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精神 发表于 2020-11-16 14:04:33

大肠杆菌与鼻气管鸟疫杆菌混合感染的治疗和防治

      大肠杆菌病是由某些血清型致病性大肠埃氏菌引起的疾病。鸡鼻气管鸟疫杆菌病是由低致病力鼻气管鸟疫杆菌引起的呼吸道病。两种细菌革兰氏染色均为阴性杆菌。大肠杆菌病因血清型不同,临床主要呈现败血型、腹膜炎型、脐炎型、气管炎型、脑炎型、眼炎型、关节炎型等,但以前三种多见。主要病理变化为心包炎、肝周炎,气囊炎、腹膜炎,发病呈零星死亡。而鼻气管鸟疫杆菌临床主要以呼吸困难和难以一期治愈为特征。

      近年来,这两种疾病发病率不断上升,给蛋鸡行业带来较大经济损失,是危害养鸡生产的严重细菌性疾病之一。

      2019年12月29日某鸡场发生疾病,以突然死亡、呼吸湿啰音、下痢为特征,现将发病情况、临床症状、剖检病理变化、实验室诊断、治疗用药情况介绍如下。

      一、发病情况

      该养殖场四栋鸡,于2019年12月29日相继发病,鸡群日龄为175,每栋饲养数量为8500只左右。

      二、死亡情况


      发病后2-4天日死亡比例达0.3%,同步投药4天,投药后4-6天日死亡率降至0.05%。

      三、临床症状

      初期鸡群外观无明显变化,精神状态良好,采食、饮水正常,呈零星散在突然死亡。

      夜晚听诊,鸡群呼吸音为湿啰音,少量咳嗽,比例约在0.5--1.5%。后期个别鸡只精神沉郁,食欲减退,羽毛蓬松,排水样便或黄白色稀便。

      四、临床病理剖检变化

      1、心外膜与心肌粘连,心包膜增厚,心包液浑浊,呈纤维素性心包炎病理变化。

      2、肝肿大表面覆有黄白色纤维素性渗出物,呈肝周炎病理变化。


      3、胸气囊增厚浑浊不透明,内有黄白色纤维素性酐酪样物,呈气囊炎病理变化。

      4、肺表面覆有纤维素性渗出物,气管内有少量粘液。


      5、腹腔内器官表面覆有黄色凝固渗出物,呈卵黄性腹膜炎病理变化,小肠壁肿胀增厚,个别粘膜有出血块斑。

      6、卵泡充血、液化、变性、坏死。


      五、诊断

      1、临床剖检诊断:根据发病、死亡、剖检病理变,临床诊断鸡群患大肠杆菌病。

      2、实验室诊断:病料 PCR
      
      结果:H9(-);鼻气管鸟疫杆菌(+);Apg(-)。

      细菌检测:大肠杆菌、G+球杆菌。

      高敏药物:阿米卡星;

      中敏药物:新霉素、多粘菌素、壮观霉素;

      低敏药物:恩诺沙星;

      不敏感药物:林可霉素、阿莫西林、头孢先锋、强力霉素、庆大霉素、间甲氧嘧啶、氟苯尼考。

       六、治疗

      1、结合药敏实验结果进行投药,并且用药过程中注意药物的剂量、疗程、给药途径等,切忌盲目用药。

      2、根据鸡群的症状,对症联合用药效果更好。

      七、治疗成效

      经了解,鸡群处于上高峰与输精阶段,生理特点处于敏感阶段,加之冬季舍内通风不良,应激过多叠加等是导致本病的主要诱因。

      综合以上情况,加强环境控制,经常带鸡消毒(1次/3天),增强鸡群体质,避免应激叠加,投服敏感药物。

      半个月后,了解鸡群死亡情况得到控制,个别死亡三炎症状消失,大群状况良好。

      八、预防

      1、加强环境管理:大肠杆菌属于条件性致病菌,广泛存在于环境之中,饲养环境的好坏对本病的发生和传染有着重要影响,加强饲养环境卫生控制是积极有效的预防措施。定期对鸡舍地面、用具消毒,防止饲料、水源污染,通风、温度、湿度适宜。

      2、提高鸡群体质,保证饲料营养均衡,体重适宜,敏感阶段可以在饲料中添加多维及黄芪多糖等提高鸡群体质。

      3、减少鸡群各种不良应激,将外界不良(环境温度应激、换料应激、免疫应激、光照应激、输精应激等)因素降到最低。

      4、以药敏实验为依据兼顾食品安全,避免盲目用药,导致耐药性产生及药残的发生。
    来源:峪口禽业 李万龙

蛋鸡棒棒糖 发表于 2020-11-16 20:17:12

半个月回访感觉有点晚啊

程祥 发表于 2020-11-17 07:43:55

谢谢分享

剪刀客 发表于 2020-11-17 11:17:39

谢谢分享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大肠杆菌与鼻气管鸟疫杆菌混合感染的治疗和防治