为养鸡场要长期控制ND,应慎用Ⅰ系疫苗。
2.5 疫苗使用不规范
2.5.1 稀释倍数错误过稀造成免疫剂量不足,加上母源抗体或机体已产生的中和抗体的干扰,参与免疫应答的弱毒很少,降低免疫效果;过浓则免疫剂量过大,易造成免疫麻痹。
2.5.2 弱毒疫苗使用时加入大量的青霉素、链霉素、庆大霉素或恩诺沙星等抗生素,使弱毒疫苗的PH值发生急剧变化,改变疫苗生存环境,造成失活,降低免疫效果,甚至免疫失败。
2.5.3 免疫接种时操作不当 滴鼻、点眼免疫时未等疫苗确实进入鼻、眼内就把鸡放回地面,鸡只得不到足够的免疫剂量;气雾免疫时雾滴太大或雾滴不均匀,造成免疫不均匀,雾滴过小易诱发MG;饮水免疫易受水质、水温、水量、停水时间的影响,往往不能产生足够的免疫力,免疫效果也不一致;注射免疫要避免刺伤骨骼、血管和神经,防止穿针。
2.6 重视体液免疫作用,忽视局部免疫作用
据研究表明,ND的免疫主要分为两部分,即血液系统和呼吸系统,只有两个系统都产生足够的抗体才能有效地防止ND的发生。有的鸡场只重视油乳剂灭活苗而忽视弱毒疫苗的作用。虽然油乳剂灭活苗安全性高,不散毒,受母源抗体影响小,能提高机体的体液免疫,产生大量的IgG中和抗体,并有较好的免疫效果。但由于活苗的使用减少,局部免疫力较差,不能有效刺激呼吸道粘膜在量分泌IgA抗体,呼吸道和肠道不能有效抵抗外界ND野毒的侵袭面发生ND。弱毒疫苗能够刺激机体产生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增强局部免疫反应(眼、呼吸道)与循环(血液)抗体的保护水平,由此产生的局部抗体和局部免疫细胞在控制ND感染中起重要积极作用。
2.7 疫苗之间的相互干扰
雏鸡使用多种疫苗,尤其是弱毒疫苗,其先后顺序和间隔日期对免疫力的产生有一定的影响。如NDⅡ系、IV系疫苗与传支H120联合使用时,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干扰。有的鸡场在进行ND免疫的同时,还做ILT、IBD疫苗的免疫接种。病毒进入体内细胞产生干扰素,由于不同病毒在体内启动速度不同,往往启动速度快的(如IBV)抑制启动速度慢的(如NDV),造成免疫干扰,导致ND免疫失败。
2.8 强化免疫间隔时间长或太近
雏鸡首免后,因免疫器官发育不成熟,免疫后抗体上升缓慢,HI抗体效价往往不高,且下降较快,应适时进行二免或加强免疫。如果首免与加强免疫不连续或间隔时间太长,就会造成免疫空白期,野毒乘机感染,引发非典型ND;两次免疫间隔时间太近,则会出现免疫干扰,造成HI抗体滴度不均匀,致使二免前后发生非典型ND的情况较多。
2.9 疾病的影响
鸡群感染IBD、MD、AL、RE、CAV等病毒性疾病能损伤鸡的免疫器官,抑制机体的免疫应答,导致免疫力下降。另外,鸡白痢、大肠杆菌病、球虫病、霉菌毒素中毒等疾病也会造成机体的免疫机能下降。ND免疫接种后,很难产生坚强的免疫力。
2.10 应激因素的影响
高温、寒冷、饥锇、缺水、运输、饲养密度过大、通风换气不良,有害气体浓度过高等不良应激因素,可导致机体新城代谢紊乱,抵抗力下降,易感性增高。同时,应激还会使法氏囊、胸腺和脾脏的免疫功能下降。对应激状态下的鸡群进行免疫接种,免疫应答力减弱,往往造成免疫失败。
2.11 营养物质缺乏
许多资料表明,蛋白质、维生素(特别是VE )和微量元素(尤其是Se)缺乏,可降低机体的免疫机能,抑制抗体产生。如蛋白质缺乏时,机体合成免疫球蛋白受到抑制,淋巴细胞对特定抗原的反应性降低,对感染的应激作用减弱。蛋白质缺乏,还能使免疫器官法氏囊、胸腺和脾脏发育不良或萎缩,导致免疫功能下降。
3 防制措施
3.1 建立健全生物安全体系
3.1.1 严格的卫生防疫制度 鸡场的生活区和生产区要分开,并有一定的距离,严禁外来人员进入生产区,鸡场出入口应设消毒池,工作人员进入生产区要淋浴更衣消毒;做好用具物品、粪便、垫料、污水处理以及鼠兽预防工作。
3.1.2 实行全进全出制度,不在同一鸡场,特别是同一鸡舍内饲养不同日龄的鸡,以防交叉感染。
3.1.3 鸡舍在进鸡前必须彻底清扫、冲刷和消毒,并有适当的空闲期,使鸡舍得以净化,进鸡前再消毒一次。
3.1.4 保持鸡舍通风良好,温度、湿度适宜和合理的饲养密度。
3.1.5 供给清洁卫生的饮水和营养平衡的全价饲料,特别要保证蛋白质、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的供给。防止病原污染饲料和饮水。
3.2 正确选用疫苗,把好疫苗质量关
结合本地ND流行情况和免疫程序选用相应的疫苗,采用国家定点生物制品厂生产的合格疫苗,注意疫苗的购销渠道、产地和有效期限。弱毒疫苗在运输贮存过程中要有冷藏设备,不能放在高温,阳光直射的地方保存,以免反复溶冻而失效。冻干弱毒疫苗失真空的不能使用,油乳剂灭活苗已分层的不能用。
3.3选择全理的免疫方法
ND弱毒疫苗免疫应选择滴鼻点眼、注射的免疫方法,有条件的可进行气雾免疫,尽量不使用饮水免疫,因其要求高,易受环境条件影响,造成免疫不确实。弱毒疫苗一经稀释后要尽快用完,以免减效或失效。油乳剂灭活苗采取皮下或肌肉注射方法,使用前要使油苗温度升至室温。无论何种疫苗,使用时剂量一定要准确,不能任意加大或减少剂量,防止漏免。
3.4 避免和减少母源抗体干扰
3.4.1 首免采用滴鼻点眼、喷雾方法经呼吸道免疫可避开母源抗体干扰,在呼吸道建立良好的局部免疫,对免疫鸡抵抗上呼吸道感染有很好地保护作用。
3.4.2 1日龄雏鸡进行首免,可避免高母源抗体的干扰。此时尽管母源抗体高的雏鸡不能产生良好的免疫应答,但母源抗体低或完全没有母源抗体的雏鸡仍会产生一定的免疫应答,这样可使鸡万一遇到现场病毒时得到保护,也可使雏鸡得到较为一致的抗体水平,在7~10日龄后进行第二次免疫时,可使鸡体产生更好的免疫应答。
3.4.3 选用可以突破母源抗体的疫苗进行首免如Clone-30、IV系疫苗等。Clone-30弱毒苗安全性高,免疫原性强,能突破母源抗体,进行滴鼻、点眼首免,可使呼吸道粘膜尽快产生局部抗体,以对抗外来ND野毒的侵袭。
3.4.4 增加弱毒疫苗的免疫剂量试验证明,Ⅱ系疫苗按常规量4倍剂量首免,除部分抗原被高滴度母源抗体中和外,还有足量疫苗抗原使机体产生免疫应答,显示出高滴度的HI抗体。而常规量2~3倍剂量不能完全排出母源抗体干扰,但若以常规量5倍剂量则因剂量过大而出现免疫麻痹。
3.4.5 油乳剂灭活苗与弱毒疫苗联合应用
油乳剂灭活苗含有大量的病毒抗原,不需在体内繁殖就可刺激机休产生足够的免疫力,受母源抗体干扰较小。首免时与弱毒疫苗同时应用可取得较好的免疫效果,抗体上升快,免疫后易感期缩短2~3天,免疫抗体水平高,保护力也强。如首免时采用油乳剂灭活苗皮下或肌肉注射0.2 ~0.3ml,同时应用IV系或Clone-30疫苗滴鼻点眼,这样可使雏鸡获得较长的免疫期和较强的免疫力。
3.5 加强ND抗体监测,制定科学的免疫程序
有条件的鸡场应建立定期和不定期的ND抗体监测制度,及时掌握鸡群的免疫水平,根据抗体监测结果及其消长的规律,制订适合本场的科学免疫程序。
3.5.1 确定雏鸡首免日龄
在母源抗体消失或接近消失时进行首免,可获得理想的免疫效果。一般在雏鸡出壳1日龄时采血,检查雏鸡的HI效价。在大型高密度鸡场抽样率不低于0.1%,鸡群越小,抽样率应随之增加,理想的抽样率为2%。求出HI抗体效价均值,然后将效价均值带入公式推算适宜的首免日龄:适宜的首免日龄=4.5(1日龄HI抗体效价均值-4)+5。例如某批雏鸡1日龄HI抗体效价均值为6log2,则该批雏鸡的首免日龄=4.5(6-4)+5=14(日龄)。
3.5.2 首免后定期抽检,适时强化免疫 首免后10天采血抽检,当HI抗体效价均值降至4log2或以下时进行二免。二免后15天再采血抽检,如抗体效价在5log2以下时,应进行第二次免疫接种。以后,鸡的HI效价应保持在5log2以上,同日龄的种鸡应比其他鸡高一个滴度。如低于此标准,应立即进行免疫接种,只有HI抗体效价均值上升2log2以上方可认为该次免疫成功,否则应进行补免。
3.5.3 注意疫苗免疫抗体和强病毒所致抗体的差异
一般弱毒疫苗免疫后HI抗体滴度较低,大致为1:64,油乳剂灭活苗较高,一般在1:2048(最高)以下,而强病毒感染后抗体效价很高,通常在1:8192以上。当抗体水平异常升高或过高过低且离散性大时,应怀疑有强病毒感染。在一个月内未接种任何疫苗而抗体水平突然上升或下降,说明有ND感染,应及时进行追加免疫或紧急接种。有条件的鸡场可进行ELISA试验检测鸡血清中ND病毒的特异性IgM抗体。
3.6 无条件开展ND抗体监测的鸡场,提高免疫接种密度和质量,使鸡具有稳定持久的高滴度的中和抗体和循环抗体,可选用以下免疫程序:7~10日龄采用NDⅡ系或IV系滴鼻点眼首免,20~25日龄用Ⅱ系疫苗进行第二次滴鼻点眼,同时皮下或肌肉注射ND油乳剂灭活苗0.3亳升/只,60日龄左右进行一次弱毒或联苗注射,120日龄进行油苗或联苗注射,种鸡在300~350日龄再进行一次油苗接种。
3.7 合理安排不同疫苗的免疫时间,减少不同疫苗之间的免疫干扰。ND免疫前者7天不能进行传染性支气管炎(IB)、鸡痘疫苗的免疫,否则会影响ND免疫效果。ND与IBD免疫不宜同时进行,因IBD疫苗会对法氏囊造成一定的损伤,从而影响ND免疫力的产生。一般ND免疫IBD免疫前进行,且间隔5~7天。
3.8 应用免疫调节剂增强免疫效果免疫调节剂常用的有维生素E,硒和左旋咪唑等。据报道,在饲料中加入35*10-6盐酸左旋咪唑可提高鸡的免疫能力,疫苗佐剂VE含量达20%和30%时,能提高NDV的体液免疫反应。
3.9 控制其他疾病发生做好IBD、MD、MG、大肠杆菌病、曲霉菌病和球虫病等疾病的防制工作,提高机体对ND免疫应答能力。
3.10 避免和减少应激因素 在应激产生不可避免的情况下,在饲料中添加相应的抗应激药物,如苏威电解多维、速补14、维生素C和氯丙嗪等,以缓解和预防应激反应,提高机体抵抗力,增强特异性抗体的产生。
3.11 发生非典型ND的紧急措施
3.11.1 深埋或焚烧病死鸡,淘汰病重鸡,隔离有症状的鸡,对病死鸡污染的环境进行彻底消毒。
3.11.2 对未发病的鸡群进行紧急接种 可采用倍量Clone-30疫苗紧急接种,或用倍量IV系疫苗滴鼻点眼,同时肌肉可皮下注射油乳剂灭活苗,还中口服大剂量(5倍量)V4弱毒疫苗进行紧急预防。一般不宜采用大剂量中等毒力的Ⅰ系疫苗作紧急预防,因其接种后易产生较大的应激反应,影响鸡的产蛋率,并且鸡群恢复时间较长,死亡率相对较高。
3.11.3 患病鸡不宜进行接种,可以使用抗ND卵黄液和抗血清进行治疗,为防止继发感染细菌病,可在饲料和饮水中适量添加抗菌类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