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帮主直播文字版《国内家禽行业的现状与前瞻简析》(饲料篇)2020.10.22
短期内饲料高价位运行成为常态。1、南雨北风:
情报的重要性:戴笠、李克农、毛人凤、潘汉年。
首先,战争打响,情报的准确性是战场上取胜的重要因素之一,有真情报,也有故意迷惑敌人的假情报。
商场如战场,也同样是这样。在我们中小企业没有完整数据的今天,只能在网上,或者道听途说寻找一些信息,来判断市场走向,
一旦信息的来源是甲方迷惑乙方的假信息,你作为第三方市场参与者,就可能被商场的交战双方误伤。这与瞎子聋子的残疾人与健康人打仗差不多,输赢立判。
所以我们中小养殖从业者,对于获取商场信息的来源,一定要审视这个媒介的公信力或获取信息的能力。
我们的社会在短时期内,经历了巨大的社会变迁,从原始用牲口农耕、从出行基本步行,从养殖散养,到了现在的大数据时代,跨域了几个社会形态,我们的观念是不是也随着社会的变迁,而改变了呢?所以,在数据时代,如果你没有跟上时代的步伐,你趋利避害的几率就很小。
说实话,在直播节目里,有许多话题是不能触碰的,也就是说,一旦说了,会被群起而攻之,成为公敌。但那些都是大实话,都是真信息。
比如,今年5月份,我在山西运城,当着近200人的国鸡种鸡场的场主的面,我做了一个多小时的演讲,并且是全国业界直播。那天,如果爆出行业某些内幕,估计我的安全问题都堪忧。
所以,有些不可告人的行业内幕,我一般会选择在小范围表达。比如,我会把许多敏感的话题和市场分析,放在下个月27日至29日,在河南郑州召开的的第六届国鸡产业高峰论坛上,讲出来。
那个时候,到场的也就几百人,就是全把我当做敌人,也无所谓啦。但那些话题,绝对是很有正面意义的,会引起所有参会人员的思考和对市场的把握。我敢说,那些话题,也是很多人不了解的,即使有人了解也不敢说。扯远了。
南雨,顾名思义。所造成的南方农粮收成影响,在这个话题上就暂时不说了。虽然,这个话题与我们养殖业有许多间接的关系,但毕竟没有直接关系,我们在另外一个话题上再说。我们更关心玉米和大豆
首先,据相关资料显示,2018年,我国年玉米产量2.18亿吨,东北四省区秋粮玉米年产7000万吨左右,占全国玉米总产量的35%左右。
据相关资料显示,2019年,我国秋粮丰收,我国年玉米产量2.3亿吨,
我们先看几个数据,据国家相关粮食课题研究人员胡小平、郭晓慧分析,2020年我国需要玉米2.3亿吨。
我个人调查东北四省区今年东北玉米的生产情况,感觉不太理想,据当地粮商韩二兄弟、以及当地的许多当地的粮商兄弟透露,因为8月份,巴威、美莎克、海神等三个台风过境东北,可能造成的损失在20%左右,个别地方更惨,受灾面积达到50%。
如果这个数据最后成真,那么全国玉米减产5%左右的可能性就会增加。
据新浪网转述《农产品期货网》报道,预计东北地区玉米减产最高达1000万吨。也离我所调研的5%减产数据相差不远啊。是不是耸人听闻啊。
不过,5%这个数据也是很可怕的。我们不信这群做期货的人也罢。我代表鸡病专业网所做的调查也只是一家之言,大家可以当做笑话听一下,就可以了。
现在看来,今年秋季,南雨北风对农作物收成造成的影响,在年底这段时期,极有可能要对人均综合原粮占有量的数据有影响。我们养殖业在短期内,必须重视这一点。
有一个消息需要行业关注:据韩二老弟讲,许多原来种玉米的农户,都响应政府号召,改种经济作物了。
还有一个奇怪的现象,据鸡病专业网徐州分站站长秦守团通报,20天前,一些东北玉米粮商在苏北蹲点收购玉米,这说明了什么?要知道,苏鲁皖豫冀地区也是玉米种植大区,玉米产量占全国玉米总产量的30%左右。这说明了这群东北粮商,敏锐地洞察到了玉米的实际动态。
从2016年国内临储政策取消、调结构、去库存等一系列措施的实施,我国逐步加大玉米抛储的力度,且经过连续三年玉米抛储,国内玉米库存急速下降。
当然,在抛储的同时,国家也会在玉米价格低迷时收储,以平衡市场玉米价格。比如,2019年7月份,我国玉米最便宜的时候跌破1500元/吨,国家就马上启动了收储4000万吨的玉米收储计划,暂时停止玉米抛储,托底收储了3600万吨低价玉米。这是题外话。
今年5月28日至今,不到5个月的时间,国家已经抛储玉米5700万吨左右。抛储陈玉米的储存时间跨度,是那些从2014年到2016年的国家临储玉米。而且,现在,有可能将2017年的玉米的临储玉米库门打开。
这里,我们来讨论一个更深层次的话题,有助于我们对粮食问题的再次认知,结合以上的话题,也就会了解饲料涨价的深层次问题。
衡量一个国家的生活水平的标志之一,是看这个国家老百姓直接食用原粮的减少,和副食品消费量的上升。我们都知道,副食品也是消耗原粮的,而且消耗量惊人,比如猪粮比,国家定的养猪业的盈亏平衡点是5:1。
也就是说,老百姓直接食用的原粮数值越少,综合消费原粮数值越高,说明这个国家的老百姓已经很幸福了。
我国2018年相关机构全年统计数据是人均原粮占有量470公斤,年人均直接食用原粮消费量是132公斤(副食品消费量上升的原因)。
以下是我的统计和计算:
2018年,首先,年人均直接消费猪肉用粮(平均每人每天消费2两,按5:1的猪粮比需用粮一斤,当然,今年不可能每人二两,原因嘛,你知道的)180公斤,按时下养殖技术料肉比3.5:1最少也得用原粮140公斤左右(注意不是粮肉必比,这几乎是不可能的)。
其次,人均其它畜禽蛋消费原粮也在80公斤。
第三,还有工业用粮占人均大约在人均占有原粮的25%左右(比如生产酒精、饮料酒、溶剂、医药、浆纱、淀粉、饴糖、浆糊等),大约120公斤等等,这还不算2%的种子用粮。
所以,2018年,我国人均最低综合消费原粮(非直接食用口粮)340公斤,最高380公斤。剩下20%左右部分的原粮用作贸易或国家临储。但是,今年的情况,国家应该不会增加临储了(这是禁忌话题,不了解就没有发言权嘛)。
我们再来看今年全球的粮食收成是否乐观:
资料显示,根据世界粮油组织调查,得出的结果是,全世界粮食减产已经成为定局,虽然具体数据还没有出来,但国际相关组织预计,全球受粮食安全威胁的人口,从1.35亿增加到2.65亿,几乎增加了一倍。可怕不?
历年来,从没有像今年一样,我国对粮食安全的关注度已经上升到国家战略高度,在主流媒体大篇幅地倡导我们各行业和公民,采取多种措施开源节流。
比如,针对餐做舌尖上的浪费现象(第三产业的餐桌浪费,占整个餐桌消费的十分之一到五分之一,换算成粮食是中国一年粮食产量的八分之一到九分之一),提出了空前的警示,我们养殖业应该空前的重视。
所以,今年玉米价格中、高位运行几乎成为定局。
当然,饲料用的原粮价格,如果过以超高,国家还会继续综合调控:
现在,国家抛储玉米已经进入第个四年头了,今年秋收玉米又遇到天灾,粮食的战略储备库存属于国家机密,量有多大,我们不会知道。就目前状况,如果不加大力度抛储玉米或大量进口玉米,如果养殖业不缩减已经进入病态化的产能,玉米价格将在中、高位波动中,运行到明年秋粮丰收。
2、复杂的国际疫情和政经形势。
饲料的重要组成部分大豆,80%却要从国外进口,由于疫情原因和全球粮食减产等原因,粮食进口贸易也会受到影响,如果是往年,我们无所畏惧,问题是今年我们秋粮收成不太乐观,大豆进口受到影响也不可避免。
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国际政经,我们都知道,美国要大选,要转移国内社会矛盾,对我国采取了极端的敌视态度,这些话题留给专业人士去讨论,我们只需要知道,在这样的背景下,占中国需求的三分之一的大豆,还能不能顺利从美国起运,其它国家在美国调整大豆种植结构的情况下,会不会顺利地弥补这些空额,即使能够弥补这些空额,会不会故意提价?这一切,都与美国大选有关,当然,美国鬼子亡我之心不死是他们的一贯政策,但今年疫情下的大选尤甚。如果11月3日美国大选结束,会不会出现国际政经缓和的局面?如果国际政经缓和,我国会不会加大相关粮食的进口力度?这些都是我们需要关注的。美国鬼子的大选也就剩十几天了。我们拭目以待。
3、养殖业的大扩张,饲料的需求成异常刚需。
快速增长的钢需,也是导致饲料的涨价主要原因。但是,也有助于压缩养殖业的多余产能。有的产业产能已经翻倍,比如白羽肉食,有的在急速增长中,比如猪产业,这些产能的缩减,需要从下游养殖端开始,这个传导过程是恨缓慢的。不过,还是有好消息传来,占60%养殖份额的散户和小公司的肉鸡养殖终端,已经亏得快吃不住了,这种吃不住的情绪,正在通过中游的种鸡孵化,向上游的种鸡育种传导。虽然猪产业的产能快速增长,但随着禽类养殖的逐步理智(虽然这个理智过程很残酷),也会对饲料的涨价,有一个抵制的预期,但这个预期要变成结果,也是需要时间的。
比直播时更精辟了 乔老师辛苦 谢谢分享https://app.jbzyw.com/public/emotion/face_082.png 感谢分享 真话。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